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身症」顯示壓力傷身了!
2009/05/21 17:43:38瀏覽12833|回應17|推薦145


「心身症」顯示壓力傷身了!

訪台大精神部主任李明濱,談新世紀的「心身症」


生病了,且不斷看醫師、服藥都無法改善症狀,那就可能是罹患了「心身症」,必須同時搭配精神科的治療,才能根本治癒身體上的不適。



文‧圖/邱麗文


隨著生活的步調愈來愈快速、競爭,我們經常會自覺「沒有時間生病」,所以面對身體因疲勞、壓力等原因所衍生的頭痛、失眠等症狀,總會以隨處可買的成藥來舒緩不適感,並不會特別去正視或探索更深層的發病原因。即使當不適的感覺日益加重,甚而經常出入醫院仍難以根治時,也不會將其病狀與精神性的成因聯想在一起,所以無法根本地治療,遂讓不適的煩躁,繼續影響著正常生活。



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精神官能症


人,是身、心、靈的綜合體,三者互為因果,交互影響著我們的起居作息。所以,當我們忽略了心理、環境等多方壓力的問題時,便容易誘發身體的不適,導致疾病的形成。「結合心理、社會學與醫學的科學,稱為心身醫學」,這是學理上的定義。長久以來,這定義一直受到醫界的混淆與誤解,主要是因為器質性(生理)與心因性(心理)的判定十分容易混淆,不但容易導致醫療上的界定重疊,更容易造成病患求診時的無所適從。

時序邁入21世紀,「壓力」儼然成為不可忽視的全民問題,許多焦慮、憂鬱或憤怒的情緒,都因社會的快轉應運而生,造成生理、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的變化,進而影響心身健康,甚至誘發疾病的發生或惡化。根據台大精神部的李明濱主任分析,新世紀最容易產生的精神病況,將是因憂鬱、躁鬱、焦慮及生活適應壓力所衍生的「自殺問題」、「物質濫用」及「兒童、青少年、老人的精神病症」。此外,易被忽略的「輕型精神官能症」也將快速增加,其中最常見的將是焦慮症(包括恐慌症、泛焦慮症、社交畏懼症)、憂鬱症、適應障礙症及心身症。

經常,我們對精神疾病的認知,總不脫離「重型精神疾患」中的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卻忽略了「輕型精神官能症」;而這些「輕型」的精神症狀,往往因民眾對其預防、診斷、治療及癒後的認識不足,以致得不到早期的診治,並造成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李明濱表示,「目前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官能症,而主動前往精神科尋求幫助的人,卻相形顯得太少。」


心身症,是由心理引發的「身體」疾病


個性細膩的李明濱,自幼就對親友間的感受特別敏感;基於對「人」的興趣,讓他選擇了精神醫學的志向。二十多年來,他全力投入「心身醫學」及「照會醫療」的研究、推動,並成為「心身症」的臨床專家。他說,「研究與壓力有關的精神醫學,一直是我專注且充滿興趣的範圍。眼見早年的精神醫學,多偏向精神重症的治療與研究,卻忽略了輕型的精神官能症防治,所以才決定投身該領域研究。」

出生於高雄茄萣,畢業於台大醫學院,隨後赴紐約羅契斯特大學進修,再返回台大任職,目前為台大精神科教授兼主任。對李明濱來說,「心身醫學即是生活」,他非常了解壓力對心理的影響,更在臨床上發現許多心因性的身體疾病,所以不斷發表最新的「心身症」的臨床報告,讓各方有更多認識該症的空間與管道,進而了解其未來的普及性及重要性,並喚醒更多人對該症的正視與防治。

根據李明濱的解釋,「心身症,是因心理、社會、行為等相關原因造成的身體疾病。」就精神科臨床上的診斷,「心身症」一定要出現具體的身體疾病,且透過一般的治療都無法有效改善,並持續不斷地因不明原因復發,才能斷定是心因性的原因。例如,有人心情受影響就產生胃疼、頭痛、失眠等症狀,且不斷看醫師、服藥都無法獲得具體的改善,就很可能是罹患了「心身症」,必須同時搭配精神科的治療,才能根本治癒身體上的不適。


壓力是導致「心身症」發生的主因


心身症的病人,往往承受著高度卻無形的壓力,卻不善於將這股壓力釋放,所以外人並不覺得他們有明顯的情緒問題(如:焦慮、歇斯底里),自然也就不會將反應在身體的不適,與精神問題聯想在一起。李明濱說,「焦慮或情緒難控制的人,往往會透過相當激烈的方式(如:自殺)來表現失控;而心身症的病人,則是透過身體上的持續性疾病,來反應內在的壓力,所以不易被察覺。」

多數人面對身體上的病況,往往不會去探究「心因性」的問題,所以只會到一般門診而非精神科醫師求助,如此不但造成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且無法根治病因。究竟民眾該如何自我察覺「心身症」的發生呢?李明濱建議,「當民眾發現自己的疾病,透過正確的療程,卻始終無法治癒,且每當病情惡化或再發的時刻,都與情緒有關,就可以同時到精神科求診。」

壓力,可導致焦慮、憂鬱、憤怒等情緒,紓解不當則會透過身上最虛弱的器官引發疾病,導致「心身症」的發生。目前,臨床上常見的心身症狀如下:

骨骼肌肉系:頭痛、抽筋、肌肉痛、顎肌症
皮膚系:皮癢症、圓禿、異位性皮膚炎、多汗症、乾癬
呼吸系:換氣過度症候群、打嗝、歎氣、氣喘
心臟血管系:心悸、偏頭痛、心律不整、高血壓
腸胃系:慢性胃炎、便祕、腹瀉、嘔吐、十二指腸潰瘍
生殖泌尿系:經期不順、性無能、性交疼痛症、不孕
內分泌系:甲狀腺機能亢進、月經不順、無月經
特殊感覺器官或神經系:視力模糊、頭暈、手麻、耳鳴


藉「生理回饋治療」調整自我


在治療方面,由於心身症包含心理壓力與疾病兩大因素,故必須同時治療這兩方面。當疾病處於急性期時,身體治療必須立刻進行,此時精神科的治療只要提供情緒的支持即可。一旦病狀穩定,精神科治療就成為主要重心,除搭配精神藥物,以減緩壓力的累積外,還要透過訪談式的心理治療,了解其性格與承受壓力的來源,並找出調整情緒的方法,使病人得到壓力的釋放,進而預防疾病的再發。

目前在台大精神科的門診中,設有「生理回饋治療」的儀器,病人可以透過儀器上的顯示,發現思考、情緒與生理變化間的關聯性,使自己找到自我調整的方向。李明濱表示,「儀器就像一面透視內在的鏡子,讓人看到自己平常無法自覺的生理功能,並透過持續的自我練習而獲得壓力的釋放。」

隨著社會整體壓力的快速累積,許多醫院的精神科開始透過諮商、團療、座談等多元的途徑,來協助民眾找到適當的情緒調適法,以面對充滿壓力的生活。而這些積極的預防課程,卻不太容易大規模推動,原因不外是民眾心中仍對「精神科」懷有懼怕的心理,而錯失了及早防範精神疾病的機會。其實,除了透過遺傳與先天體質產生的重度精神疾病之外,其他輕型的精神官能症,都是可以根治的,只要服用適當的藥物,再配合正常的睡眠、營養,並持續規律的運動、休閒、學習放鬆的技巧,相信在很短的時間就能揮別「心身症」的困擾,重獲健康的生活。

關於放鬆的技巧,李明濱認為可以有各人不同的選擇;他說,「舉凡腹部呼吸、冥想或透過放鬆音樂、催眠錄音帶等等不同的方式都可行,只要能讓患者感覺到放鬆並能持續進行,都是值得鼓勵的方法。」現在的人愈來愈重視休閒生活,卻常在娛樂中仍不斷思慮煩心的事,根本無法達到身心放鬆的效果。李明濱說,「休閒,應該避免充滿壓力的目標導向,也不要隨時開著洽談商務的行動電話,否則就算到風景再美的名勝渡假,仍無法達到放鬆的效果。」


臨床上的「心身症」案例


李明濱二十多年來所累積的「心身症」個案,已多到無法詳述。對他來說,每個病例都是令他難忘的,因為從發病到病癒的過程,都是那麼深刻且獲得充滿喜悅的結局,難怪他要大力呼籲民眾正視「心身症」的及早治療了。以下是臨床上的真實案例:

個案一:緊張性頭痛

A小姐任職於貿易公司的財務部門,擔任會計的工作。每當工作量增加,就會產生頭痛的症狀,並持續達數年之久。經過不斷地就醫治療,頭痛的症狀仍沒有改善,於是她開始依賴大量的止痛藥,並透過長時間的臥床休息,才能消除頭痛的症狀。由於結婚在即,A小姐非常擔心大量的止痛藥,會影響婚後的懷孕,於是經由內科醫師的建議,決定到精神科求診。

經過專業的診斷,A小姐被判定罹患「肌肉系統心身症」,即緊張性頭痛。為了避免A小姐對服藥的恐懼,李明濱建議她透過生理回饋與肌肉放鬆治療,並配合定期的面談,以找出令她充滿壓力的根源。治療中,李明濱發現A小姐很明顯地具有神經質特性,做事急性、內向多慮。經過七次的治療,她頭痛的症狀已明顯消除,同時也找到了幫助她肌肉放鬆的有效方法,於是就決定停止療程,並依照原定的計畫結婚、懷孕。

個案二:緊張性十二指腸潰瘍

B先生是家中的長子,在某次因公務出差遠行的期間,母親因心臟病突發而病逝;面對突然的失親,讓B先生因未能隨侍在側而深感內疚。過了不久,他突然因嚴重腹痛到醫院求診,經診斷為「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出血」,於是透過住院治療及持續服藥控制了病情,並日漸康復。從此,B先生維持定時定量的飲食,並配合適當的藥物穩定病情,但腹痛的症狀卻仍時而復發,即使不斷更換醫師,依舊無法根除。某天,B先生碰到了堂叔,並告知被胃病纏身的痛苦,經由堂叔的建議與說明,B先生決定到精神科求診。

經過專業的診斷,B先生被判定罹患「腸胃系統心身症」,即緊張性十二指腸潰瘍。治療中,李明濱發現B先生是個內斂求全,且相當重視人際關係完美的人,他因母喪而導致內在的壓力無法釋放,進而反映在腸胃系統,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經過藥物的服用及為期三個月的持續面談,加上指導B先生進行放鬆訓練,就不必再服藥了。現在B先生已完全恢復正常的生活,即使偶有緊張性的胃疼,也能透過自我的放鬆,而快速獲得舒解。

個案三:心因性性功能障礙

C先生與太太結婚四年,兩人的感情很好,也有愉快的性生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C先生始終無法射精,以致兩人無法擁有子女。C先生多年來持續有夢遺的經驗,卻始終無法在正常的表現下順利射精,讓他對太太充滿歉疚,於是在太太的鼓勵下,決定到精神科求診。

經過專業的診斷,C先生被判定罹患「心因性性功能障礙」。在訪談治療中,李明濱發現C先生自幼生長於父母失和的家庭,整個青少年都籠罩在父親外遇的陰影下,漸漸,C先生開始自覺性器短小而深感自卑。第一次的性接觸,C先生因害怕婚前性行為造成女友(即現在的太太)的懷孕,努力克制射精的欲望而造成壓力,從此與女友的幾次親密接觸,都無法射精,現象一直延續到婚後。

經由臨床分析,C先生是個對性充滿罪惡感且過度自我控制的人,他有生之年從未有過自慰的經驗,對性仍充滿青少年式的幻想,對自己的身體、性徵仍感覺到害羞。透過面談,李明濱提醒C先生,目前最需要的是一點點「放縱」,而不是將時間全部放在工作和妻子的相處中,沒有獨自的活動。此外,他還建議C先生嘗試練習自慰,並在妻子在場的情況下射精,其間完全暫停真正的性交活動,經過C先生、太太的通力配合,C先生終於日漸突破了心防,順利擁有了小孩。


倡導「照會醫學」以防微杜漸


聽李明濱闡述「心身症」的面面觀,突然覺得這類的精神疾病,幾乎每個人都有可能罹患,只要是抗壓能力不夠、喜歡鑽牛角尖、個性追求完美,或是成長過程受過衝擊的人,都有可能因突發性的心因性原因,而成為「心身症」的病患。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避免發生這類的心身疾病呢?李明濱說,「生性敏感的人,必須學習讓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變得中立且理性,如此就能避免因偏執而造成的心理、身體衝擊。」此外,他還強調,「未來的精神醫學應推廣到社區,並從小開始學習管理情緒、壓力,才能有效預防各式精神官能症的產生。」

未來,整體環境將走向個人化的時代,如能學會自我控制並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就等於取得了邁向光明前程的通行證,不會因社會快速變遷而充滿壓力。目前擔任「精神醫學會」理事長的李明濱,因體認到「現代文明將使心身症更為突顯」,於是積極倡導「照會醫學」的推動,希望透過跨科整合的照會治療方式,幫許多受苦於疾病的患者,找到治療心靈的管道,讓許多潛在且不自覺的「心身症」患者,得到最及時的治療。也許,你已被心身疾病困擾了很久,何妨到精神科試試?(2001,張老師月刊)


後記:(2009,五月)

兩個多月前,台東縣卑南鄉的「快樂之道研習營」,轉載了這篇文章。透過轉載的授權,我又重新看了這篇多年前的文章;不禁感嘆,我們仍普遍處在高壓的環境,卻很少人真正找到抒壓的管道,導致心身症的病患不斷增加。

從高中開始,我只要不想上課,就會感到胃疼。疼得嘴唇發白,疼得冷汗直流,疼得老師讓我請假回家。而只要背著書包走出校門,我的胃疼就減輕了許多,於是也不直接回家,隨處走走逛逛,享受蹺課的悠閒與自在。每一學期,我的病假時數都超過一百小時,而,我卻從來沒有看過醫師。這情形,延續到大學、就業,我也習慣了,還笑稱自己有「賴皮病」。有回,到醫院照了胃鏡,卻沒有發現問題,於是藉由醫師的解釋理解,我的胃疼,是屬於心因性的。

後來採訪了李主任,才更進一步理解自己是「心身症」。如同文中的個案二,我也是個內斂求全,且相當重視人際關係完美的人,卻因為與家人關係的緊張,導致內在的壓力無法釋放,進而反應在腸胃系統。這些年,我因為持續的心靈成長,加上不斷疏導與家人的緊張關係,長年伴隨我的胃疼,已經很少再犯了。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82892&aid=2970340
 引用者清單(1)  
2014/09/30 13:19 【udn】 這有相關產品!壓力 情緒 管理 李明濱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晨曦Catherin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祝端午節快樂!!
2009/05/22 06:36

這張照片拍得多好!

意境深遠.........


燁子(win82892) 於 2009-06-24 19:45 回覆:
晨曦姊姊安安,

謝謝鼓勵!在大師前,不敢多出聲。
近期換了入門單眼(Canon 450D),隨處拍拍!

晨曦Catherin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身症」
2009/05/22 06:33

不斷的自我成長

與反覆溝通......找出紓壓的方式

才能自癒


燁子(win82892) 於 2009-06-24 19:48 回覆:
呵呵!過來人的心語,一切盡在不言中....

ez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身症
2009/05/22 01:32

可見得

身心是一體的

要想擁有健康的身體

得先要有快樂的心情

祝 身心輕安


燁子(win82892) 於 2009-06-24 19:50 回覆:
身心輕安,好舒爽的一句問候。在這炎熱的夏,特別有清涼感!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相機!
2009/05/21 23:21

是啥品牌? 我等著換相機了! 這照片質感真好。

心身症,似乎緊緊跟著追求完美,做事求全的族群。我曾經在大學也有一段日子過得很痛苦,尤其是要被英文單字記英詩和散文,文學史,哇,嚇壞我這個記憶力差的人。往事不堪回首哩!

燁子(win82892) 於 2009-06-24 20:03 回覆:
是啊!追求完美,做事求全的人,罹患心身症的比例,遠比少根筋的人高多了。只有自己學習放鬆,才有解套的一天,旁人一點忙都幫不上!相信“粗屋門“(為何我總忘不了這句話!)一定歷經很多過程,才能擁有現今更寬廣的生活態度!祝福妳~~
呵呵!那麼久才回訊,妳的相機換了嗎?
我現在使用的,是入門款的單眼(Canon 450D),隨處拍拍,感覺還不錯!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底鏡
2009/05/21 22:59

燁子的新相機果真讓妳更得心應手了.尤其那排橫列的樹根在光影的烘托下顯得栩栩如生,對照前頭坐在地面穿橫條紋衫的女子,猶如徘徊在陰晴黑白心底交戰的茫然無助般.

端午了,妳也返家了. 

燁子(win82892) 於 2009-06-24 20:23 回覆:
阿本大哥的解釋,就是我當初拿起相機的感受。
真是有默契啊!還希望多多指教!

快樂阿齊
ูู^^
2009/05/21 22:56

緊張性頭痛 + 12指腸潰瘍

阿齊多年前也因為工作常犯

後來...多吃+多睡+多喝水....不到1年就"痊癒"了 

那招想不上課就胃痛的事...我是不曾有過

不過...小時候每要上台演講或其它...阿齊就會胃抽筋

燁子(win82892) 於 2009-06-24 20:32 回覆:
阿齊安安!

當時,我實在長得太像好學生,讓老師一點都沒有懷疑我。
不過,我當時是真的疼,沒有裝病喔!


燁子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只要找到病根,「心身症」往往可以不藥而癒!
2009/05/21 17:53
從高中開始,我只要不想上課,就會感到胃疼。疼得嘴唇發白,疼得冷汗直流,疼得老師讓我請假回家。而只要背著書包走出校門,我的胃疼就減輕了許多,於是也不直接回家,隨處走走逛逛,享受蹺課的悠閒與自在。每一學期,我的病假時數都超過一百小時,而,我卻從來沒有看過醫師。這情形,延續到大學、就業,我也習慣了,還笑稱自己有「賴皮病」。有回,到醫院照了胃鏡,卻沒有發現問題,於是藉由醫師的解釋理解,我的胃疼,是屬於心因性的。

後來採訪了李主任,才更進一步理解自己是「心身症」。如同文中的個案二,我也是個內斂求全,且相當重視人際關係完美的人,卻因為與家人關係的緊張,導致內在的壓力無法釋放,進而反應在腸胃系統。這些年,我因為持續的心靈成長,加上不斷疏導與家人的緊張關係,長年伴隨我的胃疼,已經很少再犯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