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1/21 10:37:03瀏覽574|回應0|推薦2 | |
《本事》 [1] 借由在前一款《2018年太極禪熟餅》中提到的「交棒」, 更多的是「流轉式的傳承」(詳見下文之(b)與[下集])── 以及,借由這次的「台灣第一屆國際茶碗節」, 聯手陳述「普洱殿堂」對茶所綻放的豐富文化能量之獨到視野。 [2] 「台灣第一屆國際茶碗節」(時間:2019/1101-1117), 舉辦的地點:苗北藝文中心──苗栗縣竹南鎮公園路206號, 目前為苗栗縣最大、設備最齊全的展演場館。── 距離「普洱殿堂」目前主倉庫不到十分鐘的車程。 這個茶碗節,是我們近年來所參觀過的茶與茶器的展覽中, 最精彩的一個。 借由地利之便,我們這次幾乎全程參觀整個活動過程,除了在此 (a) 把茶碗是 另一種非常不一樣的飲茶方式、觀念與感受,以文圖表述出來, 我們更著重於(借此活動)展現出 (b)「普洱殿堂」的核心理念,或稱之為「普洱殿堂茶文化」: 茶,是各種能量場匯聚一堂的「妙物」; 經由茶,所延展出去的一切(茶器、練氣、美學、哲學), 經過訓練(身體)、鍛鍊(心理)、修練(心靈)的過程, 將我們塑造成具有「高專注力與功力逐年加深」的人
「傳」者與「承」者之間不斷的互動(流動回轉)關係。 正是這種「傳」與「承」之間豐(富、深)厚的流轉關係, 把人從寬與深,一層接一層去精鍊。 [3] 幾近是一般茶碗容量(250cc-350cc)兩倍大的 本款吳金維老師大茶碗,非常適合用來表現普洱殿堂文化: 亦可以分湯與眾人共飲; 個人知識(personal knowledge)與文化所以能深厚建築, 既需要一人獨省時刻, 更需要深入觀察與了解他人、與他人分享[※註]與互動。 [※註] 分享,在普洱殿堂的文化中,佔有非常重要的(超越俗常)位置: 它不只是倫理學上的美德之做, 也不僅是經濟學上的交換之為, 更是知識論上的流轉與再認識──例如, 相同的茶在不同的茶席(參與者), 又將展現何等新的味氣韻?以及「異」見。 [4] 以這次國際茶碗節為例, 配合靜態的茶碗展,主辦單位展現許多動態展演, 這在許多茶(器)展、藝術展中,是極為罕見的。
動態展演的「舞樂茶席(茶悅禪舞)」, 最為引起我們的觀察與討論。 而我們正是在這種「普洱殿堂式獨特的觀察與討論」中, 獲得更寬闊與更深沉的養份與再認識(rethinking), 以致於我們得以在「沒有茶的領域」中, 把在普洱殿堂中所學的 轉化與運用進去; 進而在那非常奇妙的「扭轉」過程中, 感受到「茶與非茶」之間「流轉」的美、力、氣。#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2247727683718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