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何不將事情做到有結果?
2017/09/15 04:39:16瀏覽972|回應0|推薦6

常常看到媒體炒作業界薪資低、政府資源分配等等問題,好像錢是固定那麼多的,誰搶得多誰就贏!但是我認為錢是來自「價值」,就算金額數目一樣,當物價上漲錢就顯得沒用了!或者別的國家都認為你們這個國家沒生產力沒價值,國家的貨幣貶值,錢也就不是錢了!想搶美金嗎?那也必須你能拿出有價值的東西去換啊?

價值怎麼來?我認為也沒太大的學問,就是將日常工作做好一點,讓你做的事情或產品品質好一點,將你想實現的點子或經營模式真的做出來!「完成」的事情多了,社會有價值的事物多了,錢自然就會多起來,甚至會從國外湧進來!不必大家猛掏口袋給國家繳稅,好讓大家有飯吃、有社會福利、也有退休金等等。但是現在多數人都低薪過勞,我們還不夠努力嗎?再加一些工時就會有產值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認為不是要做更多事,而是要將已開始的事情盡量做完,千萬不要只做一半

我在學界待了幾十年,覺得那裏做形式的人比較多,在那裏所謂的「目標」或「里程碑」是寫出論文、是拿到計畫、是教授升等、是當上系主任或是甚麼「XX長」?但這些都不是真正對社會國家有用的「價值」!教授們會得意洋洋的說我有「計畫」,表示自己很行,贏過其他教授才能爭取到經費,但是這並無功德!計畫成果必須變成有用的東西,那才是功德!台灣很多大學都做過車牌辨識研究,沒做到能賣錢(商業化技轉),所有的計畫經費、教授薪資與研究生的津貼都是失敗的投資,由全民買單!教授們應該為此驕傲欣喜嗎

整個學界大家努力的目標其實都是「做一半」!這當然會讓學界變成整個國家資源浪費的沉重包袱。其實這麼多研究人員與研究計畫,只要認真的多走一兩步就可以讓學界自己賺到價值,也就是賺到錢!國家經費應該是研發的助燃劑而非燃料,就像用報紙生火,讓木炭(或木材)燒著才是目的,炭火才是真正提供能量的合理來源,一直燒報紙來烤肉有道理嗎?五年五百億給頂尖大學就是燒報紙,燒完之後木炭點著了嗎?如果點著了,就不必加碼,再來五百億供養玉山學者了!真正有能力的學者不需要,也通常不屑被這樣供養的!

我到業界也好幾年了,相對來說業界比學界務實多了!但「做一半」的狀況依舊是多不勝數!大家或許都願意爭取「績效」,但是爭取「成就」的動機低了一點!做到下班、做到老闆看得過去、做到能領薪水就好了!往往也是差那麼臨門一腳,很多事情可能因為事不關己,做是做了,但沒做到真的完成,沒做到讓成果真的賺到或省到企業的錢!那就不如根本不做!

我發現「成就動機」,就是直指目標到真的賺到錢為止的念頭,通常只會存在老闆們的心中,也難怪台灣會以中小企業為主,不然經濟情況可能會更糟,中小企業多的意思就是老闆多嘛!員工習慣看老闆臉色,成敗責任也都歸咎於老闆,反正我是聽他的指示做事的嘛!真正做那些事情的終極目標,即使我知道也不在意!

會有此感想是因為我幾乎每周都會接到各式影像辨識的需求,我也會積極回應,拿對方提供的影像或影片,做初步評估,就是寫一些小程式證明這件事可以做,我也做得到,有時他們還會親自到台南來找我討論「可行性」,評估可行之後我也會報價給他們。須知一位台北某公司的經理來找我一趟的成本,交通費加上一天的薪資就是四五千元,再帶一兩位工程師來就是一萬多了哦!評估是要花錢的!還不便宜!

但是很詭異的!有一大半的案子就此沒了下文!甚至我都不知道理由?如果是嫌我開價太高至少應該會來討價還價,但是從來沒有!我的報價應該合乎(或低於)行情吧?總之,就是雙方耗費不少時間資源「評估」之後其實沒有任何價值產出!如果是評估不可行就算了,但會作到報價的階段,表示一定是可行的!那為何不做呢?做的話不只是我有產值,他們拿了新軟體也能增加他們的產值啊?資訊技術應該是能幫大家賺錢的,如果只是跟著時尚,聽說影像辨識很夯來隨興看看,那就是浪費資源了!

即使是業界,我覺得喜歡談點子,但不能堅持到底的人還是比較多!或許又要怪到我們的升學主義訓練出來的觀念了!我們下意識認為:作業有交,考試有過,就算有成效了!資訊部門有積極找影像辨識解決方案(找我),有做評估(報價)提交公司就算完工了!要不要用力推動到公司真的採用新方式或新軟體工作增加產值,似乎就不太重要了?

所以我認為其實只要大家把日常工作中做到一半的工作加把勁做到完,做到真的有點價值產出,台灣就會好得不得了了!我自己研發過很多議題,幾乎從來不會落空!即使看起來很難的事也極少失敗,像是聲納或車牌辨識等等。我自己分析原因,並不是我特別聰明或非常努力,而是我總是希望做到有實際的成果而已,任何事情做到一半還沒結果我總是會坐立不安的!好像已經付了錢卻還沒吃到牛肉麵!你會這樣嗎?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0857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