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0 21:25:03瀏覽1197|回應1|推薦45 | |
剛開學,也是才藝班熱烈招生時期,一位家長打電話問我:「該不該讓孩子上安親班、才藝班?」面對坊間眼花撩亂的才藝安親班,到底該讓孩子學哪一種?有時候,孩子吵著要學,你又得在心中拿捏,到底該不該花這個錢,孩子半途放棄怎麼辦?有時候,也許大人有個音樂生活的夢,孩子卻偏偏不領情,邊哭邊上鋼琴課,或者大人自己辛苦,咬緊牙根來回奔波,只為了讓小寶貝多學會一些什麼,不要輸在起跑點上。 「到底學才藝是為了什麼?」我也曾經詢問了很多家長,他們的答案幾乎都是:「看孩子想學什麼,沒想太多,就讓他去學了!」但是,更深入去談孩子正在學的才藝、談取決的經驗,會挖掘出許多身為家長心中必然有的小小期待。 有時候,讓孩子去學英語、心算、作文等智力型的補習班,是為了幫助他在學業上有更好的表現;有時候,讓孩子學一些藝術型的才藝,是為了激發孩子的藝術才能、以後生活多一些品味,也讓孩子在課業之外,有一些自信心的來源;或者擔心孩子下課無聊,時間不知怎麼打發……,這些都是想給孩子增加生活體驗,讓孩子的生活裡多一些什麼,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豐富、更順遂。 的確,多學習一些什麼,對孩子來說不會是壞事,但是,如果因此多了壓力,多了親子之間的緊張關係,多了經濟負擔,多了學習挫折,少了自信和屬於自己的時間,這樣的生活,不論對大人或小孩,都是不舒服的,又何來品味和美感呢? 到底什麼是孩子面對未來社會時該學的?現化社會變遷快速,這是所有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必然關切的,市場上的各種才藝班也常針對「增加競爭力」而來,然而時間有限、孩子會累,不可能什麼都學,究竟父母該幫助孩子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其實家長真的無法逃避未來世界的複雜需求,所以父母要苦惱的,也許就不是「孩子該學什麼?」而是我們怎麼樣給孩子一個抒解壓力的窗口,讓他培養幾個心靈的活水源頭。除了抒壓解壓,父母一定也能觀察到,孩子在這些課外的學習中,有什麼不同的轉變。 國小階段正是孩子情緒發展的關鍵時期,透過各種的學習,讓孩子有機會面對自己、體會世界,讓孩子體會到各種生命,體會到很好的人事物的應對,體會到如何面對自己,如何調整自己面對外界的回應,我一直認為這些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曾說過一句話,值得大家深思:「假設知識是種子的話,一定要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發芽。」而什麼是「肥沃的土壤」?我認為就是讓孩子有豐富的感受、情緒感受能力夠強,有探索的心、有學習的能力、沃土裡還包括大人給的愛,讓孩子覺得安全受肯定,這些都是培養的沃土。之後會有哪些種子落下來?會不會發芽?我想那是孩子的機緣,也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如果沒有注意沃土的培養,就如同把種子丟在水泥上,讓其自生自滅。 面對孩子的學習,我們要幫助他的是準備「肥沃的土壤」,只要有充分足夠的肥沃土壤,任何的種子都有可能開花,孩子可能會變成一個藝術家、變成一個醫生、變 (本文為網路搜尋所得,版權為原著作權人所有)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