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發明了真相?
2013/08/28 23:08:50瀏覽1067|回應1|推薦12


一家書店玻璃廚窗貼著張長方形的小海報,上頭除了「自由思考者的真相探討」字樣、時間、網址、來自德、美、加以及瑞士本土八位演講者的姓名之外,不再有其他提示,看者只能臆測是某個聚會的廣告,然而實際內容和舉辦單位付諸闕如,給人神秘莫測的印象。海報的背景倒是相當引起注意:九一一事件主角,紐約雙子大廈遭受襲擊,藍天底下濃稠黑煙密佈瀰漫的彩色現場照片。

 
文/顏敏如 Yen Minju (舊文)

 
一家書店玻璃廚窗貼著張長方形的小海報,上頭除了「自由思考者的真相探討」字樣、時間、網址、來自德、美、加以及瑞士本土八位演講者的姓名之外,不再有其他提示,看者只能臆測是某個聚會的廣告,然而實際內容和舉辦單位付諸闕如,給人神秘莫測的印象。海報的背景倒是相當引起注意:九一一事件主角,紐約雙子大廈遭受襲擊,藍天底下濃稠黑煙密佈瀰漫的彩色現場照片。

依海報所示,查看德文「真相」網站的內容,只見有關揭發世界各大宗教、基因工程、手機產業、跨國公司等黑手操作,平時偶而出現在國際媒體上的「驚人」內幕論述,哪些篇章是針對「聚會」的論文,必須花時間將海報上演講者姓名及文章題目一一核對,否則仍舊難以一窺究竟。

基於好奇,筆者依指示報名繳費,一週後收到更加令人理不出頭緒的郵件:一張有著布希歪嘴頭像的美金假鈔以及一封詳述嚴加規定的通知書。假鈔上有九一一字樣,要說是張入場券,還真需要些想像力,而通知書上則註明1.請隨身攜帶繳費收據,以利工作人員在兩天會期內隨時察核。2.一經發現左右兩派極端人士及其他具攻擊性的搗亂份子,將被安全人員請出會場,必要時,則交與警方處理。3.無法安靜久坐或必須經常如廁者,請揀選後座,以免打擾會議的進行。手機在會中發響,將嚴遭批評。除此之外,其他各項則是有關飲食住宿的安排及會場地圖等等。

研討會在2003年11月的第一、二天舉行,會址設於瑞士中部觀光城琉森一家飯店的大型會議廳裡。會期的那兩天,淒風苦雨,濕寒的氣候卻阻止不了來自德國、奧地利、加拿大的與會者,瑞士本地人當然佔了大多數。

到了會場,假鈔入場券的謎底才正式揭曉,原來歪嘴布希頭像中,藏有除非以紅外線照射,單憑肉眼看不出的另一圖案。入口處的工作人員以一形同鋼筆的照射器查驗,算是對與會者初步的驗明正身。令筆者不解的是,過濾的工作若真需要,在報名時就應執行,製印特殊入場券的動機則相當可議。
經由說明,方知此會乃由三名年輕人自行組織而成,目的在探討九一一事件的來龍去脈。在一部介紹義大利情報工作的記錄片之後,便正式開始一連串以英語、德語交叉進行的密集演講與討論。其內容則包括以科技、人文、哲學、政治、經濟等面向對世紀初最大犯罪行為的深度探討與提問。其中來自德國Andreas von Buelow的演講以及由美國人Eric Hufschmid依照自己的書所製作的記錄片Painful Questions最引起注意。

von Buelow曾任德國國會議員、情報工作監察委員、國防部國會秘書、科技研發部長等職,他所寫的新書「CIA與九一一」,有些資料則取材自Painful Questions的內容。
經由現代媒體驚人的傳播力,九一一的慘劇被活生生地搬移至各家的客廳中,世人感同身受的恐懼與惶惑在兩年多後的現在仍是餘波盪漾,「誰做?為什麼做?」的疑問雖有美國官方的解答,許多謎樣的疑點,卻仍有探討的必要。\r

筆者在會議後,翻讀了von Buelow的著作。該書搜集許多一般人難以窺知,有關美國中情局、聯調局的行事態度,以及美國歷年來與「恐怖份子」交往斡旋的經過。由於內容相當龐雜,以下就僅針對九一一所引發的謎團,稍做記述。\r

2001年9月11日,美國本土的空中交通遭到沒有徵兆前所未有的攻擊,四架分屬美國航空及聯合航空的客機,在同一早晨先後墜毀並引起巨大災難。事發三天後,當人們尚未從驚嚇中恢復過來,美國政府便已公佈十九名阿拉伯涉案者的名單,效率之高,令人咋舌。此外,所有乘客名單、住址、家庭與職業狀況也都一併公佈。這批名單與十九名阿拉伯嫌疑犯的姓名並無重疊,當然十九人可匿名、做假證件,果真如此,被冒名頂替者應早已出面澄清,即使全是假造的姓名,也應當不難查出。問題是,十九人的名單、照片從何而來?為何短短三天後便能提出?

被認為是主謀Mohammed Atta的父親,是在開羅執業的律師,他對媒體透露,事發三天後,Atta曾從德國漢堡給他電話。律師指控,他兒子和另名嫌犯在Portland機場被監視器拍攝到的片子,純屬偽造!
在美國有數個姓氏為Atta的阿拉伯人,被指為是嫌犯的Mohammed Atta,其護照據稱是在紐約出事地點八條街外尋獲,問題是,把一切燒毀成灰燼的災變,如何讓一本小護照逃過一劫?
媒體報導,Atta及其共謀駕駛租來的車子,在波士頓機場禁止停車區停車而和路人發生爭執。這路人在事發後以證人身份出面說明,讓這部車子迅速被找到。車裡的行李中包括有激勵做案同夥的短信:「要樂觀!檢查你的裝備、你的行李、你的衣服、你的刀,檢查你的遺囑、證件及護照。在大清早,以開放的心靈誦讀晨間禱詞。」在題目是「最後一夜」(被認為是九月十日)的一篇文字上寫著:「在這一夜你會碰到不同的誘惑,你要認真面對並且百分之百地加以了解。順從上主以及祂的先知。如果你們軟弱了,不要彼此爭吵。人人厭惡害怕死亡…」另外一份四頁的文件上有著如此的呼語:「以上主之名,以我及我家庭之名…」

Robert Fisk曾在英國報上撰文說明,即使是一個沒受過良好教育的回教徒,也不可能在上主之後接續自己的家庭,而是立刻將先知的名號提出,此外,「百分之百」與「樂觀」的語詞,不可能出現在回教嚴肅的行文中。至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仍拒絕公佈這些被尋獲文字的阿拉伯原文。
此外,租車內也找到「如何架駛飛機」的阿拉伯文手冊,難道在劫機前需要再温習一次?而早在1996年便已寫好的遺書,為何不收藏在自己的住處,是擺明了「我要讓你知道我是誰,即使你知道我是誰,事情已經發生,你沒能阻止得了我!」的挑釁行為?美國官方似乎先假設某些人有罪,再依判罪需要去製造使罪成立的有關證據,然而,這些證據卻不足以在刑事法庭構成起訴的條件。\r
有關劫機領導者Atta的矛盾說法是,他在波士頓機場租車裡被找到的護照,如何同時出現在距紐約出事現場的八條街上?另一個Atta的故事則是:他從Portland準備轉小飛機到波士頓時,被監視器拍攝到,而成了在場證明。由於轉機時間緊迫,來不及領取行李,便隻身飛抵波士頓,所遺留的行李,正好提供有力的線索。問題是,身懷「重要使命」的Atta為何會選擇與他下手現場如此短暫的轉機時間?並且,一個準備與飛機同歸於盡的人為何要攜帶兩大箱的行李?又為何行李內容恰巧是FBI所需要的證據?那麼,事發後從漢堡打電話到開羅的Atta只要出面說明,一切疑慮不就可立即澄清?可惜,此後Atta的音訊全無,他的律師父親認為,Atta已被謀殺,通話記錄也已被湮滅。

對於出事現場,亦即遭劫持的飛機內部情形,官方說法是,衝撞雙子大樓及五角大廈的飛機內各有五名阿拉伯劫機者,而在Shanksville墜毀的班機內則有四名。通常在機上的應變措施之一是,飛機與地面作業可經由一組四個數字的密碼做緊急連繫。每架飛機上,組員加乘客至少有六十個人力,而劫機者只握有切割紙箱小刀,即使有人被押做人質,在十二與一的懸殊比例下,劫機者如何無法被降服?若機艙被佔據,機長被迫以世貿大樓為目標,在反正都是一死的情況下,機長沒有理由不把飛機栽入水域,讓損失減至最小。

四架飛機,四組受過應變訓練的人員,有些機長還是噴射軍機架駛出身,雖由十九名恐怖份子脅持,在墜機前全都有至少半小時的飛行時間,竟然沒有一架飛機上的某一空服或架駛員有機會按動一組能讓地面監控人員追蹤飛機動態的四個號碼,這是怎麼回事?
另一提問卻又讓上述的困惑,疑上加疑:十九名阿拉伯人以紙箱刀,甚至塑膠刀劫機。「嗜好飛行員」運用這種「武器」的說法到底來自何處?事發後的那段時間,通常由美方部長或各級主管不斷向公眾傳遞這項訊息。當有人問到,使用紙箱刀及塑膠刀的消息出自何處時,說過這些話的人及寫過這個「事實」的記者,沒有人能說得明白!

究竟是否真有十九名劫機者幹下如此滔天大罪,從據傳是來自機上的電話中,應可找出蛛絲馬跡,一經交叉分析研判,便可以有更清楚的輪廓。這事,美國官方不但沒對大眾仔細交代,電話來源也容易造假。另外,手機在多少公尺的高空便無法使用?這些失事的民航機飛多高呢?

撞擊國防部的美國航空班機原本從華盛頓朝俄亥俄州方向飛行,卻突然折返數百公里回到華盛頓,並在二千一百公尺的高空,以每小時八百公里的速度,向下旋轉二百七十度的大彎,以貼近地面幾公分,不可思議的近距離,撞入五角大廈的西南翼。如此一套連戰鬥機飛行員都難以執行的高難度動作,據稱是由阿拉伯裔的Hani Hanjour所完成,其實這人在事發數週前,已被他的飛行教練評為「無能力飛行」。一個值得注意的自然現象是,人在如此高速飛行又急遽大轉彎的情況下,會陷入昏迷狀態,劫機者除非穿有戰鬥機飛行員的特殊裝備,否則無法勝任。難道Hani Hanjour穿著或攜帶這身裝備而事先不被發覺?
國防部說,該飛機只損壞一層樓。肇事的美國航空波音七五七客機有十三點六公尺高,不可能只有一樓遭殃。建築物外飛機滑過的痕跡,當天就被覆蓋上二十公分的沙層。如果草坪上只有少數飛行器的遺留物,建築物勢必被穿透,大部份人與物的殘骸應塞滯在室內。然而,身長五十公尺的機身,對五角樓隔鄰與對面的建築並無絲毫減損,失事現場也看不到旅客的屍體與行李。此外,四公尺高的引擎不可能像官方的描述,只撞出個車庫大的洞。更令人不解的是,五角大廈的形狀結構,從高空極易辨認,劫機者為何捨棄最容易命中目標,殺傷力最強,從空中直接撞下五角中心不做,而費心地繞轉一大圈,接近地面幾公分(機鼻一定被拉高,否則會鑽入地下)撞入該棟擁有厚牆,又因整修,人員進駐最少的西南樓?離譜的是,距出事現場不遠處,必定拍攝到真正實況的加油站監視攝影機被沒收。2002年2月法國人Meyssan出書提出質疑時,三月份美國軍方才釋出該攝影機所拍到的五張照片,然而照片上標示的時間卻與失事時間明顯不符。

在Shanksville,Pennsylvania墜毀的是聯合航空的九三班機,原來的目的地是舊金山。這飛機被認為在空中已先行爆炸解體,或被他機的火箭擊中而墜落,因距現場三公里外仍找得到發動機,十三公里外還有殘骸。一公噸重引擎的一部份及約餐桌大的機身,散落在一千八百公尺之外,除了這些大塊,整架飛機斷裂成直徑不到五公分的無數碎片。目擊者稱,他們曾在該機旁看到兩架F16噴射戰鬥機,空軍海防部隊承認有此事,但否認開火射擊。被找到的飛行記錄器,FBI以「為了不讓家屬太難過為由」,拒絕公佈內容,後經各方催促,雖公佈卻「沒有任何記錄」。
令人不解的是,四架飛機全都大距離偏離航道,航管人員一發現雷達上飛行器偏離便應立即通知空軍。美國空軍每小時2780公里的超音速攔截機有機會執行任務,為何沒做到?
九一一事件最觸目驚心的,首推紐約雙子摩天大樓在世人眼前崩塌的慘況。世貿中心是有著七棟大樓的鋼骨建築群,被客機撞擊的南北雙樓高約四百公尺,外層由236支鋼柱圍成,裡面則有47支鋼柱支撐。這些在摩天樓底部的鋼柱長90公分、寬36公分、厚10公分,向上延伸後,頂端厚度遞減為零點六公分。鋼柱被包以防火材質,防火層外再以鋁層隔絕。這些被層層包裹的236支鋼柱以一公尺的等距離環繞64300平方公尺的摩天樓,每兩支鋼柱間以13公分厚的特殊玻璃銜接。每層樓高三點七公尺,每一樓的地板中層是巨大的鋼板,大樓外的鋼柱每隔三點七公尺與樓層間的鋼板銜接,被劫持的兩架巨無霸客機便是撞入這種結構中。

據估計,先遭擊的北樓,外圍可能被撞斷40支鋼柱,建築物內,大概斷了五至九支。五點四公尺高的民航機在當地時間早上八點四十六分撞進94至98層樓之間,立即發火燃燒,17分鐘後(亦即南樓受擊的時候)只剩兩團小火球及巨大的黑色濃煙,但並沒讓大樓搖晃,約90分鐘後,大樓才在不到三十秒鐘時間內,從中間部份開始崩塌。美國官方以「千層餅理論」對樓塌的方式提出解釋,亦即,飛機機油引起爆炸燃燒,高温影響鋼柱擴散成連鎖反應,使得銜接的螺栓蹦出,樓層漸次往下掉。
九點零三分聯合航空第一七五班機,在一個巨幅左轉修正後,撞入南樓西南邊角,與北樓正面受擊的情形相較,此處可說是在78與84樓之間「擦身而過」。飛機燃料大部份在戶外起火,因氧氣充足,迅速燃成大火球。噴灑在南樓內的燃料油也因此比北樓少得多,温度也不致過高。然而傷得較輕的南樓卻比北樓提早三十分鐘從地平線上消失。

南樓被撞後,頂端的三十層和其他樓層分離,向著受擊的西南角傾斜二十度。原則上,「一整塊」三十樓應該在墜下時,重創旁邊較低的大樓及位於其間的街道,然而此一情形只局部發生,最離奇的是,這一傾斜的巨大「樓塊」也如同千層餅理論,第一層壓第二層,第一、二層共同壓第三層,以此類推地從中間崩陷,有如某個爆破專家引爆事先安放在樓內的炸藥一般。

這種因機油燃燒使得建築物內溫度增加而導致坍塌的理論,似乎不足以說服所有的人。一座鋼骨建築,正因其導熱作用,會使得局部產生的熱能迅速向四方擴散,而讓火灶很快降溫。燃燒中的噴氣發動機用煤油是攝氏375度,加上其他被引燃的物體,溫度會高些,北樓更是因為少了室外氧氣助燃,火焰明顯變小而轉化成黑色濃煙團,因此樓體本身的溫度也應隨之下降許多。北樓不傾斜不分裂,而是在受擊一個半小時後,由中間下陷崩塌,有如某個爆破專家引爆事先安放在樓內的炸藥一般。\r

鋼約在八百度失去穩定性,在一千三百度熔化,燃燒中的煤油不可能有如此高溫,至今也沒人試過以汽油或煤油將一棟鋼骨建築夷為平地。事件中最接近現場的是救火員,有些消防人員甚至已上至南樓第78層,幾乎接近火灶,他們曾從該處請求支援,可見得大樓內的溫度是在可容忍範圍之內。消防人員之間的聯絡細節是最有價值的線索,然而華盛頓的司法院至今仍拒絕公佈內容。

事發當時及之後的影片中,也有令人起疑的部份:北樓在崩塌前的短時間裡,受擊處之上的樓層,巨大濃煙似乎受到某種超壓推擠,從密閉的玻璃厚層團團湧出,此一現象光以失火燃燒不足以解釋。南樓的濃煙不僅從被掀裂的建築外層或破損的玻璃窗冒出,大部份上端樓層的四面八方也源源不絕地翻滾出黑煙。

世貿雙子大樓的塌陷伴隨著巨大雲狀濃煙,是種火山爆發的現象!

據當時在場的人所稱,建築物內曾發出幾次爆炸聲響,三十四公里外的哥倫比亞大學地震觀察站及其他美國各州的地震中心,均曾測出雙樓倒塌時所引發二點二強度的地震現象。純粹因大樓坍塌撞擊地面的強度並不足以形成地震,唯一可能的解釋是,建築物底下深層發生爆炸使然!倘若此假設成立,整個爆破過程勢必是一套極為機密精準的算計,爆炸的威力必定已事先估量,以電腦設定,並以秒計的準確度交付執行。

慘劇發生後,在訪談中指出,世貿大樓倒塌乃由爆炸引起的Romero教授是新墨西哥能量材質研究及測試中心的主管,在他發表意見十天後,卻不明原因地突然將先前的說法推翻。半年後的調查公聽會上,專家們抱怨,可提供寶貴訊息的斷裂鋼柱,過早被清除至工廠熔化做其他用途,以致搜證工作難以進行,而大樓的建築結構藍圖也數月無法取得。

世貿建築群一共有七棟,全是鋼骨結構,除了最高的雙子大廈之外,旁邊的樓座因被波及而起火燃燒;遭塌樓重擊的,當然歪斜傾倒,其他只燒不爆的高樓則仍然挺直站立,然而神秘的第七樓卻是例外。
距雙子樓最遠的第七棟建築並不像一般人所認為,是座47層高的純辦公大樓。這樓中進駐著十座巨大變電機、至少十五座發電機以及將近十六萬公升柴油的貯藏庫,有些屬American Express或其他公司私有,有些則直屬紐約市。這座不單純的大樓,必要時可供應二十兆瓦的電力,此外,中情局、國防部及紐約證券安管會都有辦公室在此,存放數百萬筆有關銀行、黑道、國際販毒、洗錢及恐怖份子的資料。事件中,這樓在燃燒七小時後,在其他大樓雖燃燒卻依然站立的情況下,也從樓體中間墜落坍塌。

第七棟樓的其中23至25層,曾改裝為紐約一旦遭到攻擊時的應變指揮中心,4640平方公尺大的「防空壕」裡有專屬的一套空調系統,四萬公升的存水及二萬二千公升的油。

根據分析,這樓的第23層是遙控飛機的最佳場所,不但能清楚看到世貿南北雙廈,即使引燃雙樓內部炸藥而導致崩塌也不會影響身處七號樓第23層的操作人員。當天下午,直到遙控及爆破團隊安全離開後,才引爆藏身樓,使其坍塌以湮滅證據。此一假設雖可怖驚人幾近荒謬,卻可說明,世貿樓群中,南北及七號大樓塌陷方式,以及其他樓座仍舊站立的原因。事實上,五天後,七號樓某些部份的溫度仍高居攝氏557至727度之間,此外,熔化了的鋼也被發現,光是火,引不起鋼的熔化!

九一一事發不久後有一匿名的英國飛行工程師指出,五十年代,英國便已發展出無人駕駛的戰鬥機。出事的四架飛機能在空中交通密集的美國東岸以至少時速八百公里的速度精準地命中目標,以那些阿拉伯年輕嗜好飛行員的能力,絕不可能做到,這四架飛機有可能受到遙控操作!

七十年代,美國的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rch Projects Agency) 曾在軍中發展從起飛到降落一系列的遙控過程,轉移民間,以對付被劫持的民航客機。若飛機真受到遙控,機上與地面聯繫的一組號碼裝置及飛行記錄器的作用將立即失靈,這是對先前疑問一個有力的解釋。此種為安全起見在飛機後門增加的裝置,全世界大約有六百架飛機。

這一震驚世人行動的設計者選擇早上發動攻擊,或許有意讓無辜的犧牲者減至最低程度。八到九點之間,大樓中可能只有秘書、清潔人員、警衛等等的,主管級或財經領域的重要人物大都尚未進辦公室。若是在下午發生,死亡者便不只三千左右,雙子樓可容納四萬五千人同時活動。國防部的情形亦同,受擊的西南翼建築因整修內部,原先人員尚未全數到齊。這和伊斯蘭激進派自殺攻擊者「一次死愈多愈好」的作風,大相逕庭。目標可決定手段,手段可窺見目標。\r

筆者所參與,為期兩天會議的目的不在找出九一一事件的主謀原兇,而是提醒人,這一世紀初的最大犯罪行為仍有無數等待澄清的疑點,這些疑慮在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反恐行動中,卻收受不到直接有效的揭示真相作用。

九一一的謎團在於,一個如此精密週詳又高度複雜的計劃,如何逃得過遍佈地球外圍人造衛星高科技的監督,而使得中情局、聯調局及有關的行政主管發下重誓,他們對此毀滅性的偷襲,事先完全不知情?von Buelow的書上提到,其實在美國各地,情報局的工作人員曾直接間接獲得可疑的線索,雖數次通報,卻都因為官員怕事,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對待消息來源而錯失研判的時機。

有能力籌設如此完美計劃的人,必定對美國情報機制及空中交通的內部操作非常熟悉,往美國人自己或曾與美國合作夥伴方向偵查,應當不致離題太遠。然而美國在受擊後的反應令人費解,不但撥出調查的經費少於窮究柯林頓花邊新聞的款數,也不在找出事發原因上做投資,廻避自己人所提出「為什麼是我們?」的大哉問,而是集中人力物力,打擊事實上曾受美國技術武器支援的恐怖組織,更深陷愛國主義的狂潮中,嚴重斲傷民主、人權及新聞言論自由,最糟的是,有些美國人民接受並默許了這些傷害。\r
蘇聯垮台後,美國政壇便朝著「美國新世紀」的方向前進。新保守主義一派自認美國阻止共黨擴張有功,便毫無遮攔地覬覦世界資源以做為對自己的獎賞,在目標使手段神聖化的盲點上,以反恐為藉口,構築世紀性政、經、軍事擴張的起點。\r

「大災難的潤滑作用」理論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上,被認為是明顯的一例。據說,當時美國其實早已破解出日本有意侵犯的內部往來秘碼,災難應可避免,然而為了師出有名,不惜犧牲戰艦官兵兩千人的性命,而在輿論支持,如果錯也是全民一起錯,所以沒人需要負責的情況下,美國大方地參與二次大戰。
如果珍珠港模式是美國極力主攻阿富汗與伊拉克的範例,九一一慘劇便更加令人心寒不已。歷史上有多少戰役不是國家透過謊言與作假,煽動其子民,而完成為發動戰爭正名的第一道手續?如果真相可以發明,還有什麼謊言不能說?沒有任何平庸過活的小老百姓喜歡戰爭,從不懂、不願到熱情支持,正是政治菁英的活躍期。

表面上,美國現今的敵人似乎比冷戰時期的還可怕,因為他們完成了「侵略美國本土」這一蘇聯做不到的偉大事業。他們藏身窮鄉僻壤、落後不便的國家,以手機、網路,用計、用策攻擊固若金湯的工業大國世界強權,操駕巨無霸客機,衝撞西方文明的中心。這個地上天國的子民驚慌失措,他們搶購防毒面具,以為一旦遭到毒氣攻擊,可以躲在以黏膠布貼緊門窗的房子裡多喘息幾天。

這種驚恐,這種美國自覺被外界強加的巨大羞辱,究竟來自美國本身為主導油源、鞏固霸主地位所施用的苦肉計,來自自覺被矮化、被不義對待,非置美國於死地而後快的恐怖份子,還是為了服侍另一尚不為人知的超級目標而兩者裡應外合?答案恐怕得交給歷史去尋找去處理。

九一一事件是個新的起點,彈撥的卻是與人類同樣老齡的淒涼舊調:在權力問題上才能看出誰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後記
Andreas von Buelow所著 “Die CIA und der 11. September --- internationaler Terror und die Rolle der Geheimdienste“,大量取材美國人自己對九一一事件矛盾疑點的提問。全書245條註解,充塞著如下的資料來源:
Coleen Rowley, “FBI’s response to evidence of terrorist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prior to Sep. 11th”, Memoto FBI Director Robert Mueller, Time.com, 21.5.2002
“Unanswered questions: The mystery of Flight 93”, London Independent, 13 Aug. 2002
“In Curious Battle: An Expert Recants on Why WTC Collapsed”. http:/emperors-clothes.com/news/albu.htm.
„World Trade Center Attacks compared to a Volcano“,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Report, 16.11.2001; Christopher Bollyn, „Seismic Evidence Points to Underground Explosions Causing WTC Collps“,
American Free Press, 28.8.2002
其中Eric Hufschmid 的書Painful Questions,對九一一技術上的疑點有極為詳盡的探討,筆者所參與的會議中曾放映過與書相同的片子,令人嘆為觀止。讀者若有興趣,可查看www.erichufschmid.net。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nminju&aid=6929155

 回應文章

mate : 國會議員大戰奇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02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