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拳時,指節忽然 “叭”一聲,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有人甚至習慣在無聊或緊張時,就把指節握得 ”叭答、叭答” 響。也有人只要上、下樓梯,蹲下起來 膝關節就會 ”嘎答、嘎答" 響;有人是 腳跟 一拱就" 啪 ” 的一聲巨響; 甚至有人連 伸個懶腰、打個哈欠…..,頸背或牙關(顳頷關節)就會發出聲音嚇人一跳!關節怎麼會有聲音?
關節會發出聲音,乍聽下似乎很新鮮;不過,以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關節的動作 不外 滑動 (如膝之初彎)、滾動、磨動 (旋轉) (如 肩關節 髖關節...).,這些不脫機械原理因 磨擦、振動 而發出聲音,是很自然的事;只因 關節被關節腔 完全密封,關節內 又有滑液潤滑,聲音低到聽不見而已。但若用麥克風放大,都可以聽到關節的聲音,也可以記錄其聲波的;多年前,即有台大骨科醫師 研發 關節的聲波記錄儀,用 “聽” 來診斷 膝關節的病變。
研究顯示,當關節初 "動" 之際,肌腱的作用力 (如 拉力等) 會瞬間先使關節囊 產生 形變 (最多可增大體積至7%),致使關節腔 產生負壓。這負壓雖微,但已足使關節囊凹陷 (被吸入),使部分溶於滑液內的氣體 (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氣化 成氣泡;動作將完之際,氣泡受擠壓,就像開香檳似、"叭" 一聲,把凹陷的關節囊給 彈回去,回復原形,氣體又再度溶回滑液中。
氣體的回溶須要時間,因此 指節響聲 雖可週而復始,卻無法" 連發",有停頓期。當然,在膝關節、踝關節 或背部發出聲音,也可能是因繃緊的肌腱在關節動作時,先稍有"走"位,再迅速 彈回原位,或是 肌腱與關節 隆突處 有較大的磨擦而 產生響聲;這些,若無 關節的 紅腫熱痛,一般都無大礙,毋須緊張。
研究也顯示,聲響的能量也會造成軟骨傷害。一般關節聲音的能量尚不足(只及於15%) 以造成關節傷害。 不過,在一項長達35年、針對350 位 長期板響指節者 的追蹤研究裡,卻發現這些人普遍有 指節變大、抓握力卻變弱的問題。 樂 ”此”(板響指節) 不疲 的仁兄,應該知所節制。研究也指出,正常關節休止時,關節腔 是負壓 ( 像膝關節就是 -- 4mmHg )的;當關節發炎時,腔壓會上升,除造成疼痛外,也對軟骨細胞的存活不利;反之,當大腿 四頭肌 緊縮時,膝關節的腔壓會降低,理論上,這有減緩膝關節退化的效應。因此,長期言,不要加壓關節 製造聲音,還是關節保養的正道。
至於關節因 退化、病變 …,如退化性關節炎、軟骨潰壞、膝關節半月軟骨破裂….等,而發出聲音者,通常 都拌有炎性反應 與 臨床及病理變化,非本文所述之關節響聲,不可同日而語,掉以輕心,仍應循正軌求醫 以免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