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have some breakfast!」聽到資深編輯長官如此說,
還是個實習生,工作已一整晚的貓兒,抬頭看了下窗外,天色昏昕,
Williamsburg大橋下,東河水波洸洋瀲灔,果然已是清曉時分,
「ok」,那是千禧年前的最後一個暑假,貓兒坐上車子,早晨7am
週六的紐約街頭,人聲&車輛疏疏落落; 不多時,我們已由電視台
所在的下城,開到繁華的購物商區,貓兒看到屬於赫本的Tiffany...
頭轉過來,貓兒神思接著又回到車上,已40開外的編輯笑了一笑,
眼角似乎告知貓兒:「我們不在這兒吃早餐」,當然,妳說要找在
Columbia任教的同學一起嘛,且在整夜精神緊繃下,貓兒真餓了;
尤其是上城的街道起伏,雖說沒舊金山那麼誇張,車子顛簸之餘~
已讓貓兒隱隱地胃疼,好在我倆剛見到了教授~站在連接校本部,
與哥大法學院的寬廣天橋上(假設那叫做天橋的話),向我們揮手.
坐在Amsterdam Café,貓兒環顧四周客,看書的,聊天的,寫作的,
少了點下城餐廳裡,常見一臉精明幹線的用餐客人,這兒客層水平,
看起來似乎挺不錯的,即便這兒沒有巴黎左岸的Café de Flore或
Les Deux Magots咖啡,有過A.Gide,E.Triolet,西蒙波娃etc.
詩人墨客&哲學家來冥思,與蘊釀靈感的加持,但已頗有 濟濟群彥,
鸞祥鳳集之感覺哩; 雖然他們面前的早餐,也是一般的Ulster fry,
美式鬆餅,或Eggs Benedict,不過在美國,好像到哪兒都差不多呢.
「You know,」一直保持安靜,等待貓兒點餐的教授,終於開口了:
「You eat what you are」,貓兒愣了一下,從小就聽過「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的貓兒,前1年才由西班牙料理
作出發,從體驗西國北岸San Sebastián的Basque佳餚,與東岸
Cataluña地區Catalan菜之精髓&差異,開始初窺歐陸傳統手藝;
準備升大三,對西方美食一知半解的媒體菜鳥,早餐又會該吃什麼?
可絕非退隱4年~Robuchon的魚子醬溏心蛋,貓兒不禁os到赫本...
嗯,紐約啊紐約,究竟是啥因素讓~掘起不過百餘年的這顆大蘋果,
能與歷經歲月風華的巴黎,倫敦,共享相近等級的盛名或尊崇呢?
是因為美利堅這位經濟巨人嗎? 貓兒吸一口哥大旁的韶光淑氣,
沉澱這兩個月來,在紐約的散遊, 這是由無數經典滋潤過的城市,
有夢露的裙擺飛舞,有M.安德森的絕美低音,以及永遠不朽,乘著
Moon River樂聲之雙翼,在Tiffany的前方,綻放出人間天上,
無計相迴避之笑靨,這是只屬於Audrey Hepburn的第凡內早餐.
回到2009的台北~
或許由Joel Stein所撰寫,前年登在Time雜誌的那篇「You eat
what you are」太出名了,曾任職平面媒體的貓友Amy問貓兒:
擔任主播的,愛吃甚麼食物呢? 她還以不同行業的生活消費習性,
引用參考資料,說科技人常吃啥,軍人吃啥,醫生律師又喜歡吃啥,
莊諧並作聽得貓兒無言以對,不可名狀之餘,貓兒把題目縮小:
焦點放在brunch,各職業的早午餐妳我她,是否真與工作有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