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3 08:32:42瀏覽1398|回應1|推薦25 | |
最近常常用一個比喻說明電腦軟體與一般商品之間的差異,在此與讀者分享一下! 一個大同電鍋可以用三十年,一間小飯館可用它煮飯賺錢幾十年。但是當你聽說:學會某個軟體(譬如3D Maya)可以賺錢時,忍痛買一套軟體想用它賺錢,首先要學習個一年半載,終於熟練甚至考上證照,正要準備開始賺的時候,軟體就要升級改版了!不升級的話別人的軟體比你強,就很難賺錢,於是你只能再花很多錢升級,考到手的證照有沒有用?也僅供參考,還沒賺到錢已經投資(浪費?)了很多的錢與時間。 這就是軟體世界的現實:想靠使用軟體來賺錢的人,最終都會被軟體開發商剝削得氣急敗壞,而且軟體是可以大量複製販賣的。真的能賺錢的軟體一上市,一窩蜂搶購之下,也代表可以用此軟體賺錢的競爭者滿街都是!最終就是購買者甚麼錢都賺不到,當然也不會提供年輕人甚麼待遇好的工作。所以很多年輕人拚命借錢或拿積蓄去巨匠學電腦(軟體)真的值得嗎? 反之,如果我們是開發軟體的人或公司,主客易位,就永遠是領先賺錢商機的那個人!即使不是像3D Maya那麼複雜酷炫的軟體,只是某公司的小拍賣網站,只是某種儀器的軟體操作介面,或某間保齡球館的櫃台軟體都好。做出來之後作者就自動升格變成可以持續維護該系統,可以複製販賣類似軟體的軟體商,橫向(推廣)與縱向(升級維護)都持續有賺錢及工作的機會。 現在很多人,包括很多學術界的博士專家們都還是認為:我有錢買到最好的軟體就可以自此天下太平,過好日子了!就像買大同電鍋的心態,買好一點可以保用30年嘛!電腦發達幾十年了,軟硬體的劇烈演變也活生生地在大家眼前上演幾十年了!我真的很希望大家終於看清楚這個關鍵:電腦軟體不是大同電鍋!買軟體比較像請一個可靠的家庭醫師,軟體是永遠都需要持續照顧服務的! 所以其實如國家地震中心的研究員就已經學到這個教訓,他們寧可優先找國內可靠的軟體商(像我們公司)開發新的儀器軟體,也不願意輕率地花錢買國外的軟體。即使明明知道那個軟體我們現階段做得不比國外好,但是接下來他們要甚麼功能就會有甚麼功能!我們隨叫隨到,外國人(即使只是對岸的大陸人)就很難!要充分掌握需求,他們可以將初始售價比較便宜的差價變成維護費,讓我們心甘情願(也必須)變成隨叫隨到的家庭專屬醫生,皆大歡喜! 在我的著眼點,最重要的是我和我的年輕員工們都有好工作了!而且不是讀讀高職就可以做的那些低薪與技術低階工作,所以讀大學,讀研究所當然也就變得有意義了!如果沒有這些好工作可以做,真的大學就給他關掉一半吧?免得欺負窮家長們浪費錢供孩子讀大學,畢業後還是只有22K的工作。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