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19 19:00:41瀏覽3192|回應6|推薦78 | |
寫了兩個小時的文章,不曉得按到什麼按鍵,全沒了。科技總是有其可憎之處。 原本想談的是電影。最近看了幾部好萊塢電影,深覺有種Terrorism Strikes Back的氛圍。不論是重現歷史事件的「慕尼黑」,諷刺近期美伊戰爭的「鍋蓋頭」,描述石油危機的「諜對諜」,或鼓吹以暴制暴理念的「V怪客」,都花了不少篇幅聚焦於恐怖主義。無獨有偶,也都展現了對恐怖主義深淺不一的同情。 在慕尼黑裡,史蒂芬史匹柏不重視考據史實,但花了很多時間刻化主角的「人性」面,包括在劇情載入大量細節事件,以及許多慢動作、特寫表情鏡頭。此做法讓觀眾很容易認同劇中人的心理,對劇中人投射情感。 例如一幕是特寫主角啟動炸彈紐的手,另一幕則是主角初為人父抱著女兒的手;即使是在重現巴勒斯坦人槍殺以色列運動選手的血腥場景,導演特寫下的兇手,也是渾身顫抖、冷汗涔涔,兇徒本身恐懼不安的情緒,遠大過冷酷、凶暴的形象。 鍋蓋頭則是以半寫實、半無俚頭的美國大兵日記,諷刺美國發動此場所謂的正義之師,其實並非那麼高尚英勇。男主角和同袍只是一群血氣方剛的大男生,像打電動玩具一樣想上戰場開槍,有些人則忙著在死人身上找紀念品回家。 他們身臨沙漠戰場,但沒有與敵人遭遇,讓這場戰爭對他們顯得有點不真實。但當他們看到美國空軍轟炸過的村莊,小孩、婦女焦屍臉上的表情栩栩如生,又對如此貼近的死亡感到震懾。 諜對諜毫不掩飾對恐怖主義的同情。飾演美商的麥特戴蒙試圖向中東小國王子拉生意時,詳細分析了西方石油公司對中東的剝削。然而麥特戴蒙爭取當中東小國王子的財經顧問,表面上雖是為了幫助中東小國對抗石油公司壓榨,他卻是利用自己兒子溺死在王子宴會的機緣,才能攀上這層關係。因此片中也有來自他太太的女性主義觀點,批判「利用自己兒子的死做生意感覺如何?」 諜對諜裡,中東小國王子最後被西方國家以恐怖主義方式暗殺,為了另外扶植必較願意與西方合作的政權繼位,這個橋段除了直指西方國家也是恐怖主義的愛好者,更暗示中東以恐怖活動還擊,其實有點因果報應的味道。 而即使中東小國王子因為被暗殺,中東小國強盛的計畫看似失敗,還有另一支線情節,描述自殺攻擊團體在民間持續活動中。導演描述一位少年從被招募、受訓到執行攻擊,畫面唯美得直如宣導片。當他駕著炸彈小船出發,他的姿態昂首迎風,白衣在風中飄蕩,背景響起寧靜悠長的音樂。他撞上去的剎那,沒有血肉糢糊、火光四射,大銀幕變成整片光亮潔淨的白色,彷彿進入了另一個美好靜謐的世界。 至於V怪客,更是赤裸裸推崇以暴制暴的恐怖主義理念。影片虛擬了一個猶如美麗新世界的專制國度,多數人因為懼怕或逃避,寧可活在政府高壓監控下,放任政府在媒體上公然編織謊言,粉飾生活中所有不美滿。 直到V怪客出現,在街上奏起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用爆破建築物充當交響樂裡的砲聲隆隆,才逐漸喚起民眾內心沉睡的革命意識。片中主角談吐優雅,強調象徵主義的攻擊方式,讓恐怖主義帶著詩意,甚至昇華為一種美學,無怪乎上映後在美國引起了一些爭議。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