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4/19 11:48:12瀏覽1852|回應14|推薦0 | |
據云鐵娘這詞乃蘇聯媒體用來醜化她的。然而鐵娘在中文是否有貶義呢?錚錚鐵漢、鐵漢柔情,都是讚美之詞。在追求平等的二十世紀,既有鐵漢,理所當然也應有鐵娘。鐵娘這名詞的出現已比美國的女人拿到投票權晚了超過半世紀,甚至比美國的黑人拿到投票權也要晚了超過十年。究其原因,也就是一直未有能膺鐵娘這美譽的人物出現。
鐵娘踏上她事業巔峰時,余正在英國求學,印象深刻。與當時為數不少的英國人一樣,覺得難以置信和接受。和當今香港的情況很不同,70年代香港的學生多是思想左傾、愛國的。40年前的保釣運動,學生就是主力、中堅分子。殖民統治下,沒有國民教育是必然的,甚至連與政治有關的也不會出現在課本上或課堂中。但當年很多學生自己看書,傾向、嚮往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各項理想,如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等等。因此,在觀念上,余當時是支持英國之工黨的,再者鐵娘對手、正時任首相的Callaghan其選區就是余就讀大學所在之Cardiff。
由64年至79年,保守黨只曾執政不足4年,工黨則逾11年。其推行高福利政策,真的達到 From cradle to grave 的境地,走在所有西方國家之最前列。比起後來以發外債度日的美國政府,工黨也算是負責任政府,以高稅收來支撐比按勞分配更理想的按需分配--使葬在倫敦Highgate墳場的馬克思(余曾前往憑弔)得以含笑九泉。余的一名表舅父在英國畢業後任職BBC漸次升至高級工程師,他說他的超時工資要納稅逾80%,累進稅率之高使中產階層失去工作的動力。當時亦是這個原因他已申請並獲准移民加拿大。Callaghan除了把democratic socialism推行到極致外,他也不遺餘力扶持(或曰縱容)英國的工會運動。一個由你出生照顧到你入土的政府當然對很多人來說是很有賣點的,亦得到工會會員的支持,所以在15年裡工黨四次透過大選成為執政黨。各工會以集體談判、罷工、picketing各項必殺技,從不休止地為本行業爭取加薪、待遇、工作環境及條件等等,且所向披靡、攻無不克。這跟著變成切餅遊戲,各行業唯恐落於人後,爭相罷工。煤礦業、交通運輸業、郵差、甚至仵工,用無日無之來形容連綿無間之罷工,沒半點誇張。一方面造成市民日常生活上種種不便,余親身感受。另一方面嚴重影響英國的生產力與競爭力,被稱為Sick man of Europe,確實是民窮財盡。在鐵娘上台前的冬季,莎士比亞名劇裡的一句能夠在現實派上用場--Winter of Discontent。
鐵娘就是抓着了這一點,在79年大選她帶領保守黨用的口號是使不列顛再大起來—Make Britain Great Again.以這麼自負的國家,這麼自負的領導人,卻用這樣的口號來參選,並獲勝,便可知當年不列顛有多麼不堪!且撇開鐵娘的外交作為,以旁觀第三者(余已回港就業30多年)的角度評價她處理英國的內政。大幅度降低薪俸稅及利得稅,同步削減福利,把工黨多年來國有化的各項業務私有化,裁減公務員數目,實行小政府,採取扶持中小企的措施,還有最重要的是以鐵腕手段把英國強大的工會徹底擊敗。過去十天,紛紛給她蓋棺的定論中,很多都說她是20世紀最富爭議性的英國首相。我們有句說話:“即使(與孔明同被羅貫中神化了的)關公也有對頭”,有所為者不可能凡事討好。誠然有人對鐵娘恨之入骨,尤其是被她捏得翻不了身的工會領袖。更有那些期望能按需分配、不勞而獲的人,痛恨她剎停了原本仿似脫韁野馬高速奔馳的福利主義號快車。他們組織了在鐵娘頭七那天在Trafalgar Square舉行慶祝大會,預期有數萬人參加,結果只得200人。鐵娘不單只創下20世紀連續3度贏得大選並成為連續任期最長首相的紀錄,Thatcherism自她上台迄今一直執行30多年。雖然工黨於97至10執政13年,但Blair的所謂(或不知所謂)New Labour骨子裡也就是Thatcherism。探究這些史實之所以然,鐵娘對英國政壇影響之深,其被社會接受與認可的程度,躍然紙上。鐵娘與大部分英國人都相信不列顛已再大起來了,而她就是中興之創造者。自英女王登基,鐵娘是第9名離世的前首相。英女王怕且(亦可惜)沒權決定向誰給予國葬,但她可選擇出席哪个的葬禮,鐵娘是女王送別的第二位首相。4月17日25萬人給她送殯,有的在前一晚已在沿途紮營霸位。功她罪她,孰眾孰寡,不贅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