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初推拿抉微 : 推拿代替吃藥
2009/07/26 08:57:34瀏覽1372|回應0|推薦51
推拿又稱: 按摩 導引 按蹺 喬摩 橋引 案扤

按摩: 是最古時候的稱名

按摩名詞出於: 黃帝內經(傳統上多認為此書成書於戰國時期)
導引名詞出於: 一切經音義(唐代) 特別要配合呼吸 按時呼氣 還原時吸氣
推拿名詞出於: 秘傳推拿妙訣 (明代)

按摩的手法:18種
滾法 揉法 摩法 推法 擦法 搓法
抹法 按法 點法 捏法 拿法 捻法
拍法 擊法 撥法 抖法 振法
一指禪推法(日本人的穴道指壓法 非日本人發明的)

我的部落格特別介紹及推薦的"痛點取穴法"
就是要用"一指禪推法"的按摩手法

痛點取穴法:
人若有病 所有的"經穴" 或 "阿是穴" 或"奇穴" 的穴位
是會有異樣的 可以查得到的 亦能治療的



這篇文章全是用"推法"的按摩手法
推拿代藥賦云:
前人忽略推拿 卓溪今來一賦
寒熱溫平 藥之四性
推拿揉掐 性與藥同
用推即是用藥 何可亂推

推上三關(下手臂整段屬肺經)
代卻麻黃肉桂(溫陽散寒 發和解表 一切虛寒證)

退下六腑(下手臂整段屬心經)
替來滑石羚羊(清熱涼血 解臟腑鬱熱 一切熱症)

水底撈月(從小指尖順到大拇指下方)
便是黃連犀角(清熱退燒 一切熱症 虛熱者不宜 )

天河引水(下手臂整段屬心包經)
還同芩柏連翹(清熱解表 口渴痰喘 清熱而不傷陰)

大指(大拇指外側)脾面旋推 味是人參白朮(健脾壯氣血)
瀉之則為灶土石膏(瀉脾熱)

大腸側推虎口 何殊訶子炮薑(澀腸止瀉 固脫溫中)
反之則為大黃枳實(通利腸腑 除腸濕熱)

湧泉(穴名屬腎經)右轉不揉 朴硝何異(引火歸源 退虛熱)
一推一揉右轉 參朮無差(止吐)

無名指(第一節)瀉肺 功並桑皮桔梗(清肺熱)
旋推止咳 效爭五味冬花(止咳化痰)

精(中渚穴屬三焦經)威(外勞宮穴屬奇穴)拿緊
豈羨牛黃貝母(行氣化痰)

肺俞(穴名屬膀胱經)重揉
漫誇半夏南星(益肺理氣 止咳化痰)

黃蜂入洞(兩鼻孔)
超出防風羌活(發汗解表 通關開竅 非重寒者慎用)

揉耳(耳垂)搖頭(一手扶頭頂 一手扶下巴)
遠過生地木香(外感發熱 頭痛煩躁不安)

五指節上(各五指的第一關節處)輪揉
乃祛風之蒼朮(燥濕健脾 祛風散寒 明目)

拿足大敦(穴名屬肝經)鞋帶(解溪穴屬胃經)
實定掣之鉤藤(清熱平肝 息風定驚)

後溪(穴名屬小腸經)推上 不減豬苓澤瀉(小便不利 水腫)

小指(從小指尖推到小指根)補腎
焉差杜仲地黃(補肝腎 強筋骨 清熱涼血 養陰生津)

湧泉(穴名屬腎經)左揉 類夫砂仁藿葉(化濕開胃 溫脾止瀉)

重揉手背 同乎白芍川芎(平肝止痛 養血調經 斂陰止汗)

臍風燈火十三 恩符再造
定驚元霄十五 不啻仙丹
病知表裡虛實 推拿重症能生
不諳推拿揉掐 亂用便添一死
代藥五十八言 自古無人道及
雖無格致之功 卻是透宗之賦
此賦為推拿治病之概略 頗關緊要
學人必須記憶純熟 方可胸有成竹 不致誤用



來源: 民初 塗蔚生 推拿抉微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qoub&aid=315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