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29 05:28:16瀏覽10288|回應17|推薦0 | |
道德經是道教的經典,看到歷史上的解讀百百種,同一章文字可以前言不對後語意思不連貫,不同章節又好像有口吃不斷重複相同意思。老子身為周朝「國家圖書館」(守藏室)館長,難道文筆有這麼差?說話顛三倒四、斷斷續續又不斷重複?道德經可是散文體,同一章文字照理來說白話解讀該是很行雲流水、流暢連貫才對。 由於道德經有幾章要配合心經、聖經、金剛經一起了解意思,所以得先把第一章的意思搞清楚,才好把那四分經典所要傳達的共同意思一起連貫起來。當然,如同接下來要解說的意思,道德經解釋沒有標準版本,這一個解讀,是菩薩引導我的版本,也尊重其他人對道德經的解讀意思,所以不用來踢館。我資質愚鈍,光這一章就學好久,才找到需要的資訊,還沒能把全部道德經看懂看透,只能把菩薩早課教導我的版本寫出來,方便將來不斷複習記憶,也提供給大家參考了解。還好不用把道德經全部翻譯寫出來,否則我會先昏倒。 先跳離主題談點別的。這一時代有句俗話:「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乍聽起來好有禪意,「有」跟「無」好像一體兩面同樣意思,但是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是對現實社會愛找人脈關係喬事的諷刺話語。整句意思的解讀是「有找到人脈關說喬事要成功就沒有問題、找不到人脈關係來幫忙那問題就大啦。」。一句頗「禪意」的話語原來是這麼的「世俗勢利」,這也告訴我們,很多文字是有「雙關語」的,例如該句俗話中的「關係」。不同意思解讀出來的結果就不同,這也是道德經第一章能讓許多人做出天差地遠解讀的原因。 再來講一個故事。某人去找朋友,因下雨留宿多天沒有離去,朋友不耐繼續招待,寫了一段話貼在牆上「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主人家的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想要請朋友離開,但是客人看了,在上面加上標點符號,變成「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意思立刻改變,繼續厚臉皮住下去。 上面說的當然是笑話,但是也說明了標點符號位置的重要。回到道德經第一章,看了非常多的版本,標點符號隨人點,意思就完全不同。古人沒有標點符號,文字一路下來,很多人就斷章取義,自己解讀,反正說得通就好(問題是很多解釋並不通順)。接下來的解說,跟很多人不一樣,大家就多學習一種解讀囉。 道德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宇宙運行做人處事之道理、法則、真理 可:可以 道:談、說、引導、教誨 非:不同的、不是 常:固定不變、規律 名:萬物的稱號 名:形容、稱呼、解讀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始:最初、起點、開端 萬物:宇宙一切物類 母:母親是無中生有孕育生命、照顧撫養下一代的女人。在此形容生養、照顧、創造之人 萬物之母:在此章意指宇宙各地居住生活之領導、管理、發明、發現者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故:因此、所以 常:長久不變、時時 無:沒有 欲:願望、期望、欲望意念 以:用、能夠、使、得以、致、使 觀:查看、審視、欣賞 妙:神奇、深奧之事理 常有欲,以觀其徼。 有:多、存在 徼:ㄐㄧㄠˋ,邊界、邊塞、表面、皮毛。竅古字,竅:表面器官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出:出處、表現、顯露、發生、產生 名:形容、指稱、解讀 謂:稱呼、評論 玄:1.深遠奧妙的玄妙、2.虛偽不可靠的玄虛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1.深遠奧妙的玄妙、2.虛偽不可靠的玄虛 眾:許多的 妙:神奇、深奧事理 門:關鍵、要點、方法、門徑 整章節的白話解讀: 為人處事做人的道理可以教導解說給你們聽(道可道),但是這解說卻不是一成不變只有一種(非常道)。就像宇宙間的萬物名稱可以命名(名可名),卻都不會是相同的命名內容(例如母親,又叫媽媽、阿母、娘、額娘、mother、어머니、Mère......)(非常名)。天地創造萬物的開始是沒有名字的(無名,天地之始),但是不同地區的人們依據自己的語言及發現、發明,賦予了萬物不同的名稱(有名,萬物之母)。所以要談道,當你的心態是維持沒有任何貪婪名利權的欲望時(故常無欲),得以觀察這道的神奇奧妙之處(以觀其妙),如果心性總是帶著欲望有所奢求的話(常有欲),那就只能看到表面皮毛的片段意思(以觀其徼)。「無欲」或「有欲」這兩樣心性(此二者),會讓同樣的文字出處卻產生不同的解讀(同出而異名),而這兩種解讀都可以稱做為「玄」(同謂之玄),是解讀出深遠奧妙意思的玄機、還是虛偽不可靠的故弄玄虛(玄之又玄),就是接下來這道德經所寫的內容你能否學到深奧事理玄妙的關鍵(眾妙之門)。 哈哈,看完沒昏倒的可以繼續看下去。先說這道德經的由來,才能知道為何如此解讀: 人:老子李耳:周朝宮廷守藏室(圖書館)史官,至聖先師孔子曾兩度拜訪老子論學,讚嘆老子如天上之龍,學問淵博不知邊際、函谷關令尹-尹喜。 事:老子辭去官職坐著青牛要西出函谷關隱居之時,函谷關守關的將軍尹喜,知道老子博學多聞,所以請教老子周禮,老子寫下為人處事的道理,留給後人可以修身養性、為官處事之依據,洋洋灑灑寫下五千字後離去,從此不知去向。 時:約春秋末戰國初之時代,當時周室衰敗,諸侯國紛紛壯大,爭鬥伐戰搶奪霸主之位。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之,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次,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整個中國社會,上位者窮兵黷武搶奪地盤,下位者生靈塗炭,難以安居樂業。 地:函谷關,春秋時代秦國所建之關隘,今日河南省靈寶市東北方。所以老子是進入秦國地界後從此不見蹤影,並沒有到處傳道說教之證明。 物:老子看透時局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決定退休養老,不再過問世事。而令尹卻是希望從老子處得到「知識」,有利於他學習做人處事之方法而有所收穫。 所以這道德經不是老子為了要成立道教傳教之用而主動寫作,而是被人要求後,被動所寫的經典。既然是被要求後寫的,自然不是以宣揚宗教成仙得道為目的,而是針對做人處事為官濟世闡述之道理。撇開宗教的特殊解讀後,才是道家真正的思想所在。老子寫這道德經,自然是將自己研習數十年的治世思想、參悟宇宙之法則、道理,藉由文字,留給世人警世之語。如果「道」是「不可言說」的,那又何必花時間寫一堆廢話累死人去讀,如果說的「道」不是「一般」的道,那這「道」豈不是活在夢幻中不切實際了。 老子是看透世局而決定隱居,對照尹喜是希望從老子處得到學問好讓自己有所成就,老子的「無欲」對照尹喜的「有欲」,自然老子會有所感嘆,這長達五千多字的「道理」,有多少人能參透其中的奧妙。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無欲者能看透事物深層的道理,而有欲者,或許看到皮毛就以為是「真理」了。 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夠以身作則實行正道讓道德倫理感染影響他人,而不是拿道理來教訓別人而已。),現在很多人卻是拿著「聖賢之言」替政客擦脂抹粉意圖欺瞞社會,例如前幾年某個毫無建樹政績、還跑去跟關說司法政客喊團結的女人,只因為搶著領表求官位,就被造神為「依道不依勢」,這種為了奪權的「有欲」,用皮毛來強解讀「道」,甚至羞辱堅持道德是非的百姓太過「清高」的選舉操作,不就是老子所說的虛偽不可靠的「玄虛」,要能服眾,自然不可能。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許多人把政治搞成追求個人權位高峰之事,不自問是否有充實自己知識能力、能否幫助眾生,而是忙著為自己爭名逐利,不自量力搶奪高位,害了眾生,也讓自己罪孽深重。而幫助這些貪婪政客奪權的百姓,即便修行求道,也只是「觀其徼」,無法了解「道」之「妙」。 再配合其他經典綜合整理。 佛學談人受貪嗔痴之欲望所驅,有了色(外在因素)、受(感受)、想(想法)、行(行為)、識(意識)五蘊之苦,而心經寫道:「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拋開自己的貪念跟執妄,就能化解苦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道理法則才是宇宙存在的實相,人類自我感受的五蘊皆是空妄)、「諸法空相」(正道法則不具形體卻是真實存在)、「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菩薩境界沒有人類五蘊之困擾),對照在道家思想,就是無欲,沒有「我執」對事物的貪念欲求,才能看透正道,這正道法則沒有形體(諸法空相),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從金剛經言:「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一切以「義」做為衡量標準。 聖經也說:「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世間的權位只是方便指揮做事服務眾生的職位,而非個人享受高位受人吹捧、頤指氣使謀財享樂之位。 聖經通篇講得是「公義」,而非「公益」。公義:公平正義;公益:公共利益。一個講得是沒有具體獲利對象(空、無)的得利者,眾生都平等對待、以正道律法為遵循法則;一個是有確實的獲利者,可能是某個弱勢團體或家庭,也可能是某些特定族群(色、有)。當有特定對象得到利益時,已脫離了「公義」(空相)的方向,行的是「有欲」的層面。公益並非不好,幫助眾生當然是好的福德,但是若從根本的公義做起,自然讓生存環境中的弱勢族群減少,而公益則是製造出大量弱勢後,才進行救助,已是捨本逐末、本末倒置之做為。 舉例來說:反貪腐是公義之事,讓社會公平正義伸張,但是百姓縱容貪腐政客存在,將之送入政治殿堂進行管理眾生、立法監督之事,導致貪污、政策只圖利特定族群、司法不公而讓百姓受苦,再以公益活動施以援助,雖有公益布施,但在公義上卻是助紂為虐、造了惡業。 再說那些讀道德經想修道成仙,或是學佛想擺脫輪迴的人,若以自己最終能得到好處為前提作考量,有真心關懷眾生嗎?當無法「無私欲」而為眾生覺悟成為菩薩幫助眾生,就會落到「有欲」而得到皮毛的知識,以人類的立場觀點去解讀經典,卻妄求超越此層面而得到永生,可以說是緣木求魚。 追求公義,求的是「空」、「無」的道德法則,非「色」、「有」的具體獲利,個人的名利權好處更是無可獲得,當「以無所得故」,拋棄我執不求個人利益,才能成就「菩提薩埵」為眾生而覺悟之菩薩果位,修道成仙、成菩薩、成佛。 許多人被「宗教」所侷限,忘記各宗教傳達正善知識時,都告訴你愛人如己,沒有分別。宇宙的正善能量、道理法則只有一種,但是因「有名,萬物之母」,不同的地區演變成不同的哲學、儒學、宗教經典留傳下來,但是要傳達的訊息其實是相同的,就是行正道、助眾生。想要超越「六道輪迴」這個階層達到更高的境界,這些經典都不要排斥,交互配合學習才能更容易找到其中的奧祕所在。 參考: 菩薩教我的第一課:心經的解讀 菩薩教我的第二課:佛學常識說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