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間選民只是有點虛,快成長吧!
2010/12/13 17:24:40瀏覽391|回應0|推薦3
      關於「中間選民」,不在於難定義,而在於這是個變動群,甚至從觀察者&被觀察者的角度來分類,也可能產生分歧義,也難怪讓人感到撲朔迷離。

    一開始很多深藍的朋友習慣在call in去2100的時候,加上一句自稱「中間選民」的開場白,很多人以為這是全民開講的通關密語,就把「中間選民」= 深藍的自稱劃上等號。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可是講的人很自然,聽的人沒想法,就可能變成一個印象值,就好像阿美姐的上流社會地位說法一樣,習慣成自然。

    可這下問題來了! 當談到藍綠對決的時候,緊繃的氣氛讓大家以為這個兩極的拉扯到達極致,沒有「中間」地帶的空間? 這說起來也不太對勁,難道把「中間選民」= 深藍套進去能算數嗎?

   

    所以「假圖天國」從根本上來做出一個觀察:

   多數通俗的說法是將中間選民定義為「無特定政治立場,會觀察兩黨政策,作出判斷,以支持表現較好的政黨」。但是事實上,這樣的定義有很嚴重的邏輯問題。因為這是先假設中間選民是會關心政治的,而且許多政治議題本來就是要長期關心,才能明辨兩黨在這個議題上的政策態度分歧,進而才能判斷誰的表現較好。只是邏輯矛盾之處在於,會長期關心各種政治議題的人,本身就一定容易有特定的政治立場,一個沒有特定政治立場的人,會長期關心各種政治議題嗎??   

http://sophist4ever.pixnet.net/blog/post/26582153

    

    原來搞了半天,「中間選民」是政治參與度低的選民! 假圖天國更進一步說因此導致政客注重「表演」的表象文化,也滿貼切現實的。

     有了這層觀察,像「冷面修羅的部落格」就因此用「沒有中間選民,只有印象選民」來說明這種「印象選民」的型態:

由於印象選民或第三勢力,沒有基本信念,對政治不熱情,像水、像空氣、像變形蟲,難以捉摸,難以預測,無時無刻不處於變化之中,因此人數也會產生波動現象。從藍流向綠,或從綠流向藍。

 

http://blog.udn.com/lawrenceoftw/4624387

 

 

印象選民有沒有形成第三勢力的條件,或是被藍綠壓縮,或導致藍綠的務實務虛手法,這麼難以掌握? 或易於愚弄? 由於Heathen大認為「印象選民」可以被操弄程度大,也定義理性選民不用被藍綠耍弄而甚至以不投票等消極反應,這裡我大概也可以有部分程度上的認同。

 

 

 

因為決定誰玩誰的差異,在於理解力的問題。就像電影「駭客任務」裡面的基努李維,在一個上流社會的白領身分背後,原來只是「一顆母體的電池」,甚至像是普特南提出來的「桶中之腦」概念:

 

 

人類以為自己能夠感受一切,卻原來只是大腦中的訊號而已。

 

http://pugec.org/blogs/plin991/2010/10/31/%E7%AC%AC%E4%B8%89%E5%96%AE%E5%85%83%EF%BC%9A%E7%9F%A5%E8%AD%98%E8%AB%96%EF%BC%86%E6%A1%B6%E4%B8%AD%E4%B9%8B%E8%85%A6/

 

 

 

所以回到了「偏執」跟「印象」的時候,深藍深綠的基本盤也許只在極端,但聲音高亢而搶耳,印象的中間選民沒有主見,就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或是跟著湊熱鬧。

 

 

緣此,豬頭翔大又進一步的提出了「游離」&「設定」論,在其大作「選後檢討(2)游離票選民在哪裡?非中間選民」節錄:

 

 

這種「看天投票」的人,我們叫做「游離選民」。

         如果左右兩派勢均力敵,「游離選民」當然是選舉的勝負關鍵,不過,台灣有游離選民嗎?

         現代民主選舉的是勝負關鍵,並非是議題的解決能力,而是議題的選定。

       http://blog.udn.com/derrickx/4686091

    清楚了嗎? 游離選民是基本盤外可移動的,也有決定勝負的關鍵,且會落入政客所「設定」的空間

     至於政客或政黨的競爭過程,設定的能力或種類,也相對的影響了我們的「中間游離選民」的反應,當然結果也會受到藍綠言論的「定義」:

    例如選贏的就會說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輸的就說對方的選民不理性之類,而中間的這塊大家都以為跟自己這邊很好,來加強己方言論的正當性,殊不知中間有時只是沒有想法,更別說還常常被印象給牽制住。

     不過情況也沒這麼難堪,這些年來隨著民主的發展,資訊的開放,甚至是政治動員的疲勞度增加,深藍深綠的基本盤也差不多被馬扁給玩爛了! 中間游離票的部分由上述的沒主見跟容易被唬弄的,加上對政治反應更加成熟包容的,轉而擴大中間成長的質量。


    當然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由政客擺爛所引起的失望,這更是很快的產生版塊質變。所以政黨輪替的常態以後大致有兩種:


    一種是靠著對方表現太差勁而換手的,另一種則需要提出更進步的策略與作為來爭取支持的。而深藍深綠的支持者也不用太費心思去替自己的政黨粉飾太平,或是惡意醜化對方陣營。因為基本盤再怎麼吵吵鬧鬧,中間的總是沒什麼反應,藍綠越吵,中間越糊塗。但糊塗歸糊塗,有時候被打到痛了也會跳起來,這就是賭爛票的主因。


     難道要等到中間的成熟了來抱怨藍綠的胡鬧,或是藍綠鬧得累了,讓中間的憑感覺下注嗎? 為什麼這些對政治有理想也好,或是抱怨也罷的朋友,不是該做點表率給游離選民看看,到底什麼才是理性的論述不是嗎?

    所以有人說2008以來,賭爛票隨著馬政府的無能而與日俱增,不是中間選民的主動反應,這也沒錯;那如果因此而把這些選民當作游離選民的話,這個比例就大過於政黨的設定程度,所以不是民進黨變多強,是馬政府跳水的速度太快了!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btai&aid=469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