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醫師的第一個病人
2009/11/10 16:30:04瀏覽468|回應0|推薦2

有一個很冷的冷笑話,是關於醫師的笑話(我不只會說〝鬼〞話,還會說笑話):話說有一個生具陰陽眼的異人,從來都不敢看醫生,因為他每次都看到醫生背後跟著許多冤魂,這些冤魂都讓醫生醫死的患者,死後怨氣不散,所以徘徊在醫生背後。有一天,這位異人突然腹中劇痛,他忍痛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一位醫生背後是完全沒有冤魂的,那表示這位醫生醫術高超,希望這位醫生能讓他藥到病除。

可是東搞西搞,這位異人還是一命嗚呼了,在異人死之前,他要求這位醫生解釋為什麼從未有醫死病患的記錄?結果這位醫師結結巴巴地說:「我早上才拿到醫師執照,你是我第一個病人。」於是這位異人變成為這位醫生背後第一條冤魂。

所以以前在醫學中心都有些冷笑話,比如說每年七月是死亡率最高的時候,因為七月最新的實習醫生及住院醫師來報到的時候。

對外科醫生而言,獨自第一次完成手術,往往刻骨銘心。我記得第一次獨立完成自由皮瓣顯微手術時,真是永難忘懷。原本第一次作這種大手術,就心中忐忑不安得很,結果當天又出了個狀況。原本還有另一位醫師要幫我取下肌肉皮瓣,以供移植之用,忽然來了個急診手術,把他調去幫忙。更糟糕的是,當天的病人是位口腔癌的病人,而且是所謂穿透性的口腔癌(through and through),所口腔內部到頸子的皮膚是穿通的。所以我還不能只取一般的肌肉皮瓣,必須含著一塊皮膚成為所謂的(myo-cutaneous flap),作為口腔內部得襯裡。以肌肉作為頸部大洞的填補,再作植皮手術。

雖然事隔了十多年,我還是記得當月的每個步驟,日後雖然開了無數次類似的手術,但卻沒有一次記得這麼清楚。

我一個人先把關背肌皮瓣取下,然後把帶皮膚的那一塊,把口內缺損先縫好,然後作顯微手術接血管,再縫頸部的皮膚缺損,之後再取皮作植皮,等全部完成後,我真的累塌了。不過那時候年輕就是本錢,睡一晚上,也就補充過來了。算一算自己總共作了快十個小時。

之後病人被送到加護病房治療,再轉一般病房。頭一個星期,我幾乎一天去看病人四~五次,弄得病房護理人員還以為病人是我的親戚。當然在這種照顧之下,病人很快界恢復正常一般的生活,家屬很高興,覺得醫學中心的照顧很好。主治醫師也很高興,之後就經常讓我開這種手術。而之後的手術,也幾乎不曾發生皮瓣壞死的現象。

隨著資歷逐漸增加,閱歷也增多,才知道第一次手術這麼作的確風險是較高,雖然之後同樣模式也作了無數次手術。這倒不是對病人而言,而是對醫師而言。如果成功,就能輕易跨越鴻溝,但如果失敗,就會在心中種下失敗的陰影,需要很久才能克服心中的障礙。

也有先前的同事問我說,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及精力投入這些困難的手術,成果也很好,現在開業,一切從新來過,不是很可惜?其實整形外科的發展雖然較晚,但是整個的理論基礎已經十分確定,也就是相同的理論可以印證在不同術式之上。比方說,自由皮瓣手術中的再灌注傷害(Re-perfusion injury)的防止,也可以運用在美容拉皮手術中,甚至最簡單的法令紋刀手術中,對手術後的結果預測及合併症預防,有更精準的效果。

有人說,開刀不必管這麼多理論,反正老師教的開進去就對了。這也不算錯,但如果沒有理論基礎,很多細微手術的變化無法掌握,就難免似是而非。尤其是整形手術,更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所以成為醫師的第一個病人好或不好?我真的很難回答,我只能說,在每一次手術時,即使揮灑如意,毫無桎礙,但心情上依舊保持面對第一個病人般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絲毫不敢懈怠。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wonhsu&aid=348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