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彈薪方案,是陪公子讀書嗎?
2013/05/17 05:26:27瀏覽2363|回應0|推薦13

大概是從五年五百億那個時候開始,出現了「彈薪方案」這個名詞,就是替「好」教授加薪!鄉下老師當然知道,以台灣學界的觀點,拿不到五年五百億的鄉下私立學校裡面是鐵定沒有「好老師」的!因為我們教學太忙又沒研究資源,沒辦法量產SCI嘛! 接著又有個「教學」卓越計畫,讓五百億之外的學校也有餅可吃,大致上是被一些較有傳統的大型私立學校,譬如黃榮村先生執掌的中國醫藥學院拿去了。裡面據說也有給教授「彈薪」的經費,但是一定又被拿去獎勵一些SCI大戶。

當然,大部分的學校依然在這些補助之外,沒薪可彈的!大概是兩三年前開始吧?教育部又擠出約一億元,要讓這些「其他」學校的「好」老師加薪,那就是我們也有「機會」取得的彈薪方案了!當時我和學校十幾位老師興沖沖的都填表申請了,資料上看起來教學與研究績效都還蠻不錯的。

雖知好老師到處都有,自己落榜也不意外,但是看到獲獎名單之後還真是吐血!依舊絕大部分是國立大學教授,也完全是研究導向,其中很多人還是學校的高階長官,基本上是根本不用上課的!相信他們的研究論文也多半是仰賴研究生幫忙做的!當校長副校長的大牌教授哪有時間整天泡在實驗室啊?這種獎勵「研究」卓越教師的方式在五年五百億做一次不夠,教學卓越計畫再來一次,理應鼓勵教學績效的「教育部」(不是國科會哦)還要再來一次,真的蠻變態的。到底甚麼時候才會輪到真正在認真教學的教授得到一點點重視呢?

所以啦!本校和大多數生物鏈底層的學校全數落榜,也意識到這根本不是我們玩的遊戲。有些不識相的學校屢屢要求教育部公開評審意見,就是得獎與落選的原因是甚麼?至今教育部卻始終裝傻不公布!評審都不透明了,我們還得去陪榜,難道是掩護教育部,讓他們可以「帳面合理」的將私相授受好康給內定人選的業務,變得看起來像是在「評選」嗎?(像不像是被迫參與圍標的廠商,事後還分不到錢?)所以我們這些鄉下老師們即使想「見賢思齊」也真的沒法度了!於是申請人數年年減少,我也只玩過那麼一次。

但是開始當行政主管之後,今年我又申請了!原因不是我認為當院長比較容易中籤,而是必須替同事解套!單純當老師時很難理解,既然這種案子本校從來就申請不到,也不知道如何努力求進步(評審意見看不到),為何學校還年年都費力辦全校說明會,要大家踴躍申請?配合「大」大學們一起耍猴戲啊?原來在這個體制運作的邏輯下,當上面有經費提出時,「不積極申請」的學校也是評鑑時的大缺點,會被教育部打屁股的!主辦這個業務的中心主任是我非常欣賞的台大學弟,身為行政同仁與好朋友,當然就犧牲一下配合辦理了!

即使知道希望渺茫,我仍然很認真的寫了兩天的作文,如果亂寫還是會被教育部說「內控不嚴,申請浮濫」的!真是悲哀,連打狗用的肉包子都必須做得美味可口咧!很努力的找出自己符合教育部表格提到的教學研究績效,他們強調被獎勵者必須教學卓越、有創新獨特性,還必須有「國際級」的水準表現云云。我是極少數有出版教學用電腦書籍的老師,夠獨特了吧?這不是我愛賺外快而已,我真的是有創新的教材教法,在校內有效教學後才推廣出去的!而且書很暢銷表示我的教學績效已經跨越校園了!這種教授在台灣資訊領域真的是鳳毛麟角!

其次說到研究與產學合作,我隨便列舉一下就有15種軟體或資訊系統目前在學界(中央、清大、海大…)、業界、海軍或公開網站讓很多人使用之中。甚至還有一個地形辨識模組在義大利國土測量局的GIS系統裡面運作咧!那個Case我還真的拿到好多歐元,和一張該國政府的感謝狀!這樣有夠國際化了吧?其中替中央大學研究開發的多數軟體,都是在他們經費充裕之下,用錢到世界各國都買不到的功能才會要我開發的,這些研究(包括論文與軟體)應該算是達到國際水準了吧?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寫本好書給很多人參考使用,或開發一個有助於學術研究或產業活動的軟體,實質的貢獻一定不會比寫一篇SCI論文差!頂尖大學裡面能力比我好,可以寫電腦書問世,或製作出實用軟體的老師一定也很多。但是誰會笨到做這些對自己的切身名利完全沒用的事情呢?寫一本書至少要花一年,版稅回饋平均一個月不過幾千元,賣一兩年就結案了!寫個軟體也要耗盡心力,如果是替廠商寫還可以拿回幾萬元,替學術界寫則很可能啥都沒有!不能對應到SCI的所有努力,在台灣學界就是零分!所以當然誰都寧願玩玩公式,做些可有可無,但是一定會有數據結果的實驗來量產論文了。可嘆台灣學術界的能量就這樣為了生產「已經太多」的SCI浪費殆盡了!

或許是自吹自擂的寫報告心態有點自我催眠的作用,寫完都覺得自己好偉大了!即使如此,還是不敢期待結果會有任何改變。盡管表格上提示得很漂亮,絕對不會說是在比SCI,預期最終還是比SCI,一向都是如此的!我是有幾篇SCI(列出四篇)但是「量」永遠是不夠的,也絕對沒評審會去看「質」好不好!但是這次有了比較合乎教育部「賬面要求」的報告之後,我會更加嚴謹的看看今年的得獎者是不是真的都比我棒!必要時還可以試著請教育部長官解釋一下,就是再度要求教育部公布評審意見囉!希望媒體也注意到這件黑箱作業幫忙盯一下,那我的機會就大一點了。看看我的報告,我的特色可是不太容易超越的哦!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763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