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涯達人啟示錄04~陳駿霖:《一頁台北》導演--等一等,反而更好
2010/08/04 14:12:02瀏覽1220|回應1|推薦3

在美國長大,原本為了家裡事業念建築系的陳駿霖,大學畢業後跟著楊德昌導演學習,爾後又到美國念電影製作,畢業製作《美》也是在台灣拍攝,更獲得柏林影展最佳短片銀熊獎。陳駿霖花了 7 年的時間,蓄積能量,終於在 30 歲前綻放光芒。

一身牛仔褲襯衫,配上黑框眼鏡,時而低著頭靦腆地看牆壁,大學生般的打扮,今年剛滿 30 歲的陳駿霖,完成了入行的第一個里程碑: 30 歲前導演一部長片。

至於 35 歲時的夢想,雖遙遠卻已很清晰:他說,希望挑戰一部以「戲中戲」為概念鋪陳的作品,「而且要是歌舞片。」理由無他,好看的歌舞片,最難拍。

30 歲一定是一個 mile stone (里程碑),很多導演都是 30 歲前,拍出自己的第一部長片,對我來說也是。 20 幾歲時,會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想在某個時間點前完成什麼事,但現在回想起來,電影拍攝變數很多,是你沒辦法控制的。

適時等待,有時候反而讓結果更好。例如,《一頁台北》本來在 2009 年底要開拍,若那時候拍,是真的可以在 30 歲前完成,但因為資金沒有到位、沒找到合適的女主角,所以就再延幾個月,之後拍攝變得更順利。

這部電影給我一些機會,讓我可以繼續下一部,但同時,我也想安靜一下,因為這幾年對我的影響非常非常大,除了跟電影相關的事情外,我幾乎沒有跟其他人相處。最痛苦的是:一個人的時候,你只會想電影能不能開拍,找不找得到錢。

孤單、寂寞,因為開拍前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做這件事。但我跟自己說,不能跟其他人一樣放棄。

先要有「放棄」的決心

追求夢想前,其實要先放棄很多事,我不見得是好的例子,但我真的放棄很多,包括金錢的安全感、跟朋友維繫關係等,而最大的問題是,你永遠沒辦法判斷,這樣的犧牲最後會不會成功。

有這樣的決心後,大概還需要經歷幾個階段。第一段過程是,想拍的東西跟拍出來的東西有很大落差,怎麼拍都不滿意。我大概歷經 3 年撞牆期,沒有一個作品做第一次就成功。

接下來 2 年,我慢慢開始摸索自己的定位、特色,拍的東西也比較成熟,但要不斷練習。再經過 2 年,我開始接觸工作真實的一面,電影開拍要找資金,接受被外界檢視、被懷疑,這不是壞事,但是要做好準備。

你問我面對進入 30 歲以後會不會焦慮?其實從 20 歲到現在,我的腦袋雖然一直在想拍電影,但經濟上一直有壓力,還有就學貸款要還。

我很多朋友都是上班族,有穩定收入,他們的生活很有規律,但對我來說,我沒辦法做到。有時會羨慕他們,只是,要我放棄電影,也不可能。

拍電影就是我的「生命」,雖然跟我的生活混在一起,完全沒辦法休息。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做更清楚的切割。就算永遠沒辦法,但也不會影響這條路,不管到 35 歲、 40 歲或更遠以後,我都會繼續走下去。

(錄自: 2010年4月 Cheers雜誌

生涯啟示:

一.有理想、有熱愛,在追尋的過程中,才會耐得住~寂寞!

二.任何生涯的抉擇,必然有得有失,但是人們經常只想到得到的,而忽略失去的;只有在做決定之前,先清楚得失的比較和捨棄,才不會在決定後有患得患失。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4289582

 回應文章

達文西的旅程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台北變活潑了
2012/12/08 14:27
導演曾受美國文化薰陶,難怪最後男女主角在「嚴肅」的誠品書局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