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明清代八綱辨證: 表 裡 寒 熱 虛 實 陰 陽
2009/07/11 11:17:25瀏覽3003|回應0|推薦43
八綱: 表 裡 寒 熱 虛 實 陰 陽 八個辨證的綱領

1. 表和裡

1). 表證: 表寒 表熱 表虛 表實
外感病初期起病急 病程短 病位淺 病情輕
惡寒發熱 頭身痛 舌苔薄白 脈浮 鼻塞流涕
咽喉癢痛 咳嗽 舌苔常無變化 僅舌邊尖紅
*表證病變部位在人體皮毛肌膚淺表部位

2). 裡證: 裡寒 裡熱 裡虛 裡實
病位深在 表現複雜外感病中 後期及內傷病
舌質舌苔常有變化 脈不浮或沉
*裡證病變部位在臟腑氣血

3). 表裡同病: 即有表證又有裡證 表證和裡證在一個時期同時出現

4). 表裡出入:
a). 表邪入裡-表邪不解 內傳入裡 出現裡證
則為由表入裡 是機體抗邪能力降低 邪氣過盛 治療不當 則失治誤治
b). 裡邪出表-某些裡證 病邪由裡透達於肌表
則為由裡出表 治療得當 機體抗病能力增強

2. 寒和熱

1). 寒證: 感受寒邪或體內陽氣不足時所表現的症狀
惡寒 畏寒 冷痛 喜暖 口淡不渴 肢冷蜷臥 痰 涎 涕清稀 小便清長
大便稀溏 面色晄白 舌淡苔白而潤 脈緊或遲等 以冷 淡 稀 潤 靜

2). 熱證特徵: 感受熱邪或陽氣亢盛陰液不足時所表現的症狀
發熱 惡熱喜涼 口渴欲冷飲 面赤 煩躁不寧 痰涕黃稠 小便短黃
大便乾結 舌紅苔黃 乾燥少津 脈數 以熱 赤 稠 燥 動

3). 寒熱錯雜: 指同一病人同一時間即有寒證的表現
又有熱證的表現 是一種寒熱同時並見的複雜病理現象
可表現為不同部位 也可表現為同一部位的寒熱錯雜

4). 寒熱轉化:
寒證轉化為熱證是先出現寒證 後出現熱證 熱證出現之後 寒證隨之消失
熱證轉化為寒證是先出現熱證 後出現寒證 寒證出現之後 熱證隨之消失

5). 真熱假寒: 內有真熱而外見假寒的證候 產生機理是陽盛格陰
真熱- 可見身熱惡熱 煩渴喜冷飲 咽乾 小便短赤 大便燥結 舌紅苔黃而乾
假寒- 四肢厥冷 但卻不欲近衣被

6). 真寒假熱: 內有真寒而外見假熱的證候 產生機理是陰盛格陽
真寒- 可見精神萎靡 形體倦怠 形寒肢冷 小便清長 大便稀溏
假熱- 仔細分辨 面雖紅 但如妝 游移不定 口雖渴
但喜熱飲 飲量不多 身雖熱 但喜近衣取暖 脈雖大 但無力
*陽熱閉鬱而致手足厥冷的特點 又把它叫作“陽厥”
*格陽於上: 面紅 口渴
*格陽於外: 身熱 脈大
*診斷真假:
是假像的出現多在四肢 頭面 體表
而臟腑 氣血 津液方面的變化多反映疾病的本質
是假像究竟和真像不同 宜仔細觀察

7). 寒熱的虛實診斷
實熱- 是以熱邪盛為主 故以壯熱 煩渴 神昏 譫語
腹滿脹痛拒按 大便閉結 舌紅 苔黃厚燥 脈洪數
是以寒邪盛為主 故以怕冷 四肢厥冷 脘腹冷痛劇烈 苔白滑 脈沉弦

虛熱- 是以陰液虛損為主 故以消瘦 疲乏 潮熱 舌淡胖嫩
盜汗五心煩熱 咽乾 口燥不欲飲 舌紅絳少苔或無苔 脈細數
是以陽虛不足為主 故以面色白 形寒肢冷 倦怠懶言 下利清穀 小便清長


8). 寒證與熱證的關係:
a). 寒熱錯雜是指同一病人同一時間即有寒證的表現
又有熱證的表現 是一種寒熱同時並見的複雜病理現象
可表現為不同部位 也可表現為同一部位的寒熱錯雜
b). 寒熱轉化:
寒證轉化為熱證是先出現寒證 後出現熱證 熱證出現之後 寒證隨之消失
熱證轉化為寒證是先出現熱證 後出現寒證 寒證出現之後 熱證隨之消失

3. 陰和陽

1). 陰證: ?證 虛證 寒證
精神萎靡 面色白 肢冷畏寒 氣短聲低
便溏溲清 口不渴 喜熱飲
舌質淡苔白 脈沉遲細無力

2). 陰虛證: 人體陰液不足所表現的證候
五心煩熱 潮熱盜汗 咽乾顴紅 二便秘結
形體消瘦 舌紅少苔 脈細數

3). 亡陰證: 汗熱 味鹹 四肢溫和 舌紅乾 脈洪實 躁疾
按之無力 肌熱 氣粗 渴 喜冷飲

4). 陽證: 表證 實證 熱證
精神興奮狂躁 面色紅 壯熱惡熱 氣粗聲高
便乾溲赤 口渴 喜冷飲 舌質紅絳苔黃 脈洪數 滑數有力

5). 陽虛證: 機體陽氣不足所表現的證候
畏寒肢冷 口淡不渴 神疲乏力 尿清便溏 舌淡苔白 脈弱

6).亡陽證: 汗冷 味淡 四肢厥冷 舌白潤 脈浮數而空
微細欲絕 肌冷 氣微 不渴 喜熱飲

*亡陰和亡陽是疾病的危險證候 辨證一差 或救治稍遲 死亡立見

4. 虛和實
通過虛實辨證 可以了解病體的邪正盛衰
實證宜攻邪 即去其有餘
虛證宜補正 即補其不足

1). 實證: 對人體感受外邪 或疾病過程中陰陽氣血失調
而以陽 熱 滯 閉等為主 或體內病理產物蓄積 所形成的各種症狀

實證病因病機主要可概括為兩個方面:
a). 是風寒暑濕燥火 疫癘以及蟲毒等邪氣侵犯人體
正氣奮起抗邪 故病勢較為亢奮 急迫
以寒熱顯著 疼痛劇烈 嘔瀉咳喘明顯
二便不通 脈實等症狀為突出表現
b). 是內臟機能失調 氣化障礙 導致氣機阻滯
以及形成痰 飲 水 濕 膿 瘀血 宿食等
有形病理產物壅聚停積於體內
因此 風邪 寒邪 暑邪 濕邪 熱邪 燥邪 疫毒為病
痰 飲 水氣 食積 蟲積 氣滯 血瘀 膿等
病理改變 一般都屬實證的範圍
*暴病多實證 病情激劇者多實證 體質壯實者多實證

2). 虛證: 對人體正氣虛弱 不足為主所產生的各種虛弱證狀的概括
虛證反映人體正氣虛弱 不足而邪氣並不明顯
虛證的形成 可以由先天禀賦不足所導致
但主要是由後天失調和疾病耗損所產生
如飲食失調 營血生化之源不足 思慮太過
悲哀卒恐 過度勞倦等 耗傷氣血營陰
房室不節 耗損腎精元氣 久病失治 誤治 損傷正氣
大吐 大瀉 大汗 出血 失精等致陰液氣血耗損等 均可形成虛證
*一般是以久病 勢緩者多虛證 耗損過多者多虛證 體質素弱者多虛證

3). 真實假虛:指本質為實證 反見某些虛羸現象
如熱結腸胃 痰食壅積 濕熱內蘊 瘀血停蓄
由於大積大聚 以致經脈阻滯 氣血不能暢達
因而表現出一些類似虛證的假象
如神情默默 倦怠懶言 身體羸瘦 脈象沉細
但仔細觀察 則可見雖默默不語卻語時聲高氣粗
雖倦怠卻動之覺舒 雖羸瘦而胸腹硬滿拒按
雖脈沉細而按之有力 故知病變的本質屬實 虛為假象

4). 真虛假實: 指本質為虛證 反見某些實盛現象
如臟腑虛衰 氣血不足 運化無力
因而出現腹部脹滿 呼吸喘促 二便閉澀等症
但仔細觀察 則可發現雖腹部脹滿而有時緩解
或內無腫塊而喜按 雖喘促而氣短息弱
大便雖閉而腹部不甚硬滿 且脈必無力 舌體淡胖
並有疲乏 面色萎黃或蒼白等症
故其本質屬虛 實只是假象

5). 虛實真假之辨: 關鍵在於脈象的有力無力 有神無神
其中尤以沉取之象為真諦 其次是舌質的嫩胖與蒼老
言語呼吸的高亢粗壯與低怯微弱
病人整個體質狀況 病之新久 治療經過等 也是辨析的依據
清代醫家楊乘六 古今醫案按云:
證有真假憑諸脈 脈有真假憑諸舌
果系實證 則脈必洪大躁疾而重按有力 果系實火
則舌必干燥焦黃而斂束且堅牢也 豈有重按全無脈者
而尚得謂之實證 滿舌俱胖嫩者 而尚得謂之實火哉

6). 實證轉虛: 病情先表現為實證 由於失治 誤治
以及邪正鬥爭的必然趨勢等原因 以致病邪耗傷正氣
或病程遷延 邪氣漸卻 陽氣或陰血已傷 漸由實證變成虛證

7). 虛證轉實: 指病情本為虛證 由於積極的治療 休養 鍛煉等
正氣逐漸來复 與邪氣相爭 以祛邪外出 故表現為屬實的症狀
如腹痛加劇 或出現發熱汗出 或咳嗽而吐出痰涎等
此時雖然症狀反映激烈 亢奮
但為正氣奮起欲驅邪外出 故脈象較前有力 於病情有利

8). 虛實夾雜: 患者素有虛證 因新感外邪 或傷食 外傷等
以致當前病情表現以實為主 虛證暫時不夠明顯 辨證診斷為實證
這雖然不是直接由虛證轉化為實證 但從虛實證候之間的關係來說
亦可視作是一種虛證轉實 另外 本為虛證 由於正氣不足 氣化失常
以致病理產物等停積體內 而表現某些實的症狀者
一般不能理解為是虛證轉實 而應屬於虛實夾雜的範圍

來源: 清代名醫程鐘齡 景岳全書·六變辨/陰陽篇 中醫診斷學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qoub&aid=295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