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10 22:25:14瀏覽4183|回應3|推薦1 | |
§ 自 前言 很多人想要理解民進黨。 有人希望借助西方經驗來找到理解民進黨的線索,於是用西方政治界中流行的左右分類來嘗試為民進黨找到定位。由於以往民進黨在野期間曾多次表示對環保、社會福利、勞工權利等的重視,民進黨亦時有「反商情結」或反大財團的言論出現,看來是比較「反資本家」,遂讓許多人傾向將民進黨歸類西方政治中的左翼政黨。 民進黨中也有人以此自誇,將民進黨改造成為「社會民主黨」或另成立左翼政黨等言論也時而出現。 但,民進黨是左翼政黨嗎? 對於民進黨反財團或「反商情結」等印象,是陳水扁總統執政後,努力去改變的外界印象,這當然與身為執政黨,必需要注重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有關,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不可能不與資本家有所交往。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當然是選舉愈來愈昂貴,政治人物要能生存,首先必需要有募款的能力,而募款的對象,當然是財團或資本家。 或許反商印象的去除並不能證明或反證民進黨是否為左翼政黨,實際的政策作為可能更能反應這個政黨的本質。 在勞工政策上,因為怕危及本國勞工的工作權,所以反對引進外勞,不只反對引入外勞,甚至對於已引入外勞其工作生活環境也毫不關心,任由其被國外及國內仲介業者雙重剝削。對於本國企業於國外所設工廠中如何剝削外國勞工也漠不關心,這樣聲稱「關心」勞工政策,其實只是關心「本國」勞工的政策,與左翼勞工運動中關心不同國家勞工被剝削的共同處境顯有不同,簡單說來,這樣的關心,其實不是左翼的勞工政策,相反的,反而是右翼民族主義的政策表現。 民進黨是左翼政黨嗎?顯然不是。 那麼民進黨倒底是個什麼樣的政黨? 其實大家早已有答案了。 對大部分台灣人民而言,他們心目中的民進黨,很清楚的就是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黨。 打開來民進黨的黨綱,裏面各式各樣的政策主張都有,「台獨黨綱」只是其中之一,但為什麼大家會有民進黨是「台獨黨」的這個印象,而不認為其他民進黨黨綱中所主張的政策綱領也同等重要? 這是一個有趣但重要的問題,要對這個問題做好的回答,必需要認知到,一個政黨的本質,正如要了解一個人一樣,絕對不能從她自我聲稱的本質中去了解,必需要回到源頭,看透這個政黨產生的背景?拿走了什麼她就不會再存在了?也只有樣才有可能掌握到政黨的真正本質。 以中國共產黨為例 舉個例子而言,我們可以問「中國共產黨」倒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政黨?有人因為「中國共產黨」的名字或她對外所宣傳的內容,主張她是一個以「共產主義」為其核心價值的政黨,我對於這樣的看法不太同意。 我認為,中國共產黨其實是一個以「民族主義」來凝聚黨員及幹部的政黨,她的民族主義價值要遠比共產主義價值更為核心。這從中國共產黨的許多具體作為中都可看出。但,為什麼?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背景,是中國的積弱不振。五四運動這個愛國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黨史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運動,這個運動事實上啟蒙了中國共產黨的創黨者們。五四運動後,共產主義被引入進中國,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第一任的書記陳獨秀及其他的創黨者,連馬克思的《資本論》都沒看過,就信仰了共產主義,創立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他們會信仰共產主義、創立中國共產黨呢?因為他們相信,不採用共產主義不足讓中國圖強,他們認為,俄羅斯因採用了共產主義,馬上就強大起來,所以中國需要共產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創立時的背景。 當回到這個歷史時空脈絡的時候,就可以很精楚的知道,中國共產黨的核心精神,他的創黨的精神,就是希望中國能富能強的「中國民族主義」,而非她自己所聲稱的「共產主義」。從分析中國共產黨創黨過程到她的核心精神可以看出,我們判斷一個政黨時,不能只看她自己講自己是什麼,而是從她的成立過程及她面對困難抉擇時選擇如何作為,來決定她真正是什麼。 從黨外到民進黨 那回過頭來,民進黨到底是什麼?回頭來看民進黨怎麼樣產生的? 在1970年之前,台灣所有的反對運動都被壓制到完全沒有空間。在1970年代,台灣只有一個勉強可以算是與當局不同意見的《文星》雜誌,1960年代曾扮演台灣反對運動核心的《自由中國》雜誌,在1960年負責人雷震被捕後就煙消雲散。1970年代的《文星》是不是在推動反對運動?不是!是不是推動民主?不是!他的內容完全以文藝為主,卻因為違反當局所想進行的思想控制,因而受到當局的嚴厲打壓,可以說,1970年代的台灣,一片漆黑。 黨外發展的國內因素 這樣政治民主的黑暗時期,為什麼到1970年代初期就突然產生了一個轉折,黨外就這樣蓬勃發展起來了。 我以為,轉折產生有幾個重大的原因,第一個重大的原因是因為人沒有辦法跟天爭。 為什麼說人沒有辦法跟天爭?因為在1949年與國民黨政府一起來台灣,代表中國法統的立法委員及國大代表,到1970年時已經碰到嚴重的問題。這些立法委員與國大代表,1947年在中國選出,到1970年時,已經過了20多年,死的死,走的走,剩下來的許多人都要掛尿袋。時間到了,沒辦法,一定要處理。 1949年來到台灣的立法委員及國大代表,事實上只有1947年選出中的一部份,國民黨政府透過大法官會議的解釋,勉強以這些在中國選出而來到台灣的部份中央民意代表,作為在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可以合法代表中國的依據。當1970年碰到了上述這些身負重任的代表逐漸凋零的問題時,「中國政權代表」的合法性就成為困難處理的問題。 面對這個艱難的問題,國民黨政府就只好做應變處理。 應變處理分成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推動「催台青」。 「催台青」政策的思維是:當反攻大陸無望時,這些將在未來五年、十年就要走的人遲早要被替代,國民黨需要在台灣培育出來一些親國民黨的政治新星,來慢慢替代這些凋零的人。這些被著意培養的人,有我們熟知的張俊宏、許信良等。 第二個方向就是在立法委員跟國大代表中挪出幾個席次在台灣選,這樣可以減緩因人數迅速凋零所形成的危機。 因為要代表中國,立法院及國民大會中各省選出的代表,無法在台灣改選,但是至少我可以把原本即由台灣所選出代表加以改選,部分改選雖然無法解決前述與天爭的問題,但至少可以暫時性地減緩前述問題所帶來的壓力。 全國性政治領袖的出現 部分改選造成一個效應,這個效應影響非常深遠。 在1970年前,台灣雖固定舉辦選舉,但選舉性質均屬地方選舉,如縣市長或縣市議員的選舉等,這樣的選舉只能產生一些區域局部的政治諸候,在他們自己的縣市外,他們並沒有任何名聲及影響力。但當中央級的民意代表進行部分改選時,所補選出的中央民意代表,不論在審查中央政府預算上,或按國家制度來質詢已相當知名的高階政府官員時,透過媒體,都迅速成為全國知名的人物。這樣子的選舉結果,當然會讓台灣的反對運動,產生出一些全國性的明星,如康寧祥、黃信介等,這些新星後來都成為黨外第一代的領袖。沒有這個部分改選的進行,台灣的黨外運動是不可能出現全國性的領袖。 在1970年之前,由各縣市選出的省議員,雖由各縣市所選出,但卻與前述地方政治人物稍有不同,主因就是省議會提供了一個讓這些省議員跨出自己縣市活動的機會。但當時,國民黨卻對於自己國民黨的省議員,若想要進行跨縣市的串連,都嚴厲加以禁止。國民黨要禁止跨縣市的串連,就是害怕地方型的政治人物串連後,會產生對國民黨政權的威脅。省議員不要說在省議會無法成立一個跨縣市的問政聯盟,連彰化縣要跟台中縣的省議員要在議題上結合,都會被國民黨所禁止。但這樣的限制,在全台灣所選出的立法委員或國大代表出現後,就沒有意義了。 顯然「部分改選」並不符合國民黨的利益,但為什麼國民黨要這樣做呢? 我認為其原因就是前述的,人不能跟天爭!時間到了,人自然會老會死,老了走了的,可以先補候補者,但是候補者補上後,也會老,這個問題一定要處理。為了要處理這個問題,雖然「部分改選」不符國民黨利益,但也是沒有辦法,一定要做的調整。我覺得「部分改選」是造成1970年代之後,台灣整個反對運動出現不同契機的一個根本原因。 社會支持力的出現 產生重大轉折的第二個重大原因是,新的社會支持力的出現。 造成社會支持力改變的最大原因,除了經濟因素,就是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這件事。 在1970年台灣退出聯合國之前,台灣人民在國民黨政府控制資訊的情況下,所聽到的都是:我們是自由世界的公民,我們是自由世界的燈塔,蔣介石是自由世界的救星等等,民眾都深信不疑,不是深信不疑的,大扺不是在綠島就是在海外,要不然就是被鎗斃了,所以一般民眾對於政府的宣傳都深信不疑。 國際情勢驟變對社會的衝擊 1970年的10月中,尼克森要去訪問中國的這件事對於台灣人民而言恍如情天霹靂,次月身為自由世界燈塔的台灣就被迫退出了聯合國,而被政府宣傳為被世界唾棄的中國卻順利地加入了聯合國。 我記得當時我還在唸小學,記得到處街上都貼著「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代表了當時政府對民眾的期望。但當時民眾能處變不驚的人應該很少,民眾大概處處都很驚,因為處處都驚所以產生兩種反應。第一種反應是,在這種艱難的時刻,人民絕對要全力來支持政府,我們在國際上被孤立,人民必需站在政府的後面,做為政府的後盾,國內不能有反對的聲音。 也因此,在1970年代的台灣社會,開始醞釀及形成了一個非常極端的、極右的、不計一切擁護政府的,反對任何不同意見的力量,極右派團體的出現就在這時間出現,後來與台灣民主運動發生最大衝突的,就是這些極右派的團體。 第二種反應是,對於國民黨政府產生極深的疑惑。倒底國民黨政府過去告訴我們的許多事是真的還是假的?搞不好我們所知道的都不是真的,我們搞不好真的犯了錯誤,我們也許應該要去進一步了解事實倒底是什麼。 也因此,從1970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群民眾,這些民眾對政府的宣傳沒有信心,對於自己的未來感到憂心,總覺得不知道往哪裡走才對。這群民眾成為後來黨外運動的最主要支持力量,他們參加所有黨外所辦的活動,尤其是選舉中的演講,一邊去比對,一邊去了解,他們每到選舉,就台北、基隆、桃園等地到處「叭叭走」,走來走去,就是要去聽一聽,倒底國民黨政府沒有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新聞報紙不願意告訴我們的是什麼?隱身在政府宣傳背後的倒底是什麼? 稍後在1980年有一個《自由時代》雜誌,標榜的就是「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所謂的「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意思倒底是什麼?就是「我告訴你真實」。因為國民黨政府對內宣傳的可信度在聯合國一役中就折損殆盡,台灣人民在1970年代最想聽到的就是「真實」,「提供真實」就變成整個黨外運動對人民所有的最大誘因,黨外也從這個基礎上,緩慢的建構了堅定的支持群眾基礎,及一整套取代國民黨政府宣傳及意識型態的內容。 全國定期選舉的出現 除了支持政府者跟不信任政府者間的分歧,以及這個社會逐漸出現了對政府懷疑、會願意支持不同聲音、想聽聽看不同政治聲音的力量出來之外,造成黨外得以開展的因素,就是定期選舉的出現。 因為有定期的選舉,加上全國性知名領袖的出現,所以開始出現了一種與過去不同的狀況,全國性知名的領袖,隨著選舉的時程,開始在各地選舉中出現。各地參與選舉的候選人,也想能有效的動員及利用這些政治新星,來幫助自己的選舉。魚幫水、水幫魚的結果,就是過去在各個縣市獨立發展的反國民黨力量,開始進行橫向串連,選舉時候相互支援幫忙,而上述這些政治新星,遂隱隱成為串連出的組織中的實質領袖。 不僅是這樣,選舉過程中,因為台灣在聯合國中已失去了席次,在短短三、四間更失去了一百多個國際組織中的席次,同時間更失去了一百多個國家的正式外交承認,需要爭取美國支持的國民黨政府,對於台灣內部在選舉進行過程中,不敢過於強勢的遂行壓制,選舉過程就變成一個所謂的「民主假期」,成為新興黨外最佳的宣傳時機。 在普通時期以《戒嚴法》來限制並威脅民眾言論自由的國民黨政府,在選舉的時候總是要做一個門面,至少做給美國人看,藉證明自己是一個民主國家,來增加美國社會的同情及支持。所以在選舉的期間,雖然時間不長,但黨外可以為所欲為的演講、批評政府、吸引支持者,只要選上,選舉期間的言論都不會受到國民黨政府的追究,選舉期遂成為黨外有辦法、有空間向社會訴求的機會。 社會支持力的出現、全國政治明星的出現、以及定期宣傳的機會,遂成為整個黨外運動能在1970年代開始發展的幾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黨外發展的國際因素 除了上述這些原因,國民黨政府在國際社會上不受到支持,以致於不敢強力壓制反對的勢力,更是黨外發展的外在條件。我們可以比較二戰後兩次反對運動的發展,來理解1970年後的黨外發展有什麼特殊性。 在1960年代中,也曾有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力量出現,這股力量以《自由中國》雜誌為核心,結合了外省自由主義者及台灣地方士紳兩股力量,甚至曾一度邁入組黨的進程,但一旦其靈魂人物雷震被捕後,組黨運動隨即煙消雲滅,反對力量也不復存在。雖然對此一事件,美國也同樣表示關切,對美國政府影響力極大的《Times》雜誌也著文嚴批國民黨政府的作為,但蔣介石還是不動如山,不但沒有放人,連公開審判也沒有,在沒有公開審判的情況下,依當局羅致的「罪證」,雷震被判十年徒刑,服刑到1970年才出獄。 讓我們比較1979年相似的事件。當1979年年底美麗島事件發生後,當時雖然台灣已與美國斷交,但仍在美國強大壓力下,國民黨政府只好進行公開審判。也因為公開審判的形式,審判的內容全程出現在媒體上,雖然伴隨著政府所指揮的打手,針對美麗島事件涉案人進行抹黑造謠等,但很多民眾的確依此而看到了整個審判過程。多位受審的美麗島涉案人,又在審判台上,置自己死生於度外,表述著對台灣前途何去何從的憂慮,這些表述,經由媒體的紀錄與表現,感動了很多台灣人,也變為黨外運動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埤,也因為如此,黨外運動才能在美麗島事件大失血後,仍能持續的發展下去。 若是沒有失去國際空間,我認為結果大概會跟1960年代雷震事件相似,國民黨政府一定會對美麗島事件涉嫌人採取強力壓制,秘密審判,對於國際社會的干涉完全不在乎。所以,缺乏國際空間,反而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這個部分是很多其他國家模仿不來的。我曾有馬來西亞的在野黨朋友們問我,他們在國內所碰到發展上的困難,民進黨的經驗是不是可以做為他們的參考,我回答說要等到你們的政府被國際孤立的時候,民進黨的經驗或許可能才有參考價值吧。 另外一個與黨外發展相關的國際因素是,為了要爭取國際的支持,爭取美國的支持,所以國民黨政府必須要定期舉辦選舉,若不定期舉辦選舉,就不是民主國家,而當定期舉辦選舉時,選舉中會出現民主的內容,就是,當有一些人講一些難聽的話時,政府就必須加以忍受。 當國民黨政府必須定期舉辦選舉的時候,加上台灣的國際處境愈顯惡劣,就產生一個效應:黨外好像有永遠打不完的議題。為什麼台灣不被國際社會接受?為什麼台灣必須離開聯合國?為什麼這些國際組織都把台灣踢走?為什麼這些國家都跟台灣斷交?我們可以在美國與台灣斷交後,向前來協商後續關係的美方人士砸雞蛋、丟番茄,我們可以去與台斷交的大使館門前抗議,但是這些行動不會改變他們背離台灣的現實,為什麼? 國民黨政府對於黨外人士在選舉過程中所提出的這些質疑,講不清楚、說不明白、沒能力解釋、提不出理由,所以讓黨外在這段過程中一直都有發展成長的空間,在1978年年底後來被停辦的一場中央級選舉,整個選舉的主軸,都是台灣的前途,這反映了當時整個人民心中所關心的最核心問題,都是這個問題:台灣的前途往哪裡去?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民進黨的核心價值 民進黨的黨旗多少也反映出這樣的心理狀態:台灣站在十字路口,要往哪裡走?前途在哪裡?民進黨的黨旗所反映的,就是「台灣前途在那裏?」這個問題,從民進黨創黨之初,這個問題就無時無刻的不斷挑戰著民進黨的領導人,激動著民進黨支持者的心。 這也是為什麼外界看到民進黨時,會認定民進黨是一個主張台獨的政黨,因為民進黨的核心精神,就是一個處理台灣前途的政黨。1970年開始,台灣人民中有人對於「台灣往哪裡去」有不安,民進黨回答了這些問題,所以民進黨發展了,民進黨成長了。「台灣往那裏去」這個問題才是民進黨的核心精神,把這個問題拿掉了,其他的就不足以構成形容民進黨的字眼,至於為什麼會是這樣,從民進黨發展的源頭來看,就看的很清楚。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