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比被盜版更可怕的事
2014/10/09 03:05:28瀏覽923|回應0|推薦13

前兩篇文章談到我害怕自己的心血結晶被盜版,正在努力防盜拷的事情。但是昨天與一位來訪的電腦書讀者交談中,意外想到更讓我害怕的一種情境!而且剛好與怕被盜版相反,就是如果沒有人把我有關聲納資料處理,與影像辨識的這「兩把刷子」好好的學過去,這些知識技術會就此失傳,隨著我的老去退休,消失在歷史之中!對於周遭都是學生,教了很多年書的一個老師而言,這還真的好遺憾,但我覺得似乎難以避免,此事終究會發生的!

我的研究成果不算甚麼稀世珍寶,不是相對論等偉大的東西,甚至可能國外也有類似技術了,只是在台灣還很稀有而已。而且與資訊相關的技術,即使「失傳」了!晚個十年八年,如有需要,還是會被某人「再度」研究出來的,只是到時不會有人知道,這些好東西曾經存在過,或者與我有何關係,不過那都是身後名,我不介意的。我難過的是其實只要客觀環境稍稍不同,我的聲納資料處理技術與影像辨識的獨家技巧,是可以幫助到一些後進減少十年的努力,甚至對台灣的學術領域或產業界有蠻大幫助的!

目前我是台灣唯一可以隨時開工寫各種聲納資料處理軟體的人,一開始只是在研究生時學會用程式「修理」聲納資料檔案,就是程式設計領域的二進位檔案讀寫而已。但是自此開始,我可以自由自在的悠遊於各種專業聲納最底層的資料。加上本身海洋與測量方面的專業,還有程式技術的進化,我就變得不僅可以「醫好」各種聲納資料的「病」,也能夠寫出各種聲納軟體了!

也因此,即使我的正職早已遠離海洋界,但是那個圈子裡還是很多人把我當作傳奇人物!一個很會寫程式的海洋專家,每家公司都想請我當顧問。這種感覺還不錯,但是「傳奇」了十幾年之後,我都老到快退休了,下一個和我有相似武功的,台灣本土聲納資料「水電工」還是無影無蹤,反而是我開始急了!

我非常想傳授這些經驗,但我不是海洋教授,沒有研究生可以教,也不在海洋業界上班,可以抓個工程師或助理來學。有不少海洋領域的年輕人說過想跟我學,但環境不洽當,程式能力又不好,最終都只是說說而已,不了了之。在我的資訊領域學系,或者現在公司裡的年輕人,又完全不懂海洋,他們當然也沒有動機去學。所以我的傳奇終究只能以傳奇作結束,想到台灣是個海洋國家,我的技術其實可以幫到很多學術研究與業界單位,把我拿掉,這些事情都只能請國外技師,要花很多冤枉錢,又失去學術研發的自主性,好可惜!

至於影像辨識的部分,我其實從博士論文研究開始就有些創新方法,加上日後學習整合了一些別人的知識技術,所以才能在一兩年內將車牌辨識做到可以上市銷售的地步。我不會覺得自己的東西一定比別人的好,但是很顯然的,國內可以達到全面商業化程度的影像辨識技術團隊仍然稀有!我也說過,下一波軟體技術的大需求就是影像辨識,那麼多大學都在教,或「指導研究」影像辨識,但市面上的商品還是看不到國內自行研發的跡象,都是外國貨或工研院版本,以大學或公司研究團隊為後盾的影像辨識產品非常罕見!

我目前已經開始用這些技術替公司賺錢,我的房貸與退休金可能大半要靠這些技術賺回來。但是讓我很揪心的是,我耗費多年訓練出來的程式高手學生們,因為高中數學基礎就不算好(否則就會考到台清交成去了),大學課程中又連微積分都沒上過,要讓他們學會需要深奧演算法的影像辨識,還要優游其中進行客製化研發,路途真的很遙遠!

即使他們都有意願學習,但是我都不知道該從何教起?我也不能像頂尖大學的教授一樣,排個三五年的研究生課程給他們慢慢地學。至於已經學過影像辨識技術的年輕人,多半是頂尖大學畢業或擁有碩博士學歷,要請他們下鄉屈就與我一起上班,也是很難的。如果可以有十個八個有演算法基礎的學生讓我傳授這套功夫,大約一年之後就可以開始用這套技法,像我一樣研發各式各樣的軟體,那台灣的影像辨識軟體市場會有多熱鬧啊?

總之,我一想到自己耗費多年摸索研究出來的好東西,原本可以幫到自己的學生,甚至大環境。但是因為這些非戰之罪的時地不宜,很可能終究只能敝帚自珍,變成七老八十的時候,一個糟老頭子「想當年」的無聊話題之一。比較起來我真的比較怕這個結局,寧可很多人把我的技術盜版過去,真的學會用來替他們自己賺錢,即使我分不到錢都比較能夠釋懷,十年之後我可以更滿足放心的去養老,然後得意的罵說:「那個那個東西當初他們是偷學我的!」

事實上,此生我還做過一件堪稱偉大的事情,就是博士班研究期間發現台灣北部屬於沖繩海槽張裂活動的一部份,臺北盆地包含大屯火山都是地殼張裂沉陷的區域,遲早會變成深陷海底的溝槽。這在1995年之前是離經叛道的言論,我當時審慎研究,謹慎寫論文試圖發表,卻接連無法獲得兩個學術期刊的接受。稍後被某台大地質系教授「搶先」發表了一樣的結論,現在這個說法已經被大多數學者接受了。雖然我認為是明顯的抄襲剽竊,當時氣到差點放棄繼續讀博士,但是二十年後的今天回頭看此事,其實還好!我的研究成果還是變成科學知識的一部份了,多數學者的終身成就也不過如此而已,只差這個成果的紅利我沒拿到而已。我的聲納與影像辨識技術,如果能這樣被抄襲,都比隨著我年老退休後直接餿掉的好。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80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