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也要反核了!
2013/03/02 08:03:52瀏覽772|回應1|推薦7

我之前一直是擁核派的!原因不是我和財團掛勾,而是依我的認知:人類使用能源過量也無法快速降低用量,目前是以消耗石化燃料為主,但是地球「生產」石化燃料的速率遠遠趕不上用度!而且石化燃料是太陽能千萬年的累積,要以現生的太陽能風能等取代石油,「量」方面應該不夠。因此少少礦的物()就可以撐上百年的核能其實是非用不可的!事實上還比較環保,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加速地球暖化。

老實說,核能安全始終不是我焦慮的因素。以我對物理學的認知,理論上來說是一定可以讓核能很安全的!只要管理者不要貪污偷懶,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即使是核廢料也一定可以找到人煙罕至的地方存放,甚至加強提煉技術將廢料再提煉使用,還可以更降低輻射,因為核能輻射其實也就是我們使用的能量。就是輻射榨得越乾,越有賺頭還越安全啦!

但是我現在開始反對核能了!在學理上我發現了自己以前認知上的一個大錯誤!我以為石油是千百年太陽能的累積,如果都還不夠人類使用,那麼「現生」的太陽能當然更不夠用了!這一點我之前想法錯得離譜,其實例行照射到地表的太陽能,加上間接產生的風力、水力、波浪、潮汐等自然能量一定夠我們使用,正常的地質過程中其實只會有千百萬分之一的這些來自太陽的例行能量最終會變成石油!

這些年主要是台南的豔陽天一再地敲醒我的腦袋思考這個問題,自我們開始用太陽能熱水器之後,即使是低溫的冬天,只要有幾個小時看得到太陽,當天就有足夠的熱水讓全家洗澡。想一想夏天我們樓頂的太陽能板可以吸收的能量是不是大半都浪費了?如果可以儲存起來不是家裡用電都差不多夠了?如果家家戶戶的屋頂都鋪上太陽能板,反正無礙景觀,變成社區發電廠呢?這不是新發明,就是所謂智慧電網的概念。我們是用戶也是發電者,有時買電來用有時也可以賣電!

其實這些都是一定可以做到的事情!理論上可行,實務上也不難做到。只是我們卻看到政府或財團都不想讓事情這麼發展!原因我想還是利益的問題,使用太陽能等等再生能源就沒有例行的燃料買賣交易,沒有這些金流要如何炒作賺錢呢?最近更進一步陸續看到核電的開發成本與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比率數據,不僅成本預算高得嚇人!核能發電比率也不是難以取代的百分之五六十,而是十幾趴而已!真的完全廢核會動搖國本誰會相信?頂多電價漲個十幾趴吧?真正會動搖的恐怕是建置與運轉核電廠背後的龐大商業利益吧?

前些時看到某節目主持人說:台電一直提如果停建核四台電會破產,這是最不值得擔心的事情!我也相當同意,台電是國營事業,破產了不過就是國家接收管理嘛!台電本來不就是國家的嗎?屆時台電的基層員工必然還是天天上班做一樣的事情,讓台灣繼續有電可用。真正會糟糕的只是台電管理階層一定會大半被撤換而已。

所以喊台電會破產只是台電管理階層可能失業的哀號罷了!,哪能用來恐嚇民眾呢?現在台電營運的錢是民眾出的,破產之後也當然是一樣的!如果蓋核電廠要花的錢多到會讓台電破產,結果卻只提升發電量一點點(好像是6%),那更應該壯士斷腕趕快停建核四了!不符合成本效益嘛?這樣做生意當然趕快讓台電破產換人做比較好!

真的!台灣這麼炎熱,南臺灣的陽光(終年都有)如果可以分擔只要5%的發電量,核四就不必蓋了!我家頂樓的太陽能熱水器約十萬元,那些核電預算動輒百億!只要一百億就可以替10 萬戶裝太陽能板,算一算發電量吧?我認為只是做與不做的心態而已,若是全民堅持廢核的時候,這些事情就會真的出現了!

簡單說,既然有確實可以使用的乾淨環保能源,實在不必冒險使用維安超麻煩的核能,尤其是連發電的成本考量也未必有利的時候!我不喜歡有人將反核當作政黨神主牌,當然也不喜歡為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或政治人物的顏面而堅持繼續使用核能。希望大家都理智地看待這個客觀的技術問題,我們真正的的敵人只是民眾的無知與不當的政商利益。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7349299

 回應文章

方正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座核四廠的發電量需要2826公傾的太陽能電池
2013/03/03 14:21

先聲明,個人並不反對家戶裝設太陽能電池,甚至還希望大家都這麼做。當然,並不是每家戶都有這種財力,若政府願意仿傚德國的補貼政策,在能源稅上,我是願意多負擔一些的。

但用太陽能取代核電,早前我已經有做過一點功課,研究用太陽能電池取代核4廠的可行性。計算結果,共需2826公傾的太陽能板。

這個面積,大概是直徑6公里的圓,大概是從台北車站到松山站的距離。

詳情請參閱以下連結:

https://city.udn.com/53236/4618082?raid=4618082#rep4618082

並不是再生能源不好,而是要用再生能源取代煤電或核電,以目前科技來說是力有未逮。

另外,今日聯合報讀者投書介紹德國電價,正好可以補充一些反核的盲點:核電並不便宜,也不該便宜;同樣地,火力電廠也不該便宜。現階段一些環保團體在爭論核電是否便宜,豈不可笑?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732439.shtml


鄉下老師(yccsonar) 於 2013-03-03 21:05 回覆:
六公里的圓對整個台灣來說其實不算很大,多數建築的屋頂外牆,車棚遮雨棚,甚至道路等公共設施。隨便加一加都可以達到這樣的面積。而且太陽能發電板的效率一直在研發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如LED燈等)也在提高(較省電)。如同金價提高時很多廢礦坑又會恢復開採,等油價夠高時這些替代能源的努力遲早必須開始,越早開始建設未來的衝擊會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