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只做演算法」的涵義
2017/08/21 05:30:09瀏覽1179|回應0|推薦7

本公司的業務有一半是車牌辨識以外的各式影像辨識專案,因為手機的性能變好了,可以拍很高解析高品質的照片,加上CPU與記憶體性能都直追一般的筆電與桌機,所以很多客戶希望用手機直接執行拍照到影像辨識的工作。我們其實是可以作出完整解決方案的!我的手機裡面就有能直接辨識車牌的APP,甚至有C++JavaHTML5的三種版本!也賣過能直接辨識倉儲貨物號碼牌的App

但是現在每一個來洽談的專案,我都堅持「只做演算法」!就是我們會製作以Windows作業系統為基礎的影像辨識模組,最多將它們翻譯成較低階的C++版本,理論上可以被手機的Android系統所呼叫使用就結案了!即使是翻譯程式的動作我們也極力避免,建議客戶使用「雲端辨識」的機制,就是讓手機拍照後上傳Windows系統的網站進行辨識,之後再將辨識結果回傳到手機端。拿掉影像辨識的部分,這種App是任何軟體公司都會做的,不必非找我們不可!

從客戶的需求角度來看,因為無線網路的發達,照片上傳根本不是問題!現在大家拍照打卡可曾覺得必須等很久?不都是一眨眼就分享出去了!即使手機的性能已經提升,但它仍然不是為了做高速運算設計的機體,看起來規格差不多的CPU與記憶體,實作影像辨識的速度仍比同級電腦慢好幾倍!

譬如現在的手機拍千萬畫素照片很普通,但是想辨識千萬畫素照片中的車牌,在我的桌機上不用平行運算要兩秒多鐘,搬到手機上辨識就要七八秒甚至更久!誰受得了呢?反之,改用雲端運算的機制一來一回只需要不到兩秒鐘就有結果了!你喜歡哪一種狀況呢?使用者會在意影像辨識是在手機內或雲端做的嗎?應該不會,也根本不想知道,只要結果能快速正確的出現在手機上就好了!但是這兩個辨識機制流程的背後,工程師的工作量卻是大不相同的

影像辨識「工程」的關鍵是演算法,如果不能高準確率的辨識目標,甚麼漂亮的介面與超炫超有用的應用功能都是白搭的!做演算法的研發,最方便的環境當然是功能完整的Windows(桌機用的)作業系統,你能在手機上長時間寫程式嗎?做好適用於Windows的程式如果直接就在同樣環境執行當然OK!但是要遷移到Android或其他行動裝置的作業系統,那就是一項額外的工程了!即使熟練的軟體工程師也要做好久才能使程式在新系統上順暢運作。

基本上,能在Windows作業系統執行的演算法,當然可以遷移到Android系統執行!這是一件多數軟體公司都能做到的事情,我的人力短缺,作演算法研究就忙死了,真的不必搶著做!甚至因為可以用雲端辨識嘛!我覺得這是可以不必做的選項。所以,在很多人找我,希望我開發不同影像辨識核心時,試問我應該投入很多時間人力去做「將程式遷移平台」這種事嗎?

簡單說,我們是「不做影像辨識APP」的!就是專心研發影像辨識核心演算法而已!至於研發出來的辨識核心要在甚麼電腦(或手機)環境使用?要用來幹甚麼?這些是每一家軟體公司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既然每家公司都能做,我們也已經有事可做,還很關鍵!就不要跟人家搶生意了嘛!何必呢?

我所以會想在此寫這種有點專業的問題,原因是真的這件事我一再一再的碰到!也必須一再一再地跟客戶解釋一樣的事情,或許下次我可以將本文寄給他們先看一看?當然,也讓各位有此專業,也很好奇的讀者們,先知道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多的手機辨識App幕後開發的一些技術秘辛。

其實還有一種狀況常常發生,應該是一種討價還價的話術吧?有些客戶會先介紹他們的偉大計劃,要做一個非常偉大的APP或營運計畫之類的,然後說:我們「只差」辨識這種目標的程式!好像演算法是一個他們可以找任何其他小公司製作,或輕易從國外買到的元件?他們可是支持我自行研發的態度才「給我這個機會」的!

既然對他們來說,我的工作「不太重要」,我通常就婉拒了!我的時間有限,當然是優先選擇去做「非我不可」的重要工作啦!您覺得演算法不算甚麼了不起的東西,可以到燦坤或全國電子去買啊?台北的南港軟體園區應該也很多公司可以做吧!不必到麻豆來找我了,真的太辛苦了!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0840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