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05 06:38:07瀏覽569|回應10|推薦12 | |
畢殿龍: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不能只吃老本 連戰訪問大陸和新一代領導人有了一個良好的互動。作為兩岸關系的開局和推動者之一的連戰,無疑再一次要起到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橋梁作用。讓人始料不及的是,連戰回到臺灣,馬英九辦公室和連戰辦公室,就哪些部分沒有被授權發生了明來暗往的爭執。無論內幕如何,,只要不背離大的方向,完全可以做得更技巧一些。這一定意義上讓連戰的訪問損色,讓馬英九的個人風格和兩岸政策,再次受到世人的猜疑。 說馬英九在兩岸關系上,是在吃老本,是因為其在第二任期,處於消極和被動地延續第一任期內確立的以ECFA為基礎框架的一些落實性的、經濟等層面的合作協議。儘管其有板有眼地推進,信守承諾值得肯定。但沒有提出,也沒有接受更有深層的的其他方面的諸如文化的、政治的、軍事的兩岸進一步交流,和試著建立這樣的框架。否認連戰訪問大陸的一些言行,除了其個性方面具有政治潔癖之外,短期內自己不想,和不希望別人推拉著,在兩岸關系上有更多的作為有關。 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之所以采取了鞏固性的、穩步的守勢,而沒有在政治和軍事議題上,希望有更多和更快的建樹。除了其內心深處認為,兩岸關系的速度和節奏不要過快之外,第二任期,一上來就遭遇各種各樣的問題,其被認為在各方面應該要有的大刀闊斧地改革,並沒有出現。在臺灣復雜的黨內外政治環境、在世界經濟提振乏力和臺灣民生的改善,難有明顯的進步的情勢下,馬英九的超級明星、豪華陣容的陳沖“內閣”最後不得不黯然退場。馬英九黨內和經濟、司法等方面的改革遭遇到很大的阻力。其民調也降至谷底。 內政對兩岸政策的推動缺少更系統和深入的動作,馬英九要麽是原本就沒有推動建立兩岸長期和平協議的打算,要麽這種內政的噪雜和艱難,讓其無力他顧,暫時放緩了需要更多民意支持的兩岸其他議題的腳步。臺灣兩岸人事上馬英九換上其最內層的嫡系人馬,與其說是如臂使指更加嫻熟和高效低推動兩岸關系的進展,毋寧說是不希望兩岸關系有絲毫超脫自己的掌控的佈局。(參看拙作《馬政府的“內不順”,恐致“外不張”》) 除了外部的政治環境外,馬英九的個性,也讓其在兩岸關系上,有了“小富即安、偏安一隅”的定位。按照國民黨能否贏得2016的需要,兩岸關系的布局開始越早、越全面、深入,越無法逆轉,對國民黨和整個藍營越有利。馬英九兩岸關系的布局和推進,已經不再考慮更多的黨內意誌和需要,更多層面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節奏在推行。看美國的臉色行事,應該是馬英九兩岸政策骨子裏的病癥。 馬英九的政治個性,像外界判斷的那樣,能力一般,卻又要有超強的控制欲;紅塵滾滾的、藍綠長期惡鬥下、更為齷齪和復雜的政治界,卻有容不下一點瑕疵的政治潔癖;用人的圈子很小,每個部門都似乎有自己的風格和印痕;局部突破能力還嫌不足,卻想面面俱到、追求完美等。從過往的三屆“內閣”看,劉兆玄是最特立獨行,馬英九不敢或者承諾不能過多幹預的;吳敦義是最善於應對和調和馬英九這種性格的,陳沖內閣則是最缺少主題、最為仿徨無措的。 馬英九兼任黨主席,按照其能力和個性,也許讓其黨派和團隊更清廉,但不會讓國民黨更強大,反而會讓國民黨降低了戰鬥力或更糾結,黨政一體已經不能夠再成為其必然要兼任黨主席的理由。政治需要更大的格局和更多的包容,和發揮更多人主動的、積極的戰鬥力。事必親為,作為縣市首長或部門官員似乎都嫌不足,更遑論其他。 馬英九的民調跌至低谷,公正點講,並非都是他個人的問題,但卻應該個人認識到不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民意的回升就難以達到體面的數值。就像一個無隔夜之糧的大家庭,與其自己將大家緊緊綁在一起,不如放手:大家各自逃生去吧。設若如此,讓各個部門大膽放手一搏,民調再差,似乎也無可再差了。 兩岸關系,目前盡管在馬英九現有的執政環境下,也許無法推動需要更多民意支持的政治和軍事協商,但可以做更深入和更全面的接觸。兩岸關系需要長時間的交流和經營,民意需要更長時間的疏導。臺灣可以在包括媒體、網絡等各方面對大陸提出更多、更具體的要求,促使形成兩岸民間有更加充分的、多渠道的、雙向的互動等。只有基礎更加深厚,在未來選舉中,兩岸關系才會更具優勢,才能夠給後任者掃清障礙,才能夠為兩岸奠定長期和平的基礎。 馬英九在兩岸關系上,吃老本,不立新功,會限縮馬英九及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對民進黨的優勢。只有在兩岸政策上,遠遠領先於民進黨,國民黨才能彌補自身戰鬥力、凝聚力和創新能力、宣導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兩岸政策不是選舉時候才拿出來的武器,而是需要靠長期溝通、協商和經營的。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