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7/25 09:19:23瀏覽1711|回應4|推薦82 | |
***___ 別管黑洞了,跟著霍金上太空 ___*** ── The Universal in Your Hand ── 作者:克里斯多福。蓋勒法──譯者:甘錫安──出版:臉譜 對外太空億萬光年的飄渺,我一向興致濃厚,在讀了「跟著霍金上太空」一書之後,多了些關於天文學說上前所未有的理解,實在很感興奮。回想在剛剛看到這本書的當下,有點懷疑不知內容會否過於艱深難懂,讀過之後才知道,作者就是有意要帶領外行如我的這種天文愛好者,增添一點對太空的常識和想像,之後對太空的真實情況有所認識。 作者本身是位天文學家,而且是當今最知名霍金的學生,對天體很有研究。難得他在本書中自任嚮導,想方設法像講故事一般,引領讀者該以什麼樣的角度和現實生活中已有的經驗,來揣摩他所講的各種已知的、可能的与尚不可知的外太空狀況。他盡量引用日常所見最淺顯的例子為讀者解釋說明。這樣的「說書人」,真該好好鼓勵,因為以他的專業,竟不把一般人當白癡看待,用心可嘉,也可愛到了極點。 作者首先帶讀者來到一處寧謐的海邊,在海風習習、波平浪靜的氛圍之中,以度假的心情,仰望遍佈夜空的閃爍繁星,培養你薰然的靜觀心緒。接著他把讀者變成了透明的、比原子微塵更小、沒有體積的一種意識存在,這樣無論他帶領讀者到太空的任何所在,或太空中突然有任何的爆炸或殞石飛來,對沒有體積的讀者都不至構成威脅,儘可悠遊在宇宙各種星象之中。就在這種不知不覺的悠遊之間,時空就運轉了億萬年。 書的內容分為七段,包括138億年的太空旅程。在這幾段旅程之中,讀者可以了解過去的牛頓、愛因斯坦等絕頂聰明的科學家們所証實的宇宙太空真相。更可以跟著這些尖端科學家的理論、概念和數學運算,來推測臆想未來,不僅僅是最近的未來,可能還是五十億年之後的未來。 這些夜空中閃爍的星星,在人類二千多年的生活文明裡,曾經為我們添加了無以泯滅的臆想和詩情,然而實際上它們本身究竟是什麼?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它們的存在對整體宇宙太空、或說對我們人類有什麼意義?似乎都還近於一個謎。 讓我先來引述幾小段書中的內容,作為開解的契機:「史上首批進入太空的人類,返航後都因為地球的美和它只是太空無盡黑暗中的滄海一粟而變得謙卑。但這只是開端,你現在看到的景象更讓人嘆為觀止。」 「你知道銀河系是星系,但現在才了解這是什麼意思。從銀河系的上方(下方也可以,沒有差別),地球夜空中的白色雲帶看起來一點也不像雲,而是一片厚厚的圓盤,由氣體、塵土和恆星構成。銀河系在你正下方,散布範圍極廣,光必須花費數萬年才能穿越。這群恆星共有三千億個,受重力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環繞明亮的中心運轉。」 「銀河系可以視為我們的宇宙大都市,有三千多億個恆星聚居在此,太陽只是其中之一。」「如同我們的恆星稱為太陽,銀河系也是我們為自己所處的星系取的名稱。」 由以上這些引述,可體會出宇宙的浩瀚以及我們人類的渺小。「銀河系」是我們一向自認為對太空認識的根基,除此之外,我們也認為所立足的這顆地球必然是永續存在的,太陽更毫無疑慮的是一顆永久不滅的恆星。然而在閱讀本書之後,最讓我驚異的是,根據學理的推算,太陽有一天會爆炸,構成它的物質將向四面八方噴射出去,變成美麗壯觀的雲朵,這顆恆星就此消失,時間則可能在五十億年之後。 我們人類在地球上所見的星空,其實只限定在我們立足的一個角度的所見,也就是只拘限在廣邈宇宙的一個小旮旯角而已,其他看不見摸不著的部份才是這個宇宙大部份的存在。 原來太空比我們所能想像的更廣大、更多元也更擁擠,就如同地球上有無數個熱鬧的大都會一樣。而星球幾乎隨時都在毀滅也隨時都有新的誕生。因為星球爆炸毀滅之後的星塵並不會無端消失,所有物質向外噴發之後,經由太空中各個星系彼此的吸引和重力推擠之後,又會再聚集而生成另一個新的星球。真是物質不滅。
對今人而言,五十億年這個數字大到幾近虛擬,可是我們至少知道太陽不等於永恆。而地球,這個人類自古生活存命的星球,壽命未必會比太陽這顆恆星更長吧?在現今各種影視的推測和宣傳之下,地球人早有了不安全感,所以移民外星的嘗試和探索,幾乎從不間斷。 在我閱讀的印象裡,天文物理學家實際所研究的主題,並不是樣樣都有真憑實據。他們可以是一群理論學家,根據數學原理的運算來忖測這個太空、這個宇宙,也可以說是一群愛幻想、著重發揮想像力的科學家。感覺上幾乎就是一群愛作夢、愛遐思的哲人和詩人。面對著群星閃爍的太空,即使在毫不知情之下,或僅憑一點點的蛛絲馬跡,他們就可能天馬行空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雖不中,可能竟也不遠。而天文科學,就在每個天文學家各自的想像中逐漸湊攏,出現一個逐漸清晰明白的網絡和藍圖。這真是一門非常有趣的科學。 我就這樣隨著作者的循循善誘,上太空悠乎了一段夏日時光。想當然我的讀法是不求甚解的,綜觀全局之外,就是一種好奇心的催使。我想,略略消化了這些看似与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毫不相干的各類知識之後,很可以稍稍開拓一點自我的眼界。尤其我自己寫的小詩裡,簡直就離不了太空,總是繁星爭輝的。多數人喜歡描繪太陽和月亮,但是它們的輪廓似乎已經定了型,對我而言,吸引力也就因而大減,反倒是那些遠遠近近的星辰,是我冥想時的最愛。原來星星那麼小小一點點的掛在天空,實際上都各有它們發生与終結的生存故事。看來以後更是會一頭栽了進去。
我一向不認為這個宇宙上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存在,如此廣袤不知所終的太空,我們人類也好、外星人也好,要發現對方都不容易,因為相距太遙遠了,可以說遼闊到幾乎是無以想像的虛無飄渺。至於各個星球上的生物最後會不會彼此接觸或是互通訊息?可能還得看這些生物在各自所在的星球上,能否在它們毀滅爆炸之前找到出路,就像我們現在到處瀰漫的移民外星計劃一樣。雖然書中說到,太陽最終的爆炸,至少在五十億年之後。這個時間表,對一般人而言,簡直就是天長地久,有什麼好操心的?可是科學家所致力的,本來就是針對問題的前瞻性。五十億年因此也就是一個計算得了的確切數字。
霍金曾經警告過,不要太熱心去探索外太空,以免給人類惹上毀滅的麻煩。但是後來他改弦易轍,又強烈主張人類未來存亡絕續的關鍵,完全繫在移民外太空這件事上。因此他強調太空人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找到適合人類移民的新星球。他預測,地球上的生物「很難逃得過下一個百年的災難」。
至於為什麼他會從那麼極端的保守,倏然之間改變成極度的積極,是什麼天象給了他刺激或開解?可能並不容易說得明白清楚。天文學家本來就是詩人、哲人,說不定他們一覺醒來,靈光一閃,宇宙就此進入另一種軌道和模式?
當然這樣的說法只表示了我的懵懂無知。實際的情形會不會是:霍金有一天突然把眼光從太空轉回了地球,陡然發現了人類對地球資源揮霍浪費和糟塌的程度,驚嚇之餘,趕緊呼籲人類另找可以棲身之處?否則一旦地球資源被耗完,那時就緩不應急,無有退路了。所以才會有人類「很難逃得過下一個百年災難」的說法。雖然我們也經常看到多不勝數的各項發明,似乎都可以改善甚或改變目前漸趨惡劣的環境和質變,然而這兩種互抵的效果是相當的嗎?還是總有不平衡的時候?
依據歷來的常識,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依賴太陽這顆恒星的日照來作息,既然太陽在五十億年之後必會爆炸消失,那麼我們地球人無論再怎麼努力將環境變好,最後也還是不得不棄地球而他往。是不是說來好無奈,甚至好讓人傷心?我們無論如何都是愛地球的人。即使科學昌明的今天,地球上仍有許多神秘的地方值得我們深入探索;深海之中還有許多不可測的神秘地帶,讓我們人類至今仍莫測高深。
相對來說,地球人彼此不斷的自我攻伐,說不定根本還來不及逐一深入探索呢,地球的末日就出其不意地驟然來臨。什麼五十億年,未來的人類根本無緣眼見。或許人類的魂魄不滅,到時在太空悠遊的時候,可以看見地球隨著太陽的殞滅而同時壽終正寢?正如作者在書中把讀者變成了沒有實質的一種意識存在那樣,反倒可以真正體驗到星球之間的生存、毀滅和再生?
人類須要為此憂心忡忡嗎?那可真要惶惶然不可終日了。五十億年,從哪個方位來說,都是個讓人無感的天文數字!如果人類肯把智慧用在拯救地球或外星移民的努力上,或許可以常存於宇宙之中。如果互相攻伐不停,互射幾顆原子彈氫彈或更有威力的什麼彈,那麼太空究竟怎麼運作,五十億年到底多長或多短,也就不勞我們彼此操心了,你說對吧?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