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17 05:53:02瀏覽493|回應0|推薦3 | |
闊別30多年後,去年底再次親臨故鄉(四川省營山縣),並且在家裡住了將近5個星期,真可謂大開眼界。以下是若干親歷事件與各位網友分享。 奇觀一,城鎮化後的鄉村大量空置豪華大屋。 按照中國人傳統習俗,農曆年前後一定要走親訪友,特別是我有30年沒有在老家過年,探親訪友更加不可或缺,親歷過的鄉鎮是:新店鎮(父家),蓼葉新村(省級新農村,本人出生地),回龍鎮,清水鄉(回龍中學所在地,是本人中學母校),大廟鄉,安化鄉,城守鎮(現朗池鎮),古井村,天井村(現均屬於朗池鎮)。 城鎮化以後(其實可能跟城鎮化沒有任何關係,應該是說,改革開放以後),大量的鄉村青壯年南下或者是進城務工,不但出現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缺乏照顧的孩童,同時他們也利用在外打工所得,在家鄉新建各種豪華村屋,這些村屋雖然設計和建造質量並不怎麼的,但是外表和佔地面積卻頗為壯觀,而且大部分都建造在交通方便的公路兩旁,開車路過,極為壯觀。另外一個壯觀的景象是,所有的靠公路的村屋,都是商住結構設計,上層住人,下層店鋪,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根據本人點算,真正開門經營的各種店鋪,不到3%,其他的門面,根本就無人問荊,那些真正有開門經營的,實際上還是幾十年前就一直在那裡營業的那些位置的店鋪,(或者是靠近城鎮的地方有一些新增店鋪,)新增營業的店鋪實際上並不多。 本人在鄉間的這5個星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鄉下居住,在城裡住的時間不超過三晚,就算是在城裡辦事,也是回鄉下居住。 除開絕大多數上鋪空置以外,所有新建的大屋,包括經過修整的村屋,也都是10屋9空。以本人出生的蓼葉村13組為例,本人30年前離開的時候,當地有村民116人,今年回去的時候,得知現有有戶籍的常駐戶口是96人,扣除常年在外的務工人員和遷進城鎮的人員(戶口未遷走),常駐人口只剩下27人。今年年關過年(以年初一的數據為準),包括從外面打工回家過年的,加上我,今年的點算結果是,總共是51人。該隊的房子情況是這樣的,除開兩座不能住人的祖屋以外,新建的,包括房齡在20年以內的,可以住人的房子,是35座,樓房21座(大部分是兩層,也有幾棟三層的),平房14座。也就是說,平均一座房子,平時居住人口不到一人。有11座房子,平均每年有人居住的時間,不到一個星期,其中8座房子,在過去的四年中,無人居住。 這種對中國有限資源的鉅額浪費,我們在澳大利亞也不多見,恐怕連最富有的西方國家也比不過。 奇觀二,農民不務農,買菜吃。 隨著大量的農村青壯年流失,絕大多數鄉村土地被拋荒,以本人出生地為例,96個擁有土地分配資格的本地村民擁有98畝土地,實際耕種的土地是14畝,其中有5畝是菜地,也就是說,種糧食的土地,只有9畝,真正種蔬菜的村民給自己吃的只有7家(11人),而其他人,(包括我的父母),全部是買菜吃。怎麼樣,服氣了吧?對比我們在海外的情況,哪怕我們是在澳大利亞,而且居住在城市裡面,都會利用自己的後花園開闢一個4平方米見方的菜地,雖然當地夏天氣溫極高,根本無法種活任何蔬菜,但是我們也會在春冬秋三季,適當種植一些蔬菜。 我父母一直跟我兄弟媳婦一起住在同一個房子裡面,但是他們各自開伙,今年因為得知我要回國省親,兄弟媳婦種多了一些蔬菜,如果不是我回家,父母一直是買菜吃,更加不用說糧食和其他的副食品。 根據我調查的結果,我父母這種情況極其普遍,很多人都不願意種植任何作物,哪怕他們身體還很硬朗,也都以買菜為榮!說說菜價,一般的白菜,青菜,豆苗,瓜類,果類並不便宜,一小把青菜也要1到2元,而豆苗這種應節蔬菜,年關附近要賣8元一市斤。 農民放棄耕種土地,,大量的土地閒置拋荒,也有正面的效果,那就是自然環境迅速地恢復,大量的樹木和雜草叢生,我以前經常走的一些小路,現在根本無法行走,雜草比人還高,各種鳥類和野生動物開始逐漸繁殖增多。據當地村民說,以前發洪水的時候,因為土地過度耕種而植被被破壞,水的顏色是棕紅色的(我記憶中也是這樣),但是現在則不一樣,就算是發洪水,水也比較清亮了。 奇觀三,農民不務農,等餡餅 由於農民大量放棄土地,但是他們仍然擁有土地的使用權,所以就會出現農民把土地租給其他人發展的情況,他們把這種方法叫住“土地流轉”。以本人出生地為例,他們整個村把所有土地都通過鎮政府牽頭,租給一個外地人種植核桃樹,(現在已經是第三個年頭),還有一部分土地租給另外一個外鄉人種植貓兒薑(本人沒有查到這貓兒薑到底是個甚麼東東,聽村民說,是中藥材),作為放棄耕種權的回報,他們每年每個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當地村民可以領受192元人民幣(這是去年的價位)的土地流轉款。 我所看到的實際情況是,核桃樹的確是有種植,但是絕對是種後無人看管,不光是成活率不高(大約40%左右),而且就算是成活的,也是被埋沒在雜草中,貓兒薑更加不用說,情況更加差,一大塊地裡面也找不到幾株。詢問村民,村民曰,這些人都是騙政府,騙取政府的項目援助資金,開個頭,,然後扔在那裡不管,搞它兩三年,等所有的苗全部死完了以後,出一篇報告,說當地不適合這個,交差了事。他們說,這都已經是第三碴了,前些年種楊樹,不到兩年,全部死光,後來又是藥材,也是不到兩年死光,現在是核桃樹,估計明年就又會是其他了。 看來老百姓也不傻,他們都知道這些是“局”,但是誰也肯定不會點破,你們不是說,“摸著石頭過河嘛”,那好,我們一起摸就是了。對於百姓來說,反正土地閒著也是閒著,有人願意付錢,何樂而不為?而且他們知道,2-3年以後,還會再來一次。看到沒有?他們就是這樣折騰的。 年28,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所有的村民都集中到我家開會,因為的弟弟的房子夠大,院壩夠闊,而且弟弟在當地也很有名,大家都聽他的。我除開給這些村民倒些茶水和遞一些香煙小食以外,也主要想聽聽他們怎麼開會。開會氣氛還算和諧,但是也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起因是有一家人超生子女,按照當地政策,超生一個子女,扣減半個人的耕地,超生兩個扣減另外0.75個人的耕地,他家超生兩個,就扣減1.25人耕地承包量,這樣一來他們家的實際人口,就比分地人口多。後來大家討論,決定只是扣他一個人口的份額,而不是扣減1.25。就為了這麼點小事,吵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其實真正涉及到其他參與分配的人,平均到每個人頭,只是少了不到兩角錢。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哭笑不得的現象,人們會為了這幾角錢而吵的不可開交,而誰也不願意自己去掙錢,而且當地掙錢,雖然不容易,但是也不是你想像的那麼難,只要你願意,還是有大把掙錢機會。 我給你舉一個例子,因為是年前,我們為了買一隻土養“生公雞”(沒有閹割過的公雞)過年,而本地就買不到,你信不信?我們要開車到20公里以外的安化鄉去買,我父母也知道當地過年的時候,公雞會特別貴,一公斤要56元,我們買兩只公雞4公斤多一些,花掉230元,大家從前文也知道,隨便一頭豬,就是2000元,而且一頭牛則更加貴,動則過萬,可是奇怪得很,居然沒有人養? 再來看看他們一年盼到頭的這個餡餅,也就是不到200元,他們就會為了流轉款分配的幾角錢爭來爭去,大傷和氣。當時我有些實在看不下去,我插嘴說,“你們為甚麼為了爭這點薄得比紙還薄的餡餅而吵鬧,而不如去養兩隻公雞?如果你們養幾只雞,我很高興向你們買,而不用去2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買!”。 事情雖然在我的調解下平息了,但是我的心情卻一直沒有平靜,這就是我的故鄉,我出生的地方,現在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奇觀四,村民絕對不輕易把自己吃的豬賣給城裡人 由於父母多年前就停止耕種,所有的食物,蔬菜,肉類全部都靠買,今年我回家也不例外。兄弟媳婦也因為年初生病,沒有養豬,所以我們只好買豬過年。離開父家不到200米的一個遠房堂弟和他弟弟開了一個養豬場,他們每年出槽的生豬大約400-500頭。可是我發現當地村民從來不在他家買豬肉,哪怕他的豬肉便宜不少(一般市場的豬肉一刀切大約是13元一市斤,土豬肉一般要16元一市斤),村民都不買他的豬肉,他的豬肉全部進城。後來問我兒時的一個夥伴,他現在是一個殺豬匠,他說,現在不會有村民買豬給政府或者是市場,市場上所有的豬,都是那些專業戶養的,他們養豬當然餵的全部是飼料。而一般村民自己吃的豬,仍然是用番薯,玉米,豬草餵的土豬。他自己一年所賣的豬肉,土豬肉的比例不會超過10%,而且一定要預約,通常村民是自己吃不完,才會拿一些給他賣,他賣土豬肉,一般都是賣給熟人,價格不會低於15元一市斤。今年我們回家之前我弟弟就委託他幫忙找一頭土豬,結果他是到差不多40公里以外的通天鄉找到,220斤左右的毛豬,養豬的老人是一個67歲的留守老人,家裡還有兩個孫子,價錢是8.5元一市斤,他們賣豬的原因,是因為在外務工的兒子/媳婦無法回家過年,所以自己婆孫三個人吃不完這頭豬,賣掉也可以為兩個孫子明年籌集學費。 去拉豬的時候,我去了,看到他們的確是過著貧寒的生活,本該1870元的款項,我給了她老人家2000元,他們感激不盡。 我們把豬拉回家宰了,請了附近鄉親和親人,大吃一餐。剩下的豬肉全部按照我們兒時的習俗,製作成用柏樹枝熏製的臘肉,這種豬肉的確是我們兒時吃的那種豬肉的味道,味道與在城裡面吃到豬肉不同,鄉下如果有一家人在煮這種臘肉,幾公里以外都能夠聞到它的香味,口感特別細膩清爽,而且有一種黏牙的感覺,哪怕是很肥的肉,也不覺得膩。我們在外生活多年,根本就不敢吃肥肉,又是怕膽固醇又是怕脂肪,結果我爸爸告訴我,這種肥肉,你放心吃,我們祖祖輩輩吃了幾千年。 其實豬肉只是一個例子,還有很多農產品都有類似的問題,村民自己吃的東西跟他們拿到市場上來賣的東西不一樣,他們自己吃的東西,成本都比較高,主要是農家肥種養的,所以絕大多數都是綠色食物。可是一旦要追求產量,就開始使用大量的化肥和農藥,沒有這些東西根本就種不出來,他們自己也知道,農藥化肥對人有害,可是中國除開他們以外還有那麼多人要吃飯,他們沒有其他好辦法。所以我認為這也不能怪村民們,城裡人也應該想想,你們甚麼時候把鄉下人當人看待過?他們說得也很實在,“想吃好的(沒有污染的原生態作物),自己種吧!” 奇觀五,城裡擠滿了進城的村民 因為要陪母親作白內障手術和在城裡為母親治病,這次來華有大約三個星期是白天進城,晚上回家,雖然路很近(11公里)而且道路條件非常好(全是水泥路),但是仍然因為冬季霜凍和晨霧帶來諸多不便,特別令人不快的是,大街小巷擠滿了進城的村民(對不起,我這麼說沒有歧視或者是看不起的意思),現實的情況是,村民進城以後,特別是40歲以上的人,他們完全沒有交通安全觀念,街道兩邊的人行道他們不走,而是在馬路中間走,而且擠滿了整條街道,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無事逛(他們土話叫住“槓”)街”,搞得整個城市交通混亂不堪,汽車的行進速度,一定要跟人們步行的速度接近,否則會撞倒人,據在當地社保局工作的中學同學介紹,當地縣城裡面的居住人口,在95年以前,才不到20萬,現在的城鎮常駐人口是17萬,而實際居住人口是64萬。有的鄉鎮(高山和偏遠鄉鎮),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在城裡居住。 營山縣是川東北地區少有的好地方,跟其他川中縣市不同,它地處一個盆地中東北的一塊“東北-西南”走向的狹長平地上,這塊平原東北-西南方向大約140公里,谷地寬度也有差不多40公里,其地理條件比南充市(順慶府)都要優越,這也是為甚麼這些年人口集聚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集聚膨脹所衍生的衛生環境問題,噪音問題,治安問題,附帶的醫療,學校的壓力不堪重負。推行“城鎮化”的總理衙門,你們準備好了嗎? 奇觀六,麻將館無處不在 四川省營山縣,作為一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人口大縣,近些年被列為浙江省某市的定點幫扶對象。有一個親人在一間生產大型齒輪的工廠工作,他主要是負責業務方面的工作。前年省政府牽頭聯繫的浙江省一個幫扶企業派人來考察,他們答應會提供技術,資金和市場方面的幫助,按照他們事先的聯繫,大約會在上午10點左右到達,但是他們在工廠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下午三點都不見人來,他們就很疑惑,派人出去查找,結果他們接到對方打來電話,說是不來了,而且現在正在離開縣城的路上。老闆一聽就急了,馬上派人去追,而且通過交通警察部門攔下正在離開的浙字頭的車輛。客人是留下了,但是別人不願意幫忙。探問原由,他們說,“以前一直聽說四川是一個吃喝嫖賭玩的好地方,我們不信,這次我們來的時候,老闆規定,必須先對當地民風進行一番考察,再作決定。於是我們來之後,沒有直接去你們公司,而是到附近的地區看了看,結果我們發現你們這裡的人根本不需要援助,你們看看附近的麻將館就知道,你們日子過得比我們舒服得多,大量的青壯年都在打麻將,而且成行成市!”。 客人們在主人的遺憾聲中離開了,但是他們又能夠作甚麼呢?那麼多的人口,那麼少的資源,那麼些微的就業機會,那麼多貪圖安逸的人群! 我自己看到的情況也是如此,麻將館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很多政府官員也是在這些地方流連,很多老人都說,現在的營山縣城,跟民國時候的重慶沙坪壩很像,麻將館,煙館,茶館林立。 麻將館或許跟“城鎮化”沒有關係,但是閒雜人口多了,無所事事,總得找些事情做吧,打麻將或許比干其他事情好一些也未知。 這就是我闊別30年的故鄉,或許讓她一直存在在夢里會好一些吧!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