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24 17:16:42瀏覽2378|回應3|推薦53 | |
***__________「品 味 唐 詩」__________*** ______ 作者:蔣勳──出版:有鹿出版 ______
蔣勳為他兩本新書所寫的序文吸引了我,買書回來詳讀。其中「品味唐詩」一書的內容,從大唐盛世開始,一直講到晚唐這一系列詩歌的寫作,並介紹幾位重要的代表詩人和他們的作品。像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都是主題所在。
只要是喜歡詩的人,對這些位作者以及他們的詩作、他們的生平,不可能沒有一個相當的認識,所以全書讀來行雲流水的毫無阻滯。蔣勳一向感性,很能體會別人的心情和意願,總站在作者的立場來想、來忖度,他的闡述讓讀者好像見到了作者本人一樣,更加能感受作者之如是說、如是寫的意圖,也就「同情」之心滿滿,當然這個同情是指同理之心而言。
他也著重分析各作者的性情和人格特質、以及個人的際遇、當時所處時代的民情風潮、國勢的強弱,在在都影響了他們作品的質地和風格,以及因之感動人的程度。而文學的形式,一代一代的都有所改變,並且都有承先啟後的連續性。
唐詩之所以能夠獨步古今,不能忽略在它之前的五胡亂華時代。在政治上,那是一個混亂失序的世代,然而在美學上來說,它竟是一個吸納異文化進而融會貫通的好機會,也是詩歌藝術的形式正在含苞待放、醞釀待發的準備期。就因為傳統文化摻合了這些陌生的外來因素,而影響初唐和盛唐時期的詩歌風格,既雄渾又大氣,更由於唐朝國勢的強大和擴張,而時時表現一種氣度恢宏又華麗燦亮的美。
可以說,有唐一代,是表現中華文化最燦爛最華貴的時期,完全跳出傳統以來農業社會保守拘謹的內斂精神。然而無論中間的影響是什麼,「詩經」還是中華歷來一切詩歌精神之所本。就如同植物的根,沒有這個根,就沒有繁茂花朵的可能。
像李白這位詩仙,寫詩狂放不羇,瀟洒自我,可以把世俗上的一切拘限都拋到十萬八千里之外,純粹寫他的心懷,寫他的壯志。而這壯志与心懷又未必是指的仕途前程,他似乎有一種超越世俗的豪氣,可以如大鵬鳥俯瞰一切人世的景象,而內心卻在超越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和寂寞。所以他的詩空靈、澄明,同時有一種凡夫俗子難以追逐的洒脫。這都是盛唐時期才有的氣勢,晚唐又是另一番風情。時代的特質會影響生活於其中人物的心情,當然也就影響了詩情的氣勢与品味。
初唐与盛唐時期,很不少人都曾經有過「戍邊」的經驗,也就是到邊防地帶和異族打仗,這個邊防地帶,大約都是今日的大西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不然就是漠漠黃沙千里。与東邊曲井流觴、柳暗花明又一春的世界大相逕庭,氣勢上豪壯開闊。詩人在那樣的環境裡,心情上和在朝廷或都城絕不相同,也絕對不可能類比。豪邁悲壯和華麗慘烈,都成為詩歌的背景色調,且十分強調個人的存在。
蔣勳說:「李白的詩中很多我,杜甫的詩中很少我。李白是一個把自己的生命做為觀察主軸的詩人,以浪漫來對抗客觀。」 「杜甫的社會性很強,李白則較無社會性,李白鼓勵個人把社會性的部份切斷,從獨与天地精神往來的個人角度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到了晚唐時期的最佳代表應該是李商隱,蔣勳說 :「李商隱不只是講自己的生命,而是描寫了一個時代的結束。他的美學組合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氣質:極度華麗,又極度幻滅。」 「春蠶至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大約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句了,正是出自於這位孤寂落寞詩人。他的詩作,可以看作是一個大時代繁華落盡的悲歌。他的作品裡,時常有晚霞、秋天的描述,感覺上有種凄涼的、無以迴向的風味。正象徵著唐朝由盛極而衰,帶著重重回憶和惋歎的情緒。他多數作品都是寫一些十分隱諱的私情,對於事象的描述較少,常給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神秘氛圍,蔣勳說他這是象徵派的寫法。
記得小時候讀唐詩,老師雖然介紹過他,卻警惕我們不可以模仿他的詩作或耽溺其中,因為他的詩就是有一種暮氣沉沉的晦暗色調,也就是蔣勳所說的「飄忽的,曖昧的,神秘又迷離的情感」。少年人如果過早耽溺於此,可能不利於往後健全的身心發展,所以我年少時一向不太「敢」讀他的詩。
當然,如今既已非少年郎,人生閱歷也已夠豐富,再來看蔣勳對他的評論,倒是相當推崇。認為他和王爾德一樣是在表現美的極致,是一種「熱情」甚至是「激情」的表達,雖然這份美的表現中,確實也摻合著一種輓歌式的淒美和落寞。
蔣勳說:「詩的時代象徵性是所有藝術形式中最高的。詩歌比繪畫、音樂、小說或散文的象徵性都要高,因為很精簡,就是很簡單很直接地把感覺說出來。」而古詩這種形式,表達得最精彩的就在唐代,到宋朝時,因為唐詩的精緻已經到了顛峰,再也無法更上層樓,就變化出宋詞的形式來,那可是文學和心情另外的一種書寫方法。到了今天,還是有不少人在寫七言或五言的古詩,然而究其精神,應該只是模仿它外在的形式,內裡的精神和精髓都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屬過去式了。
坊間書寫詩論的書籍不少,多數是以學術觀點落筆,可能注重分析比對,理論的性質較為明顯。而蔣勳這本的書寫,更多著重在他自己綜觀感覺的闡述。他在閱讀的時候好像鑽進了詩歌的核心,或說詩人的心底,去挖掘去體會,讓遠古時代那些詩人內心的悸動和感喟,都能夠与正在閱讀的當代讀者互動。那些幾百年前的詩歌猶如流傳久遠好聽的歌曲一樣,我們會跟著哼唱,跟著吟誦,當然也就跟著詩人心情的起伏而感動。
以上是讀「品味唐詩」之後的一點心得,寫得籠統是必然的,中國古代的詩歌博大精深,絕非這點文字就能說得明白。蔣勳在書中可是把唐朝重要詩人都列舉出來一一細表。這點簡略的讀後,如果能引起你的興趣,不妨買書來賞讀,該是閑來無事對古詩一個很好的再次體會和回想。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