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伴你成長》—惜物 惜福
2014/03/13 20:40:41瀏覽220|回應0|推薦0

由陳文卿老師所著的《伴你成長》,是《我們教了孩子什麼?》的姊妹作。
陳老師在序中提到:

有個小孩讚美媽媽的小花園好漂亮。
媽媽說:「它們的美,是我天天向花兒『潑冷水』的關係。」
孩子一臉疑惑!
媽媽解釋道:「你想想如果媽媽每天都澆熱水,花會怎樣?」
孩子不假思索:「會死掉!」
媽媽:「假使有一天你像花兒要被潑了一身『冷水』,你可願意?」
孩子:「嗯……。」
「伴你成長」單元,刊載於明倫,已有三年多的時間,每次提筆為文,總有潑人「冷水」的感覺,因為它所要傳達的意念,多麼不同於流行的價值取向,它教孝興悌,行仁由義,要蔬食惜字,不斷反觀自己,卻從不叫人爭名得利。字字句句寫來,似乎像一盆盆冰冷的水,潑灑在稚嫩的心田上,孩子若能歡喜接受,將是筆者莫大的鼓勵。

其中這篇「惜物 惜福」,就值得為人父母師長者多多思考。

惜物 惜福 

隨意─是造業的起因。
珍惜─是行善的動力。

子們:

晉朝有位陶侃,曾在某地為官,有一天跟著部屬四處巡視,走到郊外,忽然看見一個年輕人,手裡拿著一把未成熟的稻穗邊走邊玩。陶侃就攔他下來問道:「你採這把尚未成熟的稻穗做什麼呢?」這年輕人輕鬆地答道:「沒什麼啦!我只是剛好路過,閒得無聊,看到他隨風輕擺,滿好玩的,就採下來囉!」

陶侃一聽,十分震怒,斥責他說:「你年紀輕輕的,不事生產,反倒採人辛勤耕種的稻穀來玩,真是太不應該了!」於是將他捉回官府,好好地懲誡了一番才讓他回去!消息傳開之後,轄內老百姓都以此為戒,知所勤奮,更加愛惜物命,自然家家豐衣足食,快樂地過日子。

想想看,大家年紀尚輕,還沒有為親友、百姓謀福利的能力,日用之間,全仰賴眾人的服務,更應該珍惜既得的一切,謹慎使用。若隨意蹧蹋而漫不經意,這實在太折福了。

常常看到許多孩子在路邊樹下休息,就隨意採摘果實,也不管它是否能吃。走近荷塘賞花,卻隨意摘荷葉玩耍。來到公園運動,無視萌芽的青草而任意踐踏。至於隨地丟棄垃圾、吐痰便溺也比比皆是。完全沒有想到這樣的隨意,對自己有什麼好處,這麼丟棄,是誰要來收拾處理?這麼輕視物命,麻煩別人,再多的福氣,也經不起這樣折騰呀!

如果我們一輩子的享用,拿家中頂樓的蓄水塔作比喻,每天所需的用水,都要靠它的儲蓄。假如我們喝的、用的,都不知儉省,隨意開啟,任意揮霍,也許一星期的量,就在一、兩天便消耗殆盡,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反過來說:大家若能當用則用,不做無謂的浪費,那麼塔中的水,不僅能多用好些天,也許還可以濟人之危呢!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能珍惜物命,愛護周遭一草一木,那麼平安喜樂,衣食日用,當可無慮。若蹧蹋食物,隨意浪費,一旦福報用盡,免不了貧苦纏身、諸事不順利,這怨不得人。

蓄水塔中的存量,固然會因使用而減少,但抽水馬達一開,卻能將底下的水注入,節節升高它的儲存量,這就是行善積德的功夫。能諸惡莫作,即是不做無謂的消耗。眾善奉行,即是廣開積福之門,行之既久,自有享用不盡的福氣了。

不過,祖師提示我們二點要格外注意:

第一:時時要以福薄之人自律。常念自己乃薄福之人,沒有多少福氣可用,所以應遠離豪奢,摒棄無厭的欲求。生活簡單,思想清淨,如此才易入道,也能勉力行善,造福人群。

第二:所有福氣,不為己想,乃願往生西方之資糧。積存再多的福氣,絕對不是要求日後享受用的,而是為了準備往生西方極樂的入門票。得生西方,一切福報才算圓滿,否則,不管現世、來世的放縱享福,都容易使人迷失墮落,反成了三世怨,豈不冤枉! 

古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要有剩餘,必得積極行善,謹慎節約,才是正確之道。妄求鬼神賜福,甚或投機取巧,無異自害害人而已。孩子們!一舉一動,要三思呀! 

(明倫月刊282期) 

 

【延伸閱讀】 《我們教了孩子什麼》 系列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yoman&aid=1170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