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目標的學習最快
2017/08/26 03:49:27瀏覽1778|回應0|推薦10

說到自己目前賴以為生的「專業」,我真的「沒讀過多少書」!雖然我有博士學位,但是正經八百上學上課讀書時,學的是物理、地質、古生物、海洋學、地震學與水下聲學,沒上過甚麼電腦課,更不必提影像處理或影像辨識這種更專業的課程。但是我現在應該毫無疑義的是個不錯的軟體設計者,也可以稱得上是影像辨識的專家,甚至我教出來的學生也表現不錯了!

這整個自主學習與教學的過程其實是有道理,有脈絡可循的!我自己自學東西很快,教學生學東西也很快,相對於很多人讀完一整個四年的大學資訊科系卻還是不會寫簡單的程式,讀完一個影像辨識研究所,甚至寫了論文,遇到實際的問題還是束手無策,我認為關鍵就是:「有目標的學習!

我平日主要是用VB寫程式做研究的,開發環境就是微軟的Visual Studio,還在教書時,2010版之前的書我都會很認真地看完,幾年不教書VS版本已經進化到2017,我還在用VS2010開發軟體,就想是時候看看新版的VS環境了,於是買了兩本磚頭書想看看2017進步到甚麼程度?但是只看了兩章就睡著了,決定先放著,真的有需要時再翻閱吧!

感覺這種書與課程並不是要教我做甚麼事情,只是鉅細靡遺的介紹程式開發環境,有點像老師帶著完全不會做菜的學生進入專業的廚房,老師認真地一一介紹所有廚具的功能,甚至也會簡單的示範操作,譬如讓學生知道烤箱如何開關,如何設定溫度與濕度,乃至安全守則等等。

老師如果亂教愛說笑還好,越是認真教,學生越是感覺疲累無聊想蹺課,即使勉強記住所有細節,考試也考了滿分,但不好意思!你還是甚麼菜都不會做!我們的資訊教育現況大致就是這樣!老師應該是有能力的,書本上的知識也是完整的。但是都偏重在教工具,而不是將重點放在「教會學生做到甚麼事?」以廚房的比喻,我認為第一堂課就應該是教學生:煮出一碗能吃的陽春麵!

最簡單可以完成特定工作的流程就是一切學習的主幹,如果三小時上課就能煮麵了,後面三十小時學生就會興致盎然地學習如何煮出好吃的冠軍牛肉麵!過程中用到甚麼工具與廚具時再講解,連笨學生都會記得住。根本還不知道幹嘛用的時候就教工具使用細節,會記得住的只有乖到很病態的死腦筋學生,這種人根本不正常!但是我們稱之為「好學生」。

我的自學與教學一向就是這樣,先設定好具體目標,再去依序完成的!譬如我想做聲納,目標明確了,再一一找工具,這樣學甚麼都很快很有效率。以前學新東西要靠圖書館,甚至要找專家前輩親自示範,現在網路上甚麼都有!只要你知道你要甚麼東西,不只是文件資料,甚至可以找到「活生生」的真人示範視訊!

就像你已經先想好中午要做甚麼菜,上市場買菜當然很簡單,直接找到幾個目標攤位買好就走人,不必半個小時,買的每樣東西都有用。反之,你自己都不知道要做甚麼菜?進市場你就慢慢逛吧!逛他三個鐘頭買一大堆菜回家,下廚時可能還是缺東少西的,沒用到的菜卻多到爆,你的錢與時間都浪費了!

這是不是很像現在一大堆讀大學研究所,卻並不是很清楚自己未來想幹甚麼事的學生?人生就這麼糊裡糊塗地過了!偶爾看到有人很快成功了,就會解讀成「他們好聰明,好努力哦!」其實以我來說,我沒多聰明,也沒努力到懸梁刺骨焚膏繼晷的程度,我的學生更是考不上好大學,大家都不看好的「後段班」大學生,但是只需要跟我學一年的影像辨識,她的表現就不輸給國立大學的碩士甚至博士!

簡單說:想學甚麼就去學甚麼,知道自己要甚麼?加上網路資訊的方便,你連上學都不太需要,就可以像讀過博士一樣厲害,甚至更厲害!如果以影像辨識這個專業來說,我的學歷其實只有大學,就是用到一些微積分的概念而已。換言之,任何理工科系學過微積分幾何學的人,影像辨識的相關學歷都跟我一樣,甚至更高!

但是你的「高度」是看你「實際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學歷的!如果一個高職或五專生,經過自學摸索,真的可以寫出程式做影像辨識的工作,你會因為他學歷低就不錄取他當工程師?堅持要聘台大畢業,但是連程式都寫不好的人嗎?還自我安慰說台大的「潛力」比較好之類的屁話!直接能用的即戰力你都不信,卻要信「未來的發展潛力」?你的腦袋確定有問題!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08436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