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9 08:05:54瀏覽591|回應12|推薦1 | |
──────「大 國 海 盜」────── 作者:雪珥--出版:遠流
不讀此書之前,不知海洋對一個國家竟然如此重要。如果是一個純粹內陸國家還沒什麼好說,而中國幾乎有三分之一邊境臨海,以往卻很少有人深入探究,海洋在國防上、經濟上、以及國勢的發展等諸多方面,究竟具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中國歷史一向以「中原」為軸心,再擴而充之的,就是西域的開發,經略的重點僅限於陸地。海洋只不過是一片無關緊要的茫茫水域,除了靠捕魚維生的漁人之外,難道還具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潛藏價值?這該是傳統一般的看法吧?其他方面的種種效益与觀感,就看看作者如何為我們娓娓道來。
作者是一位移民澳洲的華人,職業從商,但很有股心向所從來祖國的熱忱。他的所學雖非歷史,倒不輸史學家認真廣泛地搜集、比對相關的資料,才寫得出這本扎實的厚書。讓我從中對中國歷朝海上經營的策略和態度,有了個大致的認識。
他認為中國歷來的政權,從不敢正面張望在波濤詭譎的藍海上,能夠長遠地企劃些什麼;更不敢放開自己的心防,讓海風吹奏起無畏的行進大樂章。歷史上各個朝代對海洋有意的輕忽或懼怕心理,把海洋當作圍牆,一味的防堵,一味的躲避,已成為常態。
明初鄭和下西洋,是一次難得的突破和例外。表面上這次行動定義為宣揚國威,實際上可能真如傳言裡所說的,是在尋找那個明成祖的侄兒皇帝。家天下的私心,總擔心別人會來爭奪,更何況自己的天下就是從別人手裡搶奪過來的。
所以鄭和的七下西洋,除花費了大筆銀子之外,最後什麼建樹也沒有。雖然當時鄭和所率領的海船大小以及航海技術,都遠遠超越西方的規模。照說正是大展鴻圖的最佳起點,不料大明朝廷之後竟龜縮回自認為最安穩的內陸天地,還自廢武功地將造船技術不是毀滅就是束之高閣,中斷了發展海權的最好時機。
歷史學者都說,這是由於中華民族性的愛好和平所致。實際上應再加註上──歷代君王都難有經綸海外的雄心壯志,也少具冒險犯難的開拓精神。反倒是閩粵一帶的民間,因為不堪的生活与求生存的鬥志,竟然挺而走險,闖出了另一種節奏不同的海上開拓史。然而在朝廷的立場,卻將他們全歸為海盜之列。
據作者查證,中國歷來的王朝都曾經明令它的子民不可出海,甚至強制沿海居民得內遷至少二十里,離大海越遠越好。為的是擔心它的子民會接觸到海盜,或是竟而成為海盜。這麼一來,大海上的一切資源与訊息,就都被拒之於國門之外,減少了促進自我成長的多重機會。
「大國海盜」一書裡,很明白地詮釋了「海盜」這個名詞。在西方傳統裡的定位,和東方的解釋有很不同的差距。在西方,「海盜」一詞的浪漫性質比較高,它含有推崇這些海上人物的能力高強,甚至劫富濟貧,未必都是貶義。而中文裡,加上一個「盜」字,就此永世不得翻身。
觀念上會有如此的天差地別,主要是西方國家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為了增強自身海上艦隊的威力,大量吸收這些在海上打劫搶奪的船隊,把他們制度化,甚至成為海軍的額外助力來源。以英國為例,稱之為「劫掠者」而非「海盜」。
「劫掠者」頗富機動性,隨著時勢的需要,遊走在正規艦隊与海盜之間。別小看這種制度,遠在公元1588年,英國伊利莎白一世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靠的就是當時名震一時海盜頭子的鼎力相助*。自此扭轉時勢,稱霸海上長達數個世紀,而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的傳奇。
英國這種敢於收編海上「劫略者」的做法,簡單一句話,就是拋開了既有思維的束縛,敞開胸懷往大處与實際效益上著眼。反觀中國的歷代王朝,擔心的是那些實力在握的海盜,可能會來和自己爭奪大好江山,不得不防堵之外,得有機會就來個趕盡殺絕。
甚而不惜和西方遠來的船艦聯手,將那些遠避南亞、日本,由民間商旅打拼出來的海上霸權首腦人物及其屬員,都殺個寸草不留。寧可將沿海的商業利益,拱手讓渡給西方覬覦和進逼的勢力。
我曾在菲律賓住過四年,眼看泱泱大國的後代子民,雖然富可敵國,卻免不了得對當地人巴結奉承。讓利、捐獻之外,甚至得賄賂或与當地政權勾結。 而一旦雙方反目或政權易手<當時正好馬可士下台,珂瑞上台>,所有努力成果就此一夕歸零,一點保障都沒有。這種情況讓我相當傻眼之餘,也曾揣想過究竟是什麼原因以至於此?
根據書中的敘述,這其實是承襲自西班牙統治時代的遺風。當時華人「海盜」曾与西班牙爭奪馬尼拉這個港灣來作為屯駐的根據地,最終卻因中國朝廷和西班牙聯手,致使華人「海盜」不敵而潰敗四散。
西國就是看準這些華人的祖國非但不能作為它子民的靠山,反倒刻意要將自己海外子民的海洋力量消滅殆盡。於是,平時須錢的時候,當地華人是現成的金雞母;不須錢的時候,則淪為芻狗,可以濫殺而無所顧忌。
歷史上很多早早就在海上討生活,做得風起雲湧、有聲有色的人,其中尤以閩南、廣東一帶最多。像汪直、林道乾、林鳳、鄭芝龍、鄭成功,他們在南洋和日本海域,都擁有讓西方望而興歎的浩大船隊和人手,但是到最後,卻無一例外的,都被自家朝廷逼迫得走投無路。
影響所及,中國官方歷來都沒有足夠的力量在海上經營商貿、甚或耀武揚威。而當西方海權強盛之後,為得到商業利益,反過來以武力進犯,那時就只有任人宰割了。
作者在這裡,為我們慣常所讀到過的,在海上馳騁浪蕩而創業的歷史人物,作了個不小的翻案。讓他們或多或少,也展現了值得後人刮目相看与擊掌喝采的某些面向。據書上稱,當時沿海所謂的「倭寇」,其實未必全是日本人,浪人的加入也很有可能。與其把鄭芝龍說成海盜,不如說他是海上的經略者,他處理事務相當有魄力和手腕。只因朝廷懼怕其實力,就扣他一頂「海盜」的帽子。如果當時的朝廷了解收編之後的效益,部份近代史都可能因之而改觀。
說句良心話,讀這本書的感覺相當震撼。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歷史角度,來論述主導中國和西方國家盛衰的根本原因,全在於是否能重視海權的經略發展。還真有一種開竅的新鮮和快感。
在我的觀感裡,我們歷史的傳統論述,似乎都有過於守舊僵硬之嫌。只要是以前論定了的,之後的人除了唯唯諾諾遵循之外,翻案就等同於大逆不道。也因此,中國在很多方面,固執不知變通是司空見慣,改革創新就很有點等待奇蹟的味道。
作者這本書絕不是在鼓勵海盜的興風作浪甚或造反,而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追溯檢討和企盼。談到國与國的交往,輕啟戰端固然不值得鼓勵,但是一味懷柔而被魚肉也不是得宜之計。 有句話說:「和平必得有武力作為後盾」。至少在我個人來看,頗認為此言不虛。尤其國際之間,一向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能夠有自己的立場和實力<當今之世,除了硬實力,還應包括軟實力在內>,才是生存之道。如果自己擺明了就是一塊嫩豆腐,還能怪別人來咬你一口嗎?
對於過去已發生的種種,大可以用「俱往矣」的態度洒然以待。然而一本書若能啟迪一個嶄新的視角來看待過往与未來,不再囿於之前的懵懂、並超越某種固步自封的「成見」,不得不說,這本書相當值得一讀。
我們台灣四面臨海,如果一味的「溫良恭儉讓」,把週圍波濤萬丈的海洋,僅只定義為「撈蝦捕魚」的海域而已,就太參不透歷史給我們的啟示了。
*電影「輝煌年代」裡,就述及這場海戰,以及這名海盜出現在女王宮廷的始末。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