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0/09 13:23:39瀏覽1462|回應0|推薦60 | |
***____________ 法 式 韻 味 ____________*** ______ The Essence of Style ______ 作者:瑞安。德尚──譯者:楊冀──出版:八旗文化 __ 「時尚美麗,生活品味,優雅世故,路易十四送給世界的禮物」 __
這本書已經出到第二版,封皮從初版時近於雅致的Tiffany藍,換成了紅底的路易十四立姿肖像,比初版的這本,更能明白彰顯宣示了它的內容和主旨。 開頭的一篇總論裡,以恢宏的觀感探討了法國一切文化品質的優越,而細數源頭,都始自路易十四之手。之後的每一篇,按時間分門別類介紹這位一代專制君王如何開創新局,引領風騷。各篇分別將服飾、鞋類、餐飲、室內裝潢等等細項的演變過程,詳盡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不論讀者是否贊成巴黎當時那股不顧一切投入所有身家,爭相成為風潮寵兒的奢靡風氣,但對所謂時尚的流行和演變,的確可以從文中清楚認識了個來龍去脈。這些都未必是升斗小民柴米油鹽平庸日常生活中所必須,然而,能夠認知一些超越現實生活的情境和歷史,也可以是平板生計之外的一份笑談資料。如果有心,則對照之下,必然可以在平淡索然的生活之中,有個跳出一般高度与視界的綜合觀感。何況在當今這個社會,不論你個人是否有興趣參與這種時尚的競逐与熱鬧,它都圍繞在你的前後左右爭相亮相。所以,即使純粹身為一個旁觀的欣賞者,了然於它之所以如此的前世今生,也可以是件賞心樂事。
法國的首善之都巴黎,在路易十四「又稱太陽王」1638年僅六歲登基時,巴黎並沒有什麼足以宣耀稱道之處,各方面的除舊佈新,幾乎全是由路易十四帶領風氣,一手提倡、規劃、督導並促使其實現完成。到他執政晚期<他在位有七十年之久>,巴黎已經整個變換了氣質,各方面都成為歐洲各國爭相效仿的對象。他的執意改變,不限於時耄的行業,很多新觀念新構想,在當時可以說都是天外飛來的出奇點子。只能說,路易十四還真是個天生的創新天才。巴黎由著他對美和格調的先知先覺与堅持,超越了當時的勁敵如威尼斯、倫敦、阿姆斯特丹這些大都會,「成為公認擁有優雅、魅力甚至浪漫的城市」。
服飾、鞋款、髮型、家具和擺飾的造型、色調,都在這位「太陽王」崇尚美感風氣的執抝之下突飛猛進,改變了全球的風景。在閱讀當下,不否認感覺當年的法國貴族是太過熱衷專精於這種豪奢之風的追求,但也讓整體人類的生活在十七世紀起了質的變化。如今是民意為主的時代,無論要靠什麼力量來扭轉某種風尚徹頭徹尾的改變,都未必可行。然而當時是君權獨裁的時代,君王的命令就是一切,而君王的喜好,就是所有貴族、近臣所趨之若騖的喜好,蔚為風潮是必然的結果。也因此造就了巴黎成為名滿天下的「花都」。
不讀這本書不知這位太陽王的多才多藝,而且品味還相當不俗。雖說他的習性豪奢得無以名狀,但對法國甚至國際,確實引發了莫大的影響。當然,他大權在握之外,國庫充裕,一有任何奇思妙想,都可以立時付之於實際的行動,這是王權時代的絕對優勢。然而品味的超群出眾,則多少可以讓我們想像,他還真有兩把刷子。
路易十四本身十分講究裝扮,髮型、帽子、鞋子、服裝,全都注重細節以及如何推陳出新、出奇制勝,上行下效的結果,整個路易宮廷的大臣和貴族,沒有誰可以置身這種風氣之外。影響所及,當然是整個巴黎都為之瘋狂。所以服裝設計、珠寶設計,巴黎都當之無愧地是當時歐洲最讓人仰首企望的都會。
髮型師和裁縫師的出現也都在那個時代,甚至有貴族婦女為了想專擅這份權利而綁架髮型師和裁縫師,好讓他們只為她一人服務,設計出最美最獨特的式樣,而這最美最出眾的,還一定會得到「太陽王」的當眾稱讚。即使近世的美國總統柯林頓,也曾讓他的空軍一號在洛杉機機場停留一小時,讓當時名著一時的髮型師在他的頭髮上「施展魔術」,這就是跟風的實例。美國基本上是清教徒的移民國家,民風原先相當純樸,在賈桂琳。甘迺迪夫人入住白宮期間,引進了法式風味的裝潢,這才引發了整個美國風氣的漸趨奢華。
成衣業之所以出現和普及風行的起因,最根本原因固然都出於女人愛比美的天性,然而哪裡的女人不愛美?不想盡方法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又引人注目?而巴黎的女人卻把這股對時尚的愛慕之情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據記載,當年曾有貴族婦女的置裝費一出手就是當今的整百萬美元,是不是令人咋舌的大手筆?而這股競相炫耀風潮背後最大的支持者,或說最初的引領者,竟然是這個雄霸四方的路易十四。他自己帶頭裝扮得炫耀出眾,也欣賞在他宮廷出入的貴族男女跟風,一起玩這個讓人眼睛一亮的遊戲。是以後來的「聖羅蘭」「香奈兒」「迪奧」,都發跡於巴黎,又盛行於巴黎,歐美繼承跟風。讀了這本介紹之後,頗認同了它理所當然的時勢所趨。
而路易十四本人不論在食衣住行的哪一方面,都不能被其他的人比下去,他總是希冀成為眾人注目的中心。他有一件朝服上鑲滿了鑽石,連鈕扣都是整粒鑽石,他穿著這件衣服接見外賓,據說剛吃完飯就立即退席脫掉,因為實在撐不住了。整件披風式的外衣全綴上鑽石,想想那個重量吧!連他鞋子上也鑲嵌鑽石,鑽石是所有珠寶裡他最喜歡的。鑽石的炫目和光彩,是路易十四認為最能彰顯他的權力、地位和影響力的象徵。華貴富裕之外,也象徵感情上永不會被摧毀的承諾。一直到今天,凡是結婚訂婚的男男女女,不都喜歡以鑽戒來象徵愛情的永恆不滅?
大家都熟悉的「灰姑娘-仙蒂拉」故事,內容離不了一雙精緻的玻璃鞋,因了它,最後仙蒂拉和王子締結良緣。這個故事竟然也源出於路易時代,主要就是因為國王非常在意鞋子的式樣。當時路易十四的鞋子不但有高跟,而且鑲鑽,鞋子成為每套衣裝的重點所在,也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聚焦點。
他不但創立了藝術學院專門為他的帝國服務,還創立了舞蹈學校,是今天芭蕾舞學校的前身。模特兒這個行業的出現,可說是經過路易王朝的時尚演變而來。剛開始是用木頭和陶瓷娃娃之類的迷你代用品來展示最新的服裝,經過日積月累的演進,終於有真人的時裝秀出現,並且注意到季節的分別。今天服裝秀和模特兒在台上走貓步,也沿續了分季的傳統。成衣業是由當時的高級訂製服擴展演變而成,從此一般的平民也方便跟上了時尚的列車。
服飾、鞋業、髮型和珠寶的創新設計,刺激了巴黎以及全球的時尚風氣,或許有人並不很認同這股「歪」風,路易十四生活固然豪奢無度,但也頗能開源。當時鏡子這東西剛剛研發出來不久,而最好的鏡面全來自威尼斯,價格當然非常昂貴。而路易十四認為鏡面不但可以讓人看到自己的形象,它反射光線的作用也可使室內更加明亮,所以在他的宮殿裡廣為應用。在他最豪華的凡爾賽宮裡,甚至有專門闢出的「鏡廳」,果然明亮且華麗無雙,讓他本國以及外來的朝覲者全都驚豔不已。至今觀光客到凡爾賽宮,也還是被「鏡廳」的閃閃光輝迷得不知所以。因此,鏡子在路易十四而言,就等同於權力的象徵。
但是每年從國外進口這些鏡子,讓他的宮廷支出費用頗感吃緊,於是他勒令法國自己的工匠學習製鏡術,待技術達到水準之後,就不許任何人從威尼斯進口鏡面,於是法國的製鏡技術越來越好,自製自銷,肥水不落外人田。 瓷器也是一樣,原先瓷器都來自中國,巴黎人仕簡直愛不釋手。路易於是鼓勵當地匠人努力研造,最後法國的瓷器也獨步歐洲。花鳥的圖案之外,巴黎人的時裝和生活情態,也盡入作品。
而民間也有樣學樣,即使在一般的咖啡廳裡,若在牆上懸掛一面鏡子,也可收廣為招徠之效。講究的咖啡廳則懸掛水晶燈,四面牆壁都是鏡子,仕女們可以在鏡前搔首弄姿,顧影炫耀。而今天,拜科技進步之勢,這情況多半是在購物中心的洗手間裡才有的吧?無論什麼太普及了,尊貴榮華也就等同於烏有。
在「麻雀變鳳凰」電影裡,茱麗亞蘿勃玆因為不諳餐桌禮儀,以及那麼多排列著的刀叉的用法而請教飯店經理,是電影裡的一個笑點。然而這個餐桌禮儀的困惑卻是在路易時代才剛開始被發明出來的,也就是說餐桌上的刀叉之類的使用規矩,都在那個時代才剛開始。在那之前,據了解整個歐洲連同巴黎在內,直接用手取食的風氣和習慣盛行,哪有那麼多繁文縟節的規矩?
所以蘿勃玆即使不懂餐桌禮儀和刀叉的使用順序,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悲哀。若倒退三百年,可是很正常的現象。而這套餐桌上的繁雜規矩、甚至餐廳的具體列入房屋建構時的名目,都始自路易時代。名廚和糕餅師傅的出現,也都從那時候開始,讓法國餐飲一下子登峰造極。直到今天,一說到法國的餐飲,就是精緻美味的指標。米其林的評點,會讓法國出名的廚師為那幾顆星爭破頭,甚至只因為擔心被降級而自殺的也大有人在,其心理壓力之大,正顯示了對它重視的程度。如今世界各地的餐廚,不也以能得到米其林的星星而自鳴得意,廣為宣傳?法國從這位君王開始,將味覺和視覺的品味聯合在一起欣賞品嚐,成為一切美食風尚獨步全球的領頭羊。
這些都還屬於比較個人私領域的改變,公領域方面,從建築物外觀到它的色調配置与裝潢、巴黎街道上該種什麼樹、塞納河的哪一段應該有天鵝點綴其間以增添雅致氣氛,只要關係到美与品味的,太陽王全都親自設想、親自監督。所以法國,尤其巴黎,在路易十四在位期間立時徹底改頭換面,在各種都會時尚与品味的追求上,成了歐洲甚至整個世界的先驅。更由於當時法國國勢強大,而成為歐洲大陸以及英倫各地競相模仿的對象,將之視為時尚与品味的龍頭。
路易十四關於都會方面的創意,可以說是現今世界之所以進步和改善的前導舉措。我們現代的生活,可以不分白天和夜晚,除了拜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之外,更早在路易時代就有了設置路燈的實際做法。 早三百多年前的十七世紀,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已經明瞭:「定點照明,而不是手提燈籠,才是未來城市的可行之道」。於是他勒令全巴黎的街道都得在晚間點燈──燈籠,規定了多遠的距離應該設置一盞燈籠,由離這盞燈籠最近的住戶負責在傍晚時分點亮。如果曠職,就會挨罰。而這種設置,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城市裡晚上夜遊的方便和安全。也因為這個緣故,巴黎時耄的仕女也開始可以在晚間外出和眾多友人繼續飲宴歡聚。 歐洲其他城市,阿姆斯特丹,是第二個引入街燈照明的城市,柏林的普魯士政府也豎起立柱懸掛街燈,維也納也隨後跟進。巴黎的這項發明,說是現代城市進步的指標,並不為過吧?
他還規定要在街道上鋪鵝卵石,以改善遇雨路面泥濘的情況,外國遊客每到巴黎之後都印象深刻、讚不絕口。而今到歐洲各城鎮旅遊的人,一定不乏見到很多城鎮都是鵝卵石地面的風景,原來最早的構想就是出於路易十四,是否多少有點感懷?而當時舉凡商店招牌的規格,也都必須統一尺寸,以維護街道上的美觀,不得不說,真是既先進又週全的超時代設想。
路易十四最喜歡「燈紅酒綠」的街道,於是拆掉市中心的城牆,為巴黎規劃了第一條筆直壯觀的大道,從那時開始,任何人只要置身巴黎,沒有誰不去瞻仰那條如今名之為「香榭麗舍大道」風華的。「它也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條林蔭大道」,即使21世紀的今天,仍是到巴黎的遊客們必定要去朝覲的地方。而那裡的氣氛,的確是優雅、大氣兼而有之。再加上後來興建的凱旋門,就此舉世無雙了。
台灣是現今的製傘王國,樣式彩色應有盡有。最早的紙傘可能出現在我們中國,飄洋渡海或是翻山越嶺被傳到歐洲之後,引起了義大利工匠們的爭相模仿。當時的傘體積不小,也很重,一般仕女雨天外出,都得有專門幫她們撐傘的傭工,等於限制了個人外出自由自在的行動。法人馬里歐斯深知這種不便,將其用途發揚光大,改良為可折疊的折傘,而且體積縮小到可以放進手提袋裡。不但方便攜帶使用,還成了當時相當時髦的配備。外國遊客每到巴黎,都可看到巴黎人幾乎人手一把,實用之外也兼具炫耀的效果。
從路易十四至今,巴黎就一直是世界的時尚之都,世界上從沒哪個都市能夠取而代之。除以上所提的幾樣之外,舉凡香檳、香水之類的奢侈品,古董店、精品店以及大型的購物中心,咖啡的成為風潮飲料、咖啡區的設立和品味的提昇,原創皆出之於巴黎,也就是這位太陽王。書中有一句話雖然短短幾個字,卻頗得我心──「欲望是被發明出來的」,所言確實不虛。所謂的格調、風情,就是路易十四王朝情有獨鍾的風格表達。
閑來無事,讀讀這些久遠之前的趣事,以及它所波及的影響,會是很不錯的消遣,緬懷幾個世紀之前的巴黎風貌之外,也可說是對另一方面歷史的認知。世界上每個重要的城市都會,都可能曾經在某個方面引領過風騷,但是為時都頗有限。惟有巴黎當年所盛行的一切,卻並沒有隨時光的流轉而湮滅。雖然路易十四已在歷史上走遠,而他所引領的流風,直到三百多年後的今天,不管當今的人知覺或不知覺,都身不由己的依舊遵行不悖,風行不輟的程度可能比他所存活的那個時代更為廣遠,路易十四地下有知,不知該有多得意呢!這才真是歎為觀止。 ▲路易十四鑲滿鑽石,接見外賓的朝服 「書中插頁」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