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音樂治療與心智發展遲緩兒童
2009/11/24 05:47:09瀏覽819|回應1|推薦0


一個畸形、呆小的女孩
先說說我個人的生理與心智發展遲緩小史吧﹗當然﹗不是因為我曾經歷這樣的過程,才會投身這領域服務,更不能說從事這領域服務的人自己也要有一樣的經驗。應該說,自己的成長過程使我更瞭解小朋友所遭遇到的挫折是什麼,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懂」嗎?他們對於人們說他們「白癡」、「低能」時的態度會沒感受嗎?他們真的只對吃喝有動機嗎?花大筆經費教育他們是浪費社會資源嗎?


我是「幸運」的,有效治療期限內得到治療,在母胎時因先天性甲狀腺低下而比預產期遲兩個月到這世界上,想想五十年前,一般人們對胎兒、對生產的概念就不會奇怪了。後來媽媽跟我描述一歲半到五歲半期間我的狀況。因為身體畸形——腹部鼓脹、兩腿向內側嚴重彎曲成O字形——根本不能站,就算站起來,一下子就跌倒了,我記得她說,我常常在椅子旁邊,扶著椅子努力要站起來。因為舌頭腫大,也不能說話。智力?就是呆呆傻傻的。身高一直維持在一歲半時的高度,想想﹗這樣的孩子有誰會來跟她玩呢?

我是「幸運」的,終究有人不但勸媽媽帶我去醫院,並借錢給她。醫生說超過六歲就太晚了;我趕上末班車。經過幾個療程,連續幾天或數週的甲狀腺劑服下後,所有症狀消除,並開始長高了。而我的學習能力則一直到九歲才開始,也就是比常模遲緩兩年,七歲孩子能懂得的,我九歲才能懂。但七歲時,媽媽就送我去小學跟同齡孩子一起學習,之後我留級兩年。

其實,學習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事,尤其對有學習障礙的孩子而言,一加一就是不知道幾啊﹗ㄅㄆㄇㄈ可以是ㄆㄇㄅㄈ,甚至把ㄅ唸成ㄇ,老師一兇就更亂,同學大笑就更慘了,奇怪喔﹗我怎會知道兇和大笑是什麼意思?學習是一回事,感受可是另一回事喔﹗「笨」人被剝奪一切,跑步、運動會跳舞都沒份,只能在走廊上站著看。奇怪﹗為什麼我會記得這樣的經驗?經驗是不需要演算的,一個簡單的例子:狗為什麼會怕拖鞋?因為牠記得主人拿拖鞋揍過牠,牠有記憶,但牠不會算主人打牠多少遍(?)﹗當然,牠知道主人天天給牠食物,為什麼知道?因為牠每天都吃到東西。人會想辦法教動物作一個高難度的動作,他用各種獎懲來達到目標,愛動物的人會用獎賞的方式,利用動物的人以剝奪的方式。對於人呢?而且是孩子﹗「豬都會,你不會?」仁愛啟智中心的陳寶珠副主任曾跟老師們說:「教會一個聰明的孩子,不是你很棒,你很聰明;教會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是你很棒﹗你很聰明,能想到那麼多的方式來教他。」我想,九歲那年也不是突然什麼都會了,如果我還是落在一個只會羞辱孩子,卻不會想辦法教的老師手上,我依然「什—麼—都—不—會」。

一點概念
孩子的心智障礙事實上是因為很多因素造成腦傷,例如基因上的、胎兒期母親的身心健康狀況(當然母親是在一個社群中生活)、經過產道時的困難所造成的一些傷害…等等。腦傷引起某些學習、理解、人際溝通交往…上的障礙。


心智發展遲緩表示大腦某部分負責學習、操作的成熟度還不夠,需要一些「刺激」stimulation,持續地在有架構的遊戲中反覆逐步提高孩子的學習力…。其實唐氏症(trisomique法文,我忘記第幾對染色體突變)患者在有效的教育方法下,智商可達七十。
自閉症其實是一種腦病變,以致於患者在感官方面功能異常,影響他們對外在環境訊息的感應與接收,以致於不是無法主動與外界溝通,就是很機械式地與人互動,是「不能」,而不是「不要」。不是心理問題,是腦的作用發生問題。

注意力缺損症和高度注意力缺損症(一般說的過動)患者是因為腦皮質額葉細胞遲鈍,抑制不了衝動,注意力缺損症患者者常常出神,無法持續專注十秒鐘至二十秒鐘,很冤枉的是,因為他們坐得住,不影響課堂秩序,通常他們被判定為懶惰、不專心、缺乏學習動機,有時就被放棄了。高度注意力缺損患者不但注意力維持不了長久,而且到處跑,停不下來,沒有危險意識,玩火、玩刀、從高處跳下…,他不是「不要」,而是「做不到」,不是要引人注意、明知故犯,跟權威作對,更不是要折磨父母。他需要有效的方法來幫助他﹗需要「對症下『藥』」。

腦性麻痺的孩子若沒傷到大腦別的區域,他們可以正常學習,而且有的學習能力相當優秀,但因為他們的四肢、甚至視線與語言功能,不能如他們所願的運用,往往被判定智能不足。(這需要很謹慎地診斷,否則誤了一個孩子。)
然而,上述腦傷病變有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或者合併視覺、聽覺障礙,形成不同程度的多重障礙。

浪漫情境乎?
以上的解說是很重要的,因為音樂治療不是一個浪漫的音樂情境,而是實施者具體面對一個人或一組人,針對他或他們的實際狀況與需要,瞭解各人有他的優勢與障礙,從優勢切入,而他們和所有人一樣有偏好,有厭惡,他們需要成就感:在不需協助下獨立完成一個動作…。實施者得按各人的現狀及發展可能性訂出目標,讓每一次小小的進步發生(短期目標),並發展到大的一大步(遠期目標),例如:怎樣讓一個注意力維持不了二十秒的孩子,逐漸能維持到三十秒、四十秒、五十秒?這牽涉到許許多多層面。一位很棒的音樂家不一定適合音樂治療工作,法國音樂治療協會培育計畫是針對醫護、特教在職者,排除音樂專業者。德國音樂治療師的訓練養成需要七年,美國的培育系統時間比較短,但絕對不是只學音樂治療方法。只要與人的身心發展有關的學科都要學。

因此在分享實際作法,尤其音樂部分之前,我得花一個篇幅來解釋。其實用什麼音樂倒不是最具決定性的。而音樂治療與音樂美學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寫於2006年)

( 創作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musique&aid=3526077

 回應文章

San
欣賞!
2009/11/25 05:29

我對你的工作其實很感興趣,或許是因為大家都是在治療的範圍吧,而我又喜歡音樂,內心有像火一般的熱,就像我以雙手及一些儀器治好病人一樣。要對病人的狀況了解,就必須有極強的分析能力及敏銳性。不論如何,病人能應付及活出有質素的生活是治療師最終目標。

加油!我很欣賞你的堅持及付出,我會默默地支持你!

小河(ymusique) 於 2009-11-25 06:37 回覆:

感動!太感謝啦!San!


希望這則回應沒花妳太多時間,因為系統怕有人做廣告,

把寫回應的時間訂為一分半鐘(好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