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28 11:42:01瀏覽2508|回應1|推薦131 | |
「黃變」的喜悅-專訪菸農 採訪/魏世賢、陳文菁、黃瀞瑤 日期/ 「焙菸的時候整晚都不用睡覺,若到需摃猛火時,十幾分鐘就要加柴火,當時焙菸不是用油,而是燒龍眼枝。木材很重,都是自己一個人扛,邊燒柴火,仍要邊串菸葉,等晚上要焙的菸葉全部串完後,才能回家洗澡、吃飯。」 「晚上焙菸累了就躺在燒柴火的灶邊小睡片刻,清晨3點開始收攏焙好的菸葉。想到自己從年輕時開始務農,這麼辛苦的工作不想讓孩子跟隨,較大的兒子讓他出去從事金飾業,後來轉到王永慶的塑膠工廠工作。除了養育小孩,公公婆婆仍要照顧,遇到別人家婚喪喜慶還須包錢,生活過的很辛苦。」
魏:請您說說種菸的過程? 盧:第二期水稻收穫後必須請工人犁田,早上4點多就必須到田裡施肥及“壓稻草”,以保持水土、抑制雜草。等清晨時工人便會來挖菸苗坑,通常約兩尺挖一坑,然後將肥料放入坑內,下午再將菸苗植入,接著噴灑農藥,以防止蟲吃菸嫩葉。有時利用晚餐後去噴灑,走在田埂上,一手拿手電筒,一手按灑藥器,往往到晚上12點工作才結束。 魏:焙菸的過程如何? 盧:中午到田裡採剝菸葉,回來將菸葉串成一桿桿,吊掛在菸架上。吊掛菸葉共需要3人,2人爬到菸架上掛菸,1人在下面傳遞菸桿,拿菸桿的與掛菸桿的人須分工合作。當幫忙人員回去後,我便在菸窯內整理菸屑,然後起火焙菸。起火須先將草蔭點燃,再放小枝龍眼木,最後放大枝柴木。為了節省時間,我獨創一種焙菸方式,就是以大火先將鐵管燒紅,然後提熱水澆在鐵管上,熱氣自然往上竄升,菸葉就較易烘乾。別人都說:「奇怪!大家菸都焙未乾,你就“休火”(未再加柴入灶,表示菸葉已焙乾)。」我說: 明天要“出菸”(菸葉焙乾完成後自乾燥室內取出)、“潤菸”(菸葉取出後置於室內架上讓菸葉回潤)、“搓菸”(菸葉回潤後再將一片片予以抽出),今天沒“休火”,明天如何“出菸”?隔天早上我真的就完成了“出菸”。 魏:一窯菸要焙多久? 盧:約一星期,總共約焙十窯。菸窯裡有溫度計,剛開始燒30~40度,當出現 “黃變”(菸葉轉黃)時,溫度升到50~60度,甚至70度,繩子一拉出來就知道幾度。當菸葉出現“黃變”後,我就加猛火將鐵管燒紅,然後灌5~6桶熱水在鐵管上,再置入粗大柴焙燒,以加速提升室內溫度,讓“黃變”加快,直到“黃變”7~8成時,就可以恢復到50~60的溫度。 魏:當時小孩有沒有幫忙? 盧:當時小孩仍小,如何幫忙?那時有人說:「騙肖ㄟ!一窯菸自己如何出?」下面三籠(三架)我自己拿得到,上層菸架上的菸就請別人幫忙。喬菸(進入乾燥室內將同層菸葉吊掛均勻)往往都是自己來。 文心:你有幾個孫子? 盧:4個。一窯菸綁起來很多,必須整理堆置起來。在下一窯菸出菸前(約一週時間)需將上窯菸整理完成。當時要採菸、串菸、掛菸、燒柴、喬菸、剝菸、出菸、潤菸、搓菸、壓菸,然後一箱箱堆置到二樓倉庫,接著“打菸件”(將焙好的菸葉送去繳交),這過程是很辛苦的工作。我常常一邊燒柴焙菸,一邊整理菸葉,直到深夜,累了就在菸窯內炕邊睡覺。後來由柴燒改為油燒,但油桶很重,一個婦人扛不來,當時自己的頭家(先生)已經去世,需麻煩其他男人幫忙, 魏:菸架一共有幾層? 盧:菸架共有11層半(註:菸窯已拆除,無法確認),一層間距約有2尺高。剝菸由最下面三層開始,堆置完後,再由最上面往下層剝。通常清晨1點開始剝菸,直到早上9點才完成整理工作,早上煮一頓飯吃到晚上。 文心:菸窯內很熱如何工作? 盧:熱就讓它熱。若菸葉沒掛好,進入“喬菸”(整理燒焙中之菸葉),溫度30~40度。熱管除中間有一管,四週又圍繞。 聖音:您有幾棟菸窯? 盧:只有一間。我頭家還在世時,和人家合夥的,本想將它買下來,開價2萬5,後來阮頭家過身(去世),喪葬費花了20幾萬,就無能為力了。兩年後我以5萬元買了另一棟屬於自己的菸窯,前年才拆掉。(待續) 本文已受到著作權法保護,請勿翻印, 以免觸法!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