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5 05:37:39瀏覽902|回應0|推薦11 | |
台大校長一句『不漲學費不公義』的驚人之語引起很多撻伐之聲,以個人觀點這些迴響多半是切身之痛或既得利益難以割捨的本位思考,很難獲得全面的支持。事實上我也不看好以是否『公義』的觀點來看待大學學費的政策,因為這只會流於抽象的論述,最後人人都有其『公義』的觀點,民眾利益開始衝突,學者各自表述,政治力介入操作,最後通常就是『爭議太大,保持現狀』! 我想政府合理的思維方向應該是根據國家『現實』的需求,在大方向上逐步的合理化教育資源的分配運用。甚麼是『現實的大方向』呢?我可以舉一個國內已經完成的學費大變革為例。我個人讀大學時師範院校是與軍校一樣,不用繳學費還領零用錢的,甚至畢業後落跑出國念書,自此定居國外也不必賠錢的!當時也是以『公義』的觀點被罵到臭頭,政府被動的逐步改變策略直到目前與一般大學一樣。 但公費制度不是一開始就是『不公義』的,而是早先國家的大學生稀少,急需高品質師資以提升教育國力,所以教育資源介入,讓更多人用國家的錢讀大學當老師,九年國教可以成功,台灣經濟能夠起飛,這是很重要的一劑強心針。所以師範公費確實是『合乎現實需求』的好政策!但是到了大學生已經夠多,大家開始搶當中小學教師,出現『師資班』這種東西時,公費已經是毫無存在的必要了。不必考慮公義與否,現實上繼續公費就是教育資源的極端浪費! 那麼公私立大學經費的差距又是怎麼回事?我認為與師範公費類似,也是有某一階段的『現實需求』,使國家將教育經費大幅挹注於公立大學,五年五百億的補助思維應該就是認定錢花在這些學校對國家整體國力有幫助。如果現在發現我們教育經費拮据了,一如家庭經濟控制,錢就必須調整花在更有效益的地方。身為私立學校的老師,我看到的是提升『多數』中低學業成就的學生可以展現的大幅社會效益;或許以政府的高度也會看到提升『少數』菁英頂尖學生學力的效益。奉勸政府不須陷入『公義』的攻防戰,我認為『現實』最後會獲得勝利。不需要花的公費最後一定會穩當的被取消,不會有人敢再提,但是在切割的當時一定有人會叫痛,而且必定是以『公義』為名! 我們可以看到如大陸這樣起飛中的國家會積極集中教育資源到頂尖的高校;相對的,已經先進開發的國家會將資源投入於更普及的教育作為,協助更弱勢的底層民眾,他們都算成功了!我認為我們的政府只須多思考或仿效適當且已經成功的模式就不會太離譜了!要學大陸或學芬蘭,我個人沒有定見,這需要比我有更寬廣視野的政府依據『現實』去慎重抉擇。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