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22 04:11:14瀏覽1995|回應1|推薦15 | |
小時候(1950年代)在台灣我們用「 每況愈下」來形容事態越變越壞,不記得何時突然有博學之士說古典裡沒有「每況愈下」這個名詞,但是有「每下愈況」,我們顯然引用成語錯誤,有人認為既是成語當然要用原文才對,於是「每下愈況」越來越通行,用「每況愈下」的人相對的減少.大部分人對此都無所謂,我卻對這個成語的使用卻特別有意見,最近讀了陳若曦女士的《陳若曦七十自述,堅持.無悔》,書裡面用了「每下愈況」,我對陳若曦女士是一向是尊敬的,如今連陳若曦也淪陷了,令我十分感慨. 話說「每下愈況」語出《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原文裡的「每下愈況」是指要知道豬的肥瘦,要從最下部不易長肉的小腿部分去試,那裡的肉多,豬就比較肥,這跟事態越變越壞什麼關係?既然已經有含意明顯的「每況愈下」可以用,為什麼堅持去轉用另一個典故不合的成語?有人會說成語因時代與環境變遷可能演變出與當初完全相反或不相干的意思,這其實是正常的,「呆若木雞」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呆若木雞」語出《莊子.達生》:紀渻子爲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 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從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呆若木雞」原先的意思是鬥雞訓練到極點時不僅不驕恃不浮動而且從外看來像是木頭做的,有不動如山的氣勢會讓對手害怕逃避不敢應戰.但是如今我們說有人「呆若木雞」不是稱讚他而是說他遇事害怕或驚嚇而發呆的樣子. 如此看來「呆若木雞」的成語不是也有與原文不同的意思嗎?我的看法是如果不知道典故只是望文生義,「呆若木雞」的現代用法聽來也是合理的.「每下愈況」則不同,單靠望文生義也是越往下越清楚的意思,完全沒有越來越壞的意思.「每下愈況」的情況比較像另一個台灣慣用語「老神在在」,它 是拿來形容一個人臨危不亂,原本是台語戲劇裡的台詞「老臣在哉」,原意是國家有危機只要老臣還在一切不用擔心(參見《夜燕相思燈》,作者是對台灣民俗及語 言有深入研究的作家阿盛),因為台語「臣」和「神」同音,所以誤傳為「老神在在」,如果改回去說「老臣在哉」也是顯不出現行的意思.不過名人李敖先生曾在某電視節目裡談到「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時說語言嘛約定成俗就好了. 這個邏輯粗聽可以接受,只是它是不是適用於所有情況?讓我舉兩個例子.多年前我在報上讀到宋楚瑜(也許是連戰)先生在北京演講用了「窩心」兩字,在台灣「窩心」是內心感覺溫暖的意思,在大陸則是遇上不如意的事卻無法發洩導致心裡煩悶的意思.幸好聽眾善解人意沒有造成反效果.第二個是常常在台灣新聞裡引用的「茶壺裡的風暴」這個名詞.每次讀(聽)到它總讓我覺得似乎和故事主題不相干,久而久之終於領悟出它是拿來形容內訌事件.如果說約定成俗就好,台灣人這樣用的「茶壺裡的風暴」是沒有問題的.可是「茶壺裡的風暴」是外來名語(tempest in a teapot)的翻譯,原意是小題大作的意思,跟內訌無關.有人會說中文成語或名詞可以隨時空演變,外文成語或名詞為什麼不行?問題在和洋人打交道時,如果在談話中以台灣人慣用的意思來引用這個成語可能會讓洋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以上兩個例子是說明約定成俗還要看是跟誰約的.講到這裡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件,多年前有位號稱英文很好的名歌星說英文的「劈腿」(指感情上的,不是舞蹈動作)是「have a third party」,當時一位曾任駐美國洛杉磯辦事處主任的前外交官在報上說「two-timing」比較合適,那位歌星的粉絲因此群起而攻之,結果如何我不清楚.「third party 」通常指事務協調或對抗時的第三方面,應用在感情上似乎也並無不可,但是我住美國近四十年,因為工作和居住地的關係大部分時間都是與洋人打交道,聽過「two-timing」沒聽過「have a third party」.我碰巧記得有一次在美國有名的姜尼卡森脫口秀(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ohnny Carson,這節目1992年停演,卡森先生在2005年去逝)裡卡森訪問一位住老人院的素人老太太,問到她在老人院的感情生活,她說她原有一男友但已分手,為什麼?她大聲的說「 He’s two-timing me!」一個近八旬的老太太這樣激動引起烘堂大笑. 總而言之,除非台灣人不和外地(國)人交流,否則在成語或特別名詞的運用上還是要考慮別的因素,光靠台灣人自己約定成俗恐怕會產生不可預計的結果.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