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界埔傳奇(1) ~日本甲螺顏思齊
2012/03/01 10:25:53瀏覽3535|回應0|推薦102

三界埔傳奇之ㄧ:日本甲螺顏思齊

撰文/定心 

懷著尋幽的心情,我與聖音師姐跟隨著潘老師,一同去領略三界埔自然山林的美境。順著苗圃側邊的小路前行,落葉層疊,隱沒山徑,陡坡間聳立的苦楝樹花期已盡,微黃的苦楝仔落了滿徑。不知名的樹,或高或低,枝椏翠綠,沿著山坡向陽面擁簇,形成一片蓊蓊鬱鬱未開發的原始林地。林木間鳥語起落,卻不見蹤影。苗圃旁山莊內,突然衝出兩隻小黃狗,視我們如見山間獵物,狂哮猛吠。拐了幾個彎道,避開了狗,便發現一座木造觀景台,矗立在山腰間。

觀景台內,餐具、瓦斯、飲水俱全,並掛有告示牌,牌上寫著歡迎來者自取之意,地上木板卻有些損壞,感覺應有些時候沒有閒人雅士前來。立於觀景台前,潘老師對我們說:「三界埔蘊含許多人文歷史景點,又有許多未開發的山林地,自然生態豐富,是一個推廣教育養生休閒的好所在,而且處處山腰皆可看到整個嘉義市。」

嘉義市是我童年時最喜愛遊逛的繁華城市,順著潘老師指示的方向遠望,記憶中的大通、二通、文化路夜市,因距離遙遠難以辨識,只見層樓如堆疊積木,林立於嘉南平原之中。或許三百年前,嘉義仍被稱為諸羅山
的時候,先民們也曾經立於這個山腰處,遠望
形狀似桃的諸羅古城,然後讚嘆一聲:啊好美的桃城。

嘉義古稱諸羅山,又名桃城。以前是平埔族諸羅山社(Tzurosan
的領域,
後來陸續有漢人遷居至此地。清乾隆年間,台地爆發林爽文事件,乾隆皇帝為了嘉許諸羅縣百姓,死守城池的忠義精神,取「嘉其忠義」的意思,賜名「嘉義」,諸羅於是改名為嘉義。

嘉義東南方,諸山羅列,三界埔位於其間,平原寬闊,丘陵起伏,在荷蘭、鄭成功時代應是農業興盛、鹿群遍野,平埔族、漢人依谷而居,循山而獵。追溯歷史,最早帶領漢人前來笨港(今雲林北港、諸羅開墾的人,首推大陸福建漳州海澄人顏思齊。

根據歷史記載,顏思齊年輕時因為不滿當地官員欺負,因而殺了官員的家僕,逃亡到日本平戶,後來從事海上貿易,逐漸累積財富。在明朝政府無法控制的沿海,顏思齊成為海上領袖,日本政府為便於管理華人,便授予顏思齊為「甲螺」。「甲螺」是一種官名,在荷蘭語中相當於頭目,就像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委任的華人領袖,被稱為「甲必丹」一樣。

不管是「甲螺」或者「甲必丹」,這種官銜定是個性豪爽、仗義疏財的象徵,特別是在那盜匪橫行海上的時代。或許被一種冒險、勇敢的精神所感動,雖是海寇,我對顏思齊仍然尊敬。

顏思齊的傳奇,聽來算是刺激。明朝天啟2年(西元1622年)他與人共謀推翻日本德川幕府,不幸事跡洩漏,於是率眾乘船經琉球到臺灣,在笨港北岸後寮登陸,比鄭成功來台早了39年。不久,又派人回到漳泉故里招募貧民3,000多名渡海開墾,由笨港逐步開發到諸羅山(今嘉義一帶)。當時顏思齊的部眾隨著船隻也帶來了「船頭媽」,就是最早來台的「開基媽祖」

或許是諸羅山的景致優美,顏思齊來台後喜歡到諸羅山打獵,根據歷史記載,顏思齊於打獵時不幸染病而死,死後葬於今嘉義水上鄉牛稠埔(今南鄉村尖山仔腳)。據傳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曾親自到尖山頂上祭拜顏思齊,並想整修墓地,後因復國事業忙碌作罷,可是又擔心將來在荒煙蔓草中辨識不出,就拔出佩劍,刻下一道劍痕來做標記,碑上的劍痕也就一直留傳到今天。

台灣史學家連雅堂在《臺灣通史》一書中也寫道:曾經親自到過諸羅山野,悠遊三界埔,有田夫故老與之談及顏思齊之事,顏思齊之墓已經傾圮,雜草蔓生期間。可歎!當年拓墾台灣之壯士,而今景象竟是如此!

雖然有學者質疑顏思齊墓的真偽,認為連雅堂在《臺灣通史》中有關「思齊死,葬於諸羅東南三界埔山,其墓猶存」之記載有誤。可惜該墓碑上文字已經風化無可考無法確切證明為顏思齊之墓。

不管古墓真偽,幾週後,我又與聖音沿著三界埔山徑前行,想尋找未來舉辦森林體驗營最佳路徑。雖然離古墓仍有數公里,山地難行,且古墓屬內角軍區砲兵訓練用地,非申請不得其門而入,我仍帶著聖音往林木密處探詢。

沿著苗圃旁的小徑而行,沿途景色優美,林木清靜,眼前出現一片桃花心木沿著產業道路的兩側生長,密布成林,雖未見翅果飛舞,地上卻也落葉鋪陳,應是林間小動物最佳的軟被,我與聖音被這樣的美景所陶醉。繼續前行,沿途頗多叉路,怕迷路,只好學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漁夫,在叉路口一一作了記號。走著走著,突然眼前一片明朗開闊,就在山腰處發現一戶人家,一名幼稚小孩倚門好奇觀望,兩隻小狗對我們狂吠,不見大人,對於他們為何居住在此山林,無法問個究竟。屋舍旁另有一條山路,坡度頗峻,聖音建議爬看看。我告訴聖音,爬過另幾個山頭,就可到達我的故鄉白河內角,或許可發現古墓,但因前路荒涼,山徑隱沒,只好作罷。

據報載,雲林縣立委顏清標曾經幫忙來自閩、粵、台三地顏氏宗親三百餘人,蒞臨水上鄉牛稠埔顏思齊墓祭祀。此活動中,水上鄉長王啟澧則承諾向中央爭取經費,修整墓地。

不論顏氏宗親艱辛跨海前來祭祀,歷史對顏思齊之墓的關注,仍然相當有限。或許很少人知道,400年前漢人最早開墾台灣,是現今北港、嘉義之地,當時自漳泉招募貧民渡海來台開墾的首領,就是顏思齊。所以將顏思齊尊為「開笨港王」「開諸羅山王」,甚至「開台王」,當稱之無愧。

西洋人常說中國人無冒險進取之心。史學家連雅堂在《臺灣通史》一書中,卻如此評價顏思齊:「成者為王,而敗者為寇。顏思齊不受強權羈絆之精神,勇於冒險犯難之心,亦算是英勇的男子漢。」

招募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之人,具冒險進取之心,首推顏思齊。

 

 本文已受到著作權法保護,請勿翻印, 以免觸法!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sdomlohas&aid=6098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