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談電影《一一》
2021/09/18 00:05:23瀏覽1517|回應0|推薦59

英國《Far Out雜誌今年 8月選出 25部電影史上最佳非英語電影, 有兩部華語片入選並不希奇, 意外的是它們的排名, 楊德昌的《一一》第四,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第六, 雖然藝術欣賞見仁見智還是值得一提照西方的電影藝術理論, 導演是一部電影的作者 (雖是英語人士創的理論, 不能用英語的 author, 要用法文的 autheur 才傳神), 入選的當然都是古今著名導演的作品如瑞典的 Ingmar Bergman, 義大利的 Federico Fellini, 日本的黑澤明等等, 很多都已作古多年, 楊德昌也不幸早逝, 前十八名電影的導演只有王家衛仍在人間繼續創作, 曾經討論過王家衛的慢工出細活, 今天藉《一一》談一談楊德昌.

《一一》的正式英文片名是《A One and A Two...》(下圖是它的片頭), 英文片名曾經誤導我, 西方輕音樂團的領隊演奏前為了定節拍會低聲數「An’a one, an’a two...」(and a one, and a two...) 給團員聽, 我本以為電影片名由此引伸而來, 後來才知毫無關連. 片頭的設計特別把兩個一上下排列看來像是一個二, 楊德昌用來表示兩個人相處共事看似是一個二其實是兩個分開各自獨立的一, 因此這個隱喻的西方人, 例如《Far Out》雜誌, 不稱電影為A One and A Two...》而用YI YI.

電影拍攝有多種技巧, 其中一個是 tracking shot, 把攝影機放在推車上緊跟演員行走, 和它成對比的是 static frame shot, 攝影機定好位置後就不再移動請演員開演. 最大的差別是 tracking shot 比較養眼, static frame shot 比較不會喧賓奪主, 楊德昌可能因此對它偏愛成為他的招牌, 這兩種攝影法用在某些片段製造效果,《一一》全片幾乎都是 static frame shot

《一一》沒有特寫鏡頭, 穿插一些遠景幫助表達氛圍, 從頭到尾以中景主的定框拍攝, 只在必要時將攝影機左右轉動以保持那段戲的主要角色在銀幕上的適當位置, 觀眾會覺得像是在站在屋角, 街角或走廊的一端偷窺劇中人的日常生活, 這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特點. 這樣的拍法加上電影選角適當和自然的劇情進展, 所以讓人感覺像是一群人的日常生活, 但故事不落俗套非常引人, 我看完才知道片長近 3個鐘頭 (2小時53分鐘) , 一點都不覺得累, 照我的老規矩看完片尾所有工作人員名單以示尊重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zenwu&aid=1674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