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英九,張無忌一般的男人(續)
2009/06/03 16:52:22瀏覽2374|回應8|推薦7

引用文章馬英九,張無忌一般的男人

昨天寫了篇文章引起諸位共鳴,許多網友都發表了各自意見。無論觀點如何我都接受,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出於篇幅原因無法一一回答,準備在這裏一併回復。首先我想說的是用虛擬人物或者歷史人物來比喻當代的人是一種寫作手法,文章的真正意思是想通過這種對比來體現出現代人的真實形象,當然也有可能會有偏頗但那不是重要的,只有讀者能充分理解這兩個對比人物的始末才能更好的領悟筆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在寫之前我希望大家把文章出先張無忌對待的女性,這個「女性」當作「政治」來看的話,相信就能進一步知道我所表達的真正意涵。廢話少說還是切入主題。

 

首先我還是要再重複一次,張無忌絕對是好人,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是一個好男人,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好爺爺。雖然他對女性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卻並不影響他在原則上是個正人君子。之所以許多金學者或者作家網友將張無忌評價為「壞人」並非因為他本質的壞,而是因為他在對待女子和事務上的態度,而往往最後的結論也並非「張無忌是壞人」而是「張無忌不是好人」。「不是好人」並不是否定他是「好人」也不是肯定「壞人」。是介入兩者之間的一種狀態。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態度,主要是張無忌這個人物塑造上體現了「佛性」。在金庸作品中的幾個主要男主角都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武俠小說「俠」自然是最重要的,蕭峰是道家之俠,郭靖是儒家之俠,令狐沖墨家之俠,那麼張無忌是那種呢?自然是「佛家之俠」。

 

在所有作品中的男主角張無忌是殺人最少的,也是唯一一個不記仇的人。而且張無忌還是一個樂於助人的熱心人,小的時候便能帶楊不悔千里尋父可見其熱心。總的來說評價張無忌這個人物就是「性格軟弱、仁慈,一個木納 而且宅心仁厚。讓人覺得窩囊的主人公。」

 

我們還是來看看張無忌對待「女性」的態度和經歷吧,張無忌生命中的最重要的四個女人是周芷若、殷離、趙敏和小昭。如果把這四個女人看成政治圈中複雜多邊的議案或者風雲變換的時局(實際女人本來就很善變)相信有助於大家瞭解筆者文章的中心思想。

 

前面說了張無忌是佛家之俠,他身上有很重的佛味但並不是說他是和尚,他依然有紅塵中的一切,但他佛的特質決定了他一生命運,但他的佛性又不是絕對的純粹的,這使得他在面對女人的時候才會如此畏首畏尾。但更重要的是張無忌身上還有另外一種特質就是「假天真」以及追求完美的偏執。所謂假天真的追求完美意思就是周芷若、殷離、趙敏和小昭四個都能成為他的紅顏知己並且能與他相處甚歡,並且這四人在一起也不會產生爭執,那自然是再好沒有了,可即便是一般的普通人都看出這是不可能的,但張無忌就是怎麼的不開竅,他天真的認為似乎這一點可行,並且一直再向這方面努力,這才使得他到最後混跡於四女中越發的不可自拔。

 

說到底還是佛性過重的張無忌有著慈悲心,慈悲的是人不願意別人受傷害的,這讓我想到一個很老的寓言故事,一個和尚看到一頭狼和一個獵人搏鬥,獵人求救。老和尚很無奈,若把狼打死是犯殺戒,但若見死不救也違背佛家禮儀,最後老和尚不知所措就在那邊念經,最後獵人被咬死,狼反過來把和尚也咬死了。

 

張無忌對待四女或者說對待女人有特別的感情,就好像政治人物對政治有特殊的感情樂此不疲,但當面對越美麗美到天仙級的女人時一方面想得到,但又怕得到,真的得到了又顧此失彼不知如何。政治人物都想往上爬,爬到最高君臨天下的位置,但真的要得到了又會感覺害怕,當他真的坐上那個位置時卻又如坐針氈,想放棄不捨得,不放棄卻也飽受煎熬苦痛。張無忌想不想得到這些呢,自然是想的。佛教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教義,是其有關「色」和「空」的學說,張無忌絕沒有佛教經典中所說那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觀念的。這裏「色」大體。上是指人們感官所能感到的東西。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女色,但女色應該包括在內。

 

張無忌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其實是楊不悔本來張和楊是很有機會的,但天意弄人半路殺出個六師叔殷梨亭。在第二十五回中,楊不悔向他講述了她想要嫁殷梨亭。聽到這個消息後,張無忌心裏究竟是怎麼想的,書中沒有細寫,只寫到:「張無忌望著她的背影在山拗邊消失,心中悵悵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按字典上解釋,「悵悵」是指「心中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若楊不悔嫁給殷梨亭,張無忌親愛的六叔就終生有靠,他應高興,為什麼反而感到「不如意、不痛快」?大概張無忌早已把楊不悔算到自己的賬上了,在楊不悔找他時,他可能期待著某種美夢的實現,結果和他想像的大不一樣,就必然不如意。在楊不悔離開後,他去見明教其他人時,臉上竟還有淚痕,可見真是不痛快。「悵悵」這兩個字言簡意賅,用的頗妙。

 

第三十四回,在海島上,他以為殷離是被趙敏所害,曾信誓旦旦他說:「若不手誅妖女,張無忌無顏立於天地之間。」等到了大都,他卻私自一人跑到過去曾和趙敏約會過的小酒館去,在那裏正巧見到了趙敏,又是「柔情蜜意」。害得周芷若尋死覓活的。

 

第四十回中,周芷若的本來面目已經暴露,曾偷盜屠龍刀和倚天劍,還曾企圖謀害殷離、趙敏、謝遜等人,張無忌自己也曾差一點命喪於她手中。但在周芷若告訴他說:「我對你是刻骨銘心地愛」之後,他好像立刻就忘了那些事。他的回答是:「你的這番心意,今生今世我不知如何報答才好。」

 

在二十九回中,謝遜、張無忌和四位年輕的女性同舟在海上漂流,謝遜拿舟中一男四女開玩笑。張無忌就做了個美夢:「夢見自己娶了趙敏,又要了周芷若。殷離的浮腫的相貌也變得美麗了,和小昭一起嫁了自己。」醒來後「只覺得四個姑娘都好,自己都捨不得和她們分離。」所謂夢有心生,張無忌的這一種狀態可以分兩面來說,一是對四個都有真誠不攙假的真感情,都想要,二是他沒有主見不敢下決心追求其中一個,因為他害怕傷害到另外三個,這種患得患失瞻前顧後但又魚和熊掌都不放的性格正是張無忌的致命弱點。

 

這樣的人怎能不被女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確實,小昭、周芷若、趙敏都曾欺騙過張無忌,說是被她們玩弄也不為過。對漂亮女人的欺騙,張無忌好像一點抵抗力也沒有。事實上精讀《倚天屠龍記》的朋友不會忘記,在張無忌剛回中土時還有一個女人,朱九真。書中的描寫說他第一見朱九真時「胸口登時突突突地跳個不住,但見這女郎容顏嬌媚,又白又膩,陡然之間,他耳朵中嗡嗡作響,只覺背上發冷。

 

有人說張無忌本是一個十分愚蠢的人,這話是說對一半。因為張無忌身上還是有智慧閃光,比如在在胡青牛那裏學醫無師自通成為一代醫學大家這豈是愚蠢人能成的,再者意外得到《九陽真經》和《乾坤大挪移》都能將其練的出神入化也是不尋常。所以說張無忌愚蠢是不恰當的,但要說他多高明吧也未必。

 

在第九回中,張無忌隨父母沿長江上溯去武當山時,一個老乞丐騙他去看熱鬧,張開一個口袋,說裏面有好玩的,張無忌探頭去看,老乞丐就用口袋將他頭套住了。幸好。他母親詭計多端,合俞蓮舟、張翠山之力,才將他救下。十四回中,他被請到昆侖山三聖坳去治病,他看見何太沖,認出是當年參與逼死父母的人物之一。何太沖騙他說:「令尊在世之時,在下和他甚是交好,他自刎身亡,我痛惜不已……」明明自己親眼看到的事實但張無忌愣是被何太沖忽悠的信以為真。十五回中,朱九真縱惡狗將張無忌咬成重傷。他在看見未九真時,失魂落魄,視朱九真為天神,朱九真怎麼戲弄他,他都信以為真。接著朱九真之父朱長齡設計騙他,他都相信,準備領朱長齡去找謝遜。只是由於一個偶然的原因,才使朱長齡的計謀失敗。張無忌和朱長齡一同掉到懸岩峭壁下的一個十丈方圓的平臺上。朱長齡又一次設計騙他,假裝摔傷,騙得張無忌由平臺上筆直地墜落下去,若不是幸運地落在一個堆滿雪的大草堆上,就一定一命嗚呼了。

 

待做了明教教主後依然如故,他的貼身小丫環小昭,表面上是最忠實於他,對他也最關心,實際上是在完成波斯明教聖女的職責。偷盜乾坤火挪移心法秘訣。二十三回中,在綠柳山莊,明教諸人不慎中毒,張無忌返回山莊找解藥,趙敏假裝自殺又騙得他落入陷阱。在靈蛇島上,陳友諒欺謝遜是個瞎子,一面擺開一個武功架勢,一面又在嘴頭子上,裝成捨己救人的豪傑,張無忌又信以為真,放了他。在三十一回張無忌又被周芷若所騙,周芷若偷去了屠龍刀和倚天劍,還相信是趙敏幹的。在第三十四回中,周芷若以假自殺又一次騙了他,讓他死心塌地地和她結婚。從第三十回後半部開始,幸好有趙敏和他在一起,張無忌才不怎麼受騙上當。但在第三十八回,和周芷若比武時。又中她詭計,差一點喪命。

 

直到最後,他又糊裏糊塗地中了朱元璋的計謀,輕易地放棄了明教主職務,離開了反元民族戰爭第一線,去給趙敏畫眉。以他的武功,只幹這樣事未免太可惜了,但是,他的智力水準如此,也就只好做些這樣的事了。

 

綜上所屬,可以說張無忌是個愚蠢的人嗎?我不這麼認為,無忌性格裏有很善良的一面,他不想去相信別人是壞的,也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防人之心」沒有。所以如果說愚蠢用詞過重的話,那就稱他為「可愛的笨蛋」吧。

 

所以說張無忌「壞」「可恨」並非指的的人,而是他坐在其位卻讓人一直很失望。漢獻帝在位一生並無任何過錯,但正是因為他懦弱無能最終「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成了亡國之君,漢獻帝在讓位後被千夫所指,他自認自己無罪。但他不知正是他在位位間無大能導致天下軍閥混戰,國家分裂,人民塗炭。那些在戰亂中死去的人難道漢獻帝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用漢獻帝來說張無忌似乎有點過,但依然可以見一斑窺全豹。昨天鴨湯兄問張無忌有無殺自己人討好政敵的?張無忌親手殺的到是沒有但是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已經繼任明教教主之位的張無忌在下山處理與六大派的紛爭時居然不能表現出據理力爭甚至還故意妥協,他無視滅絕師太和六大派弟子殘殺五行旗的明教教眾,甚至是滅絕師太當著張無忌面殺的時候,張無忌依然可以不為所動還問候滅絕師太叫她「不要殺了」。不但拿自家同志給敵對勢力祭旗,當敵對勢力不買賬時張無忌更是用自我犧牲的方式,先是挨了滅絕三掌然後又吃了周美人一劍,本以為這下政敵該罷手,那知下山之後明教與六大派表面和氣私底下的鬥爭從來就沒停止過。若非明教中有理性的人,以張無忌的感性來領導明教眾人早就被六大派和蒙元滅了N次了。

 

佛家之俠是可愛的,但佛與俠本身有存在矛盾,佛講究清靜無塵,但俠卻是以武犯禁。所謂俠必然和義相連,張無忌最大的特徵不在「義」而在「寬容」、「慈悲」和性格的「多重」。這所以要分析「義」,是因為他作為「俠」,離不開「義」。而這與他性格的「多重」又是密切聯繫的。前面已分析了張無忌的人格,而這種人格,在實際有不少缺陷,過於「正大光明」。會限制許多的行動,尤其是對張無忌而言,他要完成他的責任,在這一點上,張無忌與張翠山是一致的,二人都要當正派俠士,而又不能採取任何有違俠義之道的手段。

 

張無忌的一切行為都在圍繞這慈悲和仁義而展開。他做大善之事,為大義而忘私仇,不惜違背儒家「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的主張,不但放棄了親仇,甚至為仇人做事,遠赴大都救他們,只為「武林一脈」,為的是顧全江湖大義,反元大計。救萬民於水火,他為救明教教眾,獨自一人迎戰六大派高手,為阻止紛爭,竭力解決了明教與六大派的恩怨,或施恩,或阻止。他固然顧全了大義,但他不願傷害別人,一味寬容的思想,卻又讓他顯得十分無奈與軟弱。對於愛情他束手無策,始終懼怕傷害到其他人而不敢對任何一個女性吐露衷情。對殷離所講的只是為了安慰殷離,對周芷若講情話是在誤認為趙敏殺殷離奪寶刀而且謝遜給二人訂婚之後。直到周芷若一再相逼之後才說出最愛的是趙敏。他的這種寬容,仁慈讓他顯得軟弱而無奈,他的愛情從一開始就只會是「愛的問題只是‘被愛’的問題,而不是愛的問題」。

 

「佛家之俠」的矛盾具體到書中就是要率領江湖豪傑,推翻元朝的統治,這是儒家的「仕進」思想。這一點也符合道家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的啟示,即「替天行道。」這就使他陷入維穀之中,要率人起義,殺人流血,這與「慈悲有所衝突。一方面「君子」人格,「俠者之風」決定了他不能講陰險、用詭計,這與成帝王者是衝突的,所以他只好大幹一場後,被逼悄然隱退了,他的「俠者之風」,為俠這本的種種限制,壓得他十分無奈,尤其是險惡、陰謀之前常常飽受傷害,這才使他有時也就試圖通過道家思想來解脫,因而有時也會崇尚自然,懷念冰火島的生活,習成九陽神功後不願離開深谷。不過這樣道家思想的閃現只是短暫。他還是得出來行「無畏施」與「利行」。

 

張無忌是個普通人 正如金庸刻畫時所說 張無忌更像一個凡夫俗子。而作為一個凡夫俗子,他就不可能是完美的。張無忌可謂是君子,但他卻不是一個好的領袖,或者可以說是他不具備做領袖才能。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aiyuefang&aid=300828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最可惡的是"成昆"!
2009/06/09 20:50

馬英九再如何讓人討厭   也輪不到一些日本鬼子"閒來無事"來批評!  回去管管自己皇太子的身體   生了半天生不出的屁!  恐怕愛子也弄不清楚事誰的種!  超變態國家和人種!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世人不識張無忌6
2009/06/04 21:58

4,  公主批判張無忌的退隱江湖。可是,金庸筆下的大俠,楊過,令狐沖等等,拯救社會或者武林後,不都歸隱山林嗎?他們不是政客,俠的本質就是,他在社會上時有時無,社會最重大危機時,他們挺身而出,社會逐步安定時,他們遠離政治遠離人間,這才是俠客的本質。永遠在解決問題,永遠為人民的幸福安康打拼的,是上帝,是佛陀,不是俠客。即使郭靖,不也在《射雕英雄傳》的結尾,面對“無人爭曉渡,寒月下殘沙”的人間淒涼時,也先回到桃花島過一個甜蜜的蜜月和短暫的婚後幸福生活。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世人不識張無忌5
2009/06/04 21:55

2,  當女同胞批評張無忌時,必定把張無忌的感情搖擺當場首要的箭靶。可是,縱觀金庸小說的男主角的感情史,有人像張無忌和趙敏的愛情面對這麼大的外部衝突和壓力嗎?我稱張無忌趙敏的愛情為“三超”愛情,超越民族,超越政治,超越正邪。外部排山倒海的民族對立和政權爭奪的壓力,哪個男主角同時承擔過?張無忌在如此壓力下,特別在周芷若精心排練佈局下,愛情的表達,沒有那麼順暢,但他最後還是非常勇敢地選擇真正的愛人,僅僅憑藉這點,他比卓一航等主角,高出許多。

3,  用漢獻帝來評論張無忌不是過火的問題,而是冤屈漢獻帝的問題。東漢衰敗,漢獻帝沒有任何的責任,桓帝,靈帝時就已經衰敗不堪,《桓靈時童謠》這樣的文章,我們中學時就懂了。任何一個末代的皇帝,遜位的占絕大多數,不是漢獻帝獨美。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世人不識張無忌4
2009/06/04 21:53

看了公主的第二篇論張無忌,我還是要把這篇文章擺在金庸小說評論而不是政治評論的範疇。我的總體感覺是,公主仍然對張無忌充滿了偏見:

1,  公主反復強調,張無忌不斷的上當被騙,請問大家,表像看起來是這樣,但他為什麼上當受騙?張無忌的上當,絕對不是街邊的某些人被金光黨用假古玩假金飾欺騙那樣的因貪念而受騙。張無忌的受騙,絕大多數是出於救助他人,救護生命和愛護身邊朋友而受騙,如果要說他是爛好人也罷,但我更寧可親近張無忌這樣的人,也不想看到一個人,當他的親戚,愛人,朋友中有人欺騙他時,這傢伙竟然99%的概率不上當?!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張無忌跟馬英九
2009/06/03 21:41

張無忌跟馬英九的共同點就是同樣都當了魔教教主 妳可能不知道吧

台灣人對於國民黨的印象就是魔教作風  貪污 黑金

今天國民黨會再次執政 是因為很多人討厭陳水扁才投給馬英九 不是因為國民黨形象好喔

你可以問問台灣其他的人 國民黨有比以前更好嗎? 肯定不會有人回答更好的

因為裡面還是一堆地方流氓  台灣之前想學香港推財產來源不明罪

如果真的推的話 國民黨八十席可能只剩四十不到了

這就是真正的現實   今天馬英九當上了魔教教主 他可沒有絕世武功 天下第一的實力

說他會太極拳還比較實際吧  最多只能獨善其身 不可能兼善天下的

要讓一個團體變壞  首領變壞就夠了  要讓一個團體變好  那只能以身作則

別人聽不聽 那是沒法管的  妳可能認為應該要大破大立 或者是不忌毀譽

勇敢去改革 那才是一個領導人該做的  不過很抱歉  那不適合中國

在中國社會裡 這樣的人反而沒資格當領袖 因為你會把正派人物聚集起來

讓敵人一次殲滅    中國文化是幫派文化  不是什麼理想世界

美國歐巴馬 說要重建正直善良 國民不會認為他是傻子

但在中國社會裡面 壞人遍地  妳想用快速手段改變社會

你只會害死正派團體而已  讓民主發展跟正派精英被滅掉

我是不想把中國文化講太白 怕大家承受不住 虛假破滅的尷尬

其實我的言外之意 應該很多人了解了吧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Sco
2009/06/03 21:29
你沒搞懂公主的邏輯。公主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
  • 善於經營人際關係的人不管在政治還是感情上都容易成功。
  • 張無忌玩政治跟玩感情一樣失敗。
  • 張無忌很可能完全不懂得人際關係(但是從別的地方可以看出他道德卓越)。
你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
  • 張無忌是人的醫師。
  • 除非能證明人跟動物的生理幾乎相同,張無忌的醫術無法類推到動物上。
  • 所以曾阿牛當不了獸醫。
你要先搞懂公主在講什麼才能評論。

武俠小說本來就是菁英故事。我不信你能寫一篇正左派的武俠小說出來,裡面只有最卑微的小人物,靠著集體的智慧稱霸武林。當然左派大概也不會想要稱霸武林。武俠小說必然是英雄主義。

我認為現實社會也是英雄主義。現實社會的發展經常遇到關卡。你只要碰到一個三個臭皮匠解決不了的關卡,就必須要靠一個諸葛亮來解決。所以現實生活必然是英雄主義的,我完全不信國際歌裡面的廢話。千千萬萬個小人物也許能造就一個農村,但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沒有極少數的幾個英雄,是完全不可能達到的。

我說得更具體一點。你拿出任何一個科學或數學的課本,把其中的觀念列舉出來,你會發現有些觀念是幾乎誰都可以想出來的,但是有些觀念卻只有少數人能夠突破。如果社會上沒有英雄,某些關鍵性的科學瓶頸就不可能突破,我們也不可能達到今天的發展。

如果你懂得高中或是大一程度的光學,你應該知道全反射。光學的全反射是相當反直觀的。如果你自己在腦子裡想像光線在水裡的折射(去查 Snell's Law,折射定律),大概很難想像到了某個角度,從水中射到空氣中的光線會根本跑不出去,反而在水面內側反射回水中。這是非常反直觀的現象。我想任何一個沒學過物理的人,大概都會以為光線一定能跑出去。但是根據 Snell's Law 可以很容易預測出這個現象。

英國學者李約瑟一輩子研究中國科技歷史。我相信中國歷史上的科技成果雖然豐碩,但中國人始終沒跨越非直觀的這個障礙。中國學者雖然累積很多自然科學的知識,卻無法用數學式子預測出一個原先難以想像的現象,並且做實驗證實或否證這個假設。

對我來說,如果有一個關卡不是靠認真、努力就能解決,而是要靠極少數人特有的聰明才智才能跨越,這就是英雄。武俠小說是英雄小說。我們的現實世界也是靠英雄創造的。千千萬萬人不過是提供勞力罷了。

我一直覺得奇怪,人本思想要我尊重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地方。例如一個成績爛的學生,在傳統的社會裡根本沒有地位,但是政治正確的思想仍然主張這個學生有無限的可能,我們不該用相同的標準評量所有人,必須珍惜每個人的特殊才能(其他的左派教條你們比我還清楚)。但是遇到真的英雄,左派反而否定他們的存在,認為價值必須分配給千千萬萬個完全不用頭腦,只出勞力的勞工。我真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沒有吧?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甭提了
2009/06/03 19:14
你的問題可以簡化成:內聖是否能外王?宋朝以後的新儒家把儒家跟佛家搞在一塊。我佛慈悲能不能一統武林,並且讓四個超級大美女欲仙欲死?

看起來答案是甭提了。

張無忌的私德幾近完美。但是女人不吃這套,敵人不怕這套。張無忌可以活下去,沒把事情都搞砸,是因為他的武功也幾近完美。要是他的武功爛一點呢?

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想到某位清朝的古聖先賢,一點武功也沒有,居然還搞定了七八個女人。。。。。。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以女性類比政治?
2009/06/03 19:06

以女性類比政治,

然後解釋張無忌對政治的無能,

這個邏輯值得商榷.

或許妳可以說張對母親的投射,

使得他面對女性時有著懦弱或渴望被保護的一面,

但那只能說是對母親意象的眷戀,

何況以女性類比, 除非邏輯論述清楚,

否則, 只是套套邏輯罷了...

又, 照妳對政治的解釋, 那可是黑暗不堪啊...

非曹操者流, 玩不得也.

若如是, 以之比女性,

除了將女性污名化外,

唯一能推論的是,這"或許"是版主對自我身份的展延...

還是老話一句,

版主的論述, 過於強調主宰精英的階級意識,

如今, 回頭再看今日的妳,

以女性身份做出

關於女性與妳筆法下的政治意涵類比...

說實話,

蠻無言的.

不吐不快,

但也僅此為止.

安康公主(woaiyuefang) 於 2009-06-03 20:20 回覆:

这位仁兄貌似不适合看我文章的风格,到也不怪。所谓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并非比作什么就是什么?好比如台湾岛内把马英九比作“狗”。莫非马英九就是了。比喻不在乎本体和喻体而在喻意。你说把政治比作女性是侮辱?我不认为啊。若没有政治文明社会还如何称为文明社会又如何有时代发展呢,哪个国家离开的了政治,就好象人类又怎么能离开女性一样来繁衍。

政治有好有坏,女性也是如此有好女人和坏女人。但政治天生并没有错,只有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政治才会变的有好有坏,女人不也是如此吗?一般来说女子天生就坏的不是很多,都是在日后的成长中受到外界的影响才会有好与坏,正于邪的变化。《倚天》中的几个女子都是亦正亦邪,这正好映衬了政治的反复无常。想要在里面摸爬滚打还真是不容易,的确花花公子或者情场高手才能玩弄感情场于鼓掌,而白面书生木头桩子又怎么可能得到众美女的亲睐呢?虽然这个比喻是有点过分,但仔细一想并非完全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