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31 22:53:36瀏覽1259|回應5|推薦88 | |
***_____「走動的樹」和「因為風的緣故」_____***
「走動的樹」是馬華詩人黃遠雄的詩集,名字起得好,特殊之外,還帶有動態。然而似乎不能免俗的,總有人喜歡在書前寫序文和導讀,在我的感覺裡,除非一本書的內容真是寓意艱深或意念過於虛懸,或是所說故事的背景過於龐雜紛亂,或是和現今時代已有了個疏忽不了的時空距離,一般人容易忽略或不解,否則這類文字都有點多餘。這種文章固然可幫助閱讀時的提綱挈領,但如果自己來回多翻閱幾次,多深思片刻,應該也可以體會作者之所以書寫的心意。 為什麼會這樣來評斷序文和導讀的力量?其實因為這本的導讀裡,把其中的詩作依政治意味的、抗爭的來分類,我懷疑這真是作者的本意?還是解說者的自我意會?可能每個人在閱讀的當下都有自己的觀點和領略,完全不必預先劃定路線來要別人遵循。當然不是說這些文字寫得好或不好,在我個人看來,反倒認為寫得越好產生的影響就越深,而這種影響卻也有可能是負面的?因為此後讀者在領略書內的詩情時,就只能是「萬眾一心」,不可逾越雷池半步了。 我自己在閱讀這本詩集的當下,卻感覺這些詩作的靈感可能來自四面八方,既開闊又多元。未必絕對和政治与抗爭劃上等號。惟一与我對詩的理念不同的是它寫的太實了些。在我個人認為,詩之為文,和散文不同,和說明文字不同,當然和抗爭也不同。詩的特質盡可以虛,只有「虛」才能夠概括到情的深和廣,才能讓讀者發揮一己的想像,也才容易衍生出無孔不入的感染力道。 另外讀了一本洛夫較早期的詩作選輯「因為風的緣故」<1955-1987>,說良心話,不喜歡的多過於喜歡的。其實前段時間曾讀過洛夫好幾本詩集,感覺都很有意境,這樣說來,他的詩作真的是与時並進,後期的更為成熟?這當然不能以我個人的喜好來論定。所謂的各花入各眼,才是詩歌之所以能被廣為接納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說,可能我會比較接受他後來的作品。 不過,現代很多台灣詩人寫詩,總喜歡攀附古人或古詩,所以很有掉書袋的感覺,也因此多少顯得削減了自創的意味。洛夫這本選集就難免有這個調調,似乎老走不出李白、杜甫的那個勢力範圍。洛夫以不少篇幅來寫古詩人的生平,或為他們的際遇感慨而寫下滿篇。以實際情況而言,即使我們時時刻刻都脫離不了古詩詞韻味的滋潤浸染,難道下筆時就非得把古人古詩的靈魂和影子都細加描摩不可?以至多少形同一種自我伸展的拘限。 此外他又常在詩句中加入一些不雅或骯髒的畫面<詞句>,可能很多人喜歡以之自詡為前衛、敢言或陽剛,豈不知這樣正是自爆品味之低俗?相信這可能和每個人對詩詞的解釋有関,有人認為詩是絕美的,也有人認為詩不過就是對世界各種現象的另一種寫實。因此才會出現形同兩極化的表現手法?如果要強調詩是內在思潮的湧現,那你就非得把你內在所有的穢氣都吐出來不可?又算得上是哪門子的詩情?我個人絕對贊成詩的特質之一是美的表現,不論內容、用字都是。古希臘的太陽神阿波羅,每天駕著金色的馬車為世界帶來日光和熱氣,夠陽剛的吧,難道他就不能同時也給人美感十足的印象? 很久以前有首巴布狄倫寫的英文熱門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它的主旨是在反戰以及抗議當時社會的不公不義,然而字詞裡出現的滿是山巒風景,清風吹拂之下,絕對沒有什麼過度的激憤或火藥味,用字更是詩情充溢,然而影響卻相當深遠。整首歌的意境之美之悠,即使到了今天,如果你哼唱這首曲子,依然可以體會到在悠然的意境之中,他們為人生的不公不義,所表達的那份抗爭熱力。同時也讓人意會到天地悠悠,不應分物種或人種高下的那份寬容的心情。誰說陽剛的氣概就非得以骯髒和不雅來表現不可? 陽剛不僅僅是一種表面的僨張和怒氣,它應該是一種由內外顯的氣度,卓然而立,凜然不阿,既深厚又寬容,挺立於天地之間亙古不滅,經得起任何風雨考驗的才算得上數。 又在不經意之間發現了一本張默「水汪汪的晚霞」,其中的命題裡會出現擺渡船、竹篙、背簍、魚鷹、稻草人、水車、蓑衣等等,讓人立時看出他著意在描寫田莊和田野上的景物,全都很美很純。也有一部份寫他看中國水墨畫的感動,另外也有他旅遊時寫的即景。雖然有時也給人「古意」多了點的印象,但是整體而言,相當淡泊悠遠,是很值得欣賞的一本詩集。和余光中的鏗鏘有聲不同,和余秀華的直率表達心聲不同,然而十分惟美。在靜心閱讀之下,似乎就被字裡行間那股寧靜的田園氛圍籠罩著,除了閑適与讚許,沒有任何紛擾的情緒。 有時讀詩可以純然是一種享受,有時又幾乎要引起滿腹嘮騷,既然和朋友聊得無拘無束,所聊的題材也就不在意是否滿紙荒唐言了。^-^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