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5 13:01:29瀏覽3701|回應0|推薦67 | |
三界埔傳奇之七:赤蘭溪地下導水工程紀念碑 撰文/魏世賢
三界埔傳奇之七:赤蘭溪地下導水工程紀念碑 撰文/魏世賢
黃昏時刻,西方那片燦麗輝煌的夕色映在紀念碑石上,台基的四角呈狐線放腳,屬於埃及式方尖碑。有四個面,各面都有凹槽,分別為碑名、峻工年代、工程概要及建立者名銜。蔓草無際擁蓋碑石基座,向上竄升,似要掩蓋歷史。方尖的輪廓襯托著璀璨的彩霞,拖曳著一種淒美的史實。紀念碑旁淙潺的赤蘭溪澗在遍谷的芒花間顯得更清澈,浸潤千年淒美的暮色。 赤蘭溪地下導水工程紀念碑兀立在吊橋頭,六十多年來如牧人,守護赤蘭溪的爆烈與溫柔。與聖音師姊走過富成橋,沿著分岔路來到碑前,撥開蔓草恭讀碑記。地下導水工程建築年代為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年),碑文清晰,但「昭和」二字於台灣光復後,村民因感日本紀年氣憤恥辱,遂慘遭「塗抹」。碑石記載:赤蘭溪地下導水工程總長度為 先民選擇河川的彎流地點,建土堤擋住水流,形成水潭,稱之為「埤」,並設置「引水道」引埤中的水,稱之為「圳」。著名的彰化八堡圳建於1709年,由於該圳是由台灣最早的水利工程師施世榜籌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取濁水溪之水灌溉八堡農田,所以也叫做「濁水圳」或「八堡圳」。清朝時期,台灣有三大水利工程,各自分在北、中、南三區,分別是郭錫塯父子建造的塯公圳、施世榜興建的八堡圳、曹謹闢建的曹公圳。 但是臺灣最早開發的灌溉水利系統應屬台南歸仁的「許縣圳」,開鑿於明鄭時期(1671年),引鹽水溪上游的許縣溪。嘉義「道將圳」則是台灣歷史第二悠久的水圳,原分為「道爺圳」(康熙34年,西元1695年)與「將軍圳」(康熙26年,西元1687年)。將軍圳是康熙26年柳仔林大地主黃嚴卿,從八掌溪造水圳而成,為紀念施琅,取名「將軍圳」;康熙34年游立天與陳日新在圳尾再造圳,後人感恩知縣周鐘瑄撥巨款協助,故取名「道爺圳」。日據時期水災將圳沖毀,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成立「水利組合」,將兩圳合併,稱為「道將圳」。時至日治時期,因蘭潭水庫引八掌溪水進入水庫內,致使道將圳出現無水可引的情況,於是另從水上鄉三界埔,以暗渠將赤蘭溪水引到彌陀寺對岸匯入八掌溪,再由八掌溪引水導入道將圳,讓道將圳可終年灌溉農田,流水不斷。 據說日治時期,赤蘭溪地下導水工程完成舉行通水典禮時,依慣例須邀請兩人入水道行「水祭」,水門打開以前進去,拿火把跑給圳水追逐。順利跑過1400多公尺地下水道者,頒發獎金獎勵;若不幸被水流沖走,代表將來水圳工程運作會順利,家屬可領「慰問撫恤金」。水祭時在入口處,準備牲醴祭品,請日本道士誦經,分送糖果與錢幣給小孩撿食。 道將圳為清朝康熙年間所留下來的古圳道,根據歷史考察,這條圳道建設於1687年,離現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也是嘉義地區歷史最悠久的的古老灌溉渠道之一,在以前它扮演著灌溉農田的重責大任。道將圳守護員楊清樑在踏查了5年,發現這條水圳經過的聚落、沿途的人文歷史資產豐富,而讓他長期投入水圳守護的工作,也希望這條水圳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新時代的意義,改變現代人對水圳的漠視,重新找回人與水圳的和諧關係。 從八掌溪延伸而下的道將圳灌溉區域已有政府部門及地方熱心人士開始重視,然而延伸近三千公尺的赤蘭溪地下導水工程卻淹沒在荒煙蔓草間。赤蘭溪地下導水工程紀念碑石旁,有一座與溪底等深的水槽,赤蘭溪水自此沿暗渠奔流而去。想走一段聽暗渠內流水的聲音,卻無路可循,就將臉頰貼於60多年前所建的石牆上。嘩啦啦,流水啊!一去永不回!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