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11/01 00:00:07瀏覽1908|回應5|推薦97 | |
電影如果拍得好可能會有很高的票房,可能會有很好的口碑,可能會贏得很多獎賞,不過許多導演說他們心中的最高榮譽不是這些,而是同儕的尊敬.那麼導演們如何向同儕表示敬意呢?方法很多,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筆下的,不過最高的境界則是拍電影時適當的模仿老電影的經典片段,尤其是當導演不公開說明而讓影迷們發掘後口耳相傳,這種致敬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今中外的電影史上像這樣的事例不少,在此舉幾個與大家共賞(本文所有圖片都是網路圖片). (一)經典片段:《俠女》(1970-1971年)的「竹林之戰」,導演是胡金銓. 模仿片段:《臥虎藏龍》(2000年),導演是李安. 《俠女》的英文片名是《A Touch of Zen》,翻譯回中文是「禪機」.《臥虎藏龍》裡玉嬌龍與李慕白的竹林之戰不僅沒有傷人也沒有傷竹,而且李慕白將寶劍毫不憐惜的擊入湖中,略帶一點禪意. (二)經典片段:《枕邊細語》(Pillow Talk,1959年)的「借銀幕分鏡讓男女主角共浴」,導演是邁可歌登(Michael Gordon). 模仿片段:《當哈利遇到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1989年),導演是羅伯萊納(Rob Reiner). 「古時候」美國的「電檢處」(The Hays Code)不准未婚男女同床共浴,《枕邊細語》的導演巧妙的利用銀幕分鏡的方法來表達男女主角的親密關係.《當哈利遇到莎莉》的導演沒有這種顧慮,不過男女主角關係曖昧,借機模仿經典也恰到好處. (三)經典片段:《八又二分之一》(8 1/2,1963年)的「扭扭舞」,導演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 模仿片段:《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1994年),導演是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 「扭扭舞」(Twist)發源於1950年代,1960年代流行音樂歌星恰比切克(Chubby Checker)的歌大都以它為節奏,「扭扭舞」因此風行一時,日後成為那年代通俗文化的一樣表徵.昆汀塔倫提諾生於1963年,對那年代的事物應有懷舊情結,《八又二分之一》剛巧是那年出品的,重複這段經典的原因看來非只一端. (四)經典片段:《安全至下》(Safety Last!,1923年)的「驚險懸掛於鐘上」,致敬對象是演員哈羅德勞艾德(Harold Lloyd). 模仿片段:《A計畫》(1983年),演員(兼導演)是成龍. 哈羅德勞艾德和成龍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都是親身做危險的特技,而且不靠鏡頭取巧. 此外,《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1993年)向《金玉盟》(An Affair to Remember,1957年)致敬,只是電影裡沒有明顯的模仿經典片段.不過《西雅圖夜未眠》裡有段幕後故事我覺得很有趣,雖是題外話我忍不住要與愛好電影的格友分享.電影裡有一天男主角去機場送人巧遇女主角剛下飛機(那時兩人還不相識),她走進候機室時轉頭看了人群一眼,正是「回眸一看百媚生」,男主角當場一見鍾情,當時我也覺得女主角的眼神在那一剎那間很美,以為只是鏡頭角度的巧妙運用,後來才知道不是那樣.導演娜拉艾芙倫(Nora Ephron)在一個訪談節目裡說她剪輯那段影片時靈機一動,想如果將影片停格十分之一秒會如何?結果就是那令男主角和觀眾們心動的一眼.我欣賞電影之餘對這類細節很有興趣,一旦得知總有「欣然忘食」的快感,算是野人獻曝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