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認識溫哥華小學
2011/11/04 01:11:45瀏覽1973|回應1|推薦9
加拿大幅員廣闊,共有十省及三個地區,其中卑詩省的溫哥華,得天獨厚,雖然緯度較高,但因有暖流經過,終年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市內草地常綠、繁花似錦,一向在「全世界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名列前茅,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又將其列為空氣品質世界第一的城市。

    加拿大為移民國家,每年開放定額的移民人數,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申請。長久以來,溫哥華成為加拿大移民者的最愛。 於是,每年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種族、及當地出生的學生,約有五萬六千人,匯聚在溫哥華公立的九十一所小學,十八所中學,一起上學。

    其中4%學生具原住民身分,13%學生以法語為主要學習語言,25%的學生接受英文加強課程,60%的學生在家使用英語以外的其他母語,這些非英語非法語的其他母語,目前統計共有126種。

  為了因應每年不斷湧入的新移民子女教育問題,溫哥華教育局在三十多年前,經過專家學者研究指導,開始一套獨有教育政策。在這裡,沒有明星學校,只有社區學校。任何新移民的子女要就學,先備妥個人相關資料,向新生註冊中心報到,因為是統籌辦理,所有新生都直接到中心報到,沒有特權,然後參加英文及數學的程度測試。

    英文考試分選擇題及作文,數學則依年級分等級。通常,亞洲來的孩子,數學程度比較高,但是因為英文不好,有時候會有看不懂題目而無法展現全部實力的問題。溫哥華教育局會根據父母或監護人所提供的確切住家地址,分發學區內的小學就讀,原則上,希望孩子念書的學校就在住家附近,甚至在徒步範圍內。如果該學區學校已經額滿,會先安排到鄰近的未額滿的學校就讀,等候九月新學期開學再轉學。至於英文及數學的成績,則做為孩子上學後是否需要參加語言輔導(ESL)及課業協助之參考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溫哥華教育局提供「學校移民安頓計畫」(SWIS)。此由卑詩省高等教育暨就業市場發展廳、移民安頓處的經費贊助,乃為新移民子女、青少年、父母及家庭學校所設的移民服務,旨在幫助其抵達加拿大後,盡快融入學校及社區。此等服務可用英語或另外十八種母語進行,提供移民資訊和舉辦相關的團體講座、協助填寫申請表格、連繫轉介社區資源,甚至必要時隨同服務翻譯。SWIS的宗旨有點像中國儒學所說的先「安身」、然後能夠「立命」。 

    為安頓新移民,此地還有「多元文化工作者」。他們是溫哥華教育局的僱員。二十四位工作者,包括母語為華語、阿拉伯語、希伯來語、印度語、菲律賓語、越南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多種語系,多元文化工作者個個熟悉溫哥華的公立教育制度,了解並熱心參與本族裔的社區事務。主管Jerry Wu說,所有多元文化工作者,都受過專業訓練,善於處理文化適應以及如何融入主流社會,深諳不同文化族裔交流之道。這些人扮演的是一份極重要的「橋樑」的工作。


     溫哥華的公立小學,所有學生入學時,以年齡/出生年份分班,不論月分。如果是十二月底出生的孩子,校長會依據孩子的成熟度決定上幾年級。所以同一年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同一年出生的。

     新移民子女如果需要英語輔助,會上ESL課程,這個課程分有不同等級,或以小組集中學習(暫時離開原來班級)或在課堂內進行輔助。對於完全不懂英文的孩子,通常是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跟同年齡的學童一起上,數學及英文另外輔導,至於需要語言程度較高的課程,留待下階段的學習。但是現在囿於經費不足,學校裡ESL老師的員額及薪資有限,很多人也在家裡聘請家教或到社區中心補習英文。 


    但是一種新語言的學習,往往需要假以時日,年齡越小,口語學習越快,年齡越大,關涉到閱讀寫作,個人學習心態等,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調適。事實上,新移民的孩子轉入新的學校就讀,不是只有換教室、換校園,他還要適應新的老師,結交新的朋友,更重要的挑戰是,新的語言新的國度所帶來的文化衝擊。他們需要的照顧,最初往往不是學業,而是社交能力與情緒疏通。

   溫哥華小學從幼稚園開始到七年級畢業,八年級到十二年級為中學。幼稚園從今年開始全日制,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上學。主要學習社交技能和基本概念,不重書寫,因為遊戲和活動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式。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不設成績評級,每年發給的三次成績單上沒有ABC,只有陳述對學童每一項學習的期望值。

    老師上課以主題方式 (如:蘋果為主題,會設有校外教學、圖表報告、烹飪試吃等),運用大量的圖片圖書教學,並進行分工,小組學習活動是學校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四年級到七年級,一般班上都不只有一位導師,還有體育、音樂、美術等專科老師。有的班級也採取混齡上課。成績單上有分數成績,但是成績評定不僅僅是根據單一考試結果而定。開始使用教科書,但不是唯一的學習材料,校外教學與音樂美術體育的培育同等重要,重視閱讀和寫作能力,口語和小組學習依然重要,期望學生為自己的學習和行為負責。

     因為是移民國家,所以同班同學的膚色、母語、族裔,自是多姿多采。於是,學習既是自學也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孩子在這樣多元文化的環境中,認知了「學習」有不同的方式和進度。又在許多的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學會「怎樣學習」比死記硬背更為重要。家長的參與、志工服務尤為重要。

    資深校長 Ms.S. Sellars接受訪問後語重心長說,學做人、學會與人分工合作、學習和平相處,是溫哥華小學階段教育的普遍共識。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chentw2010&aid=5808628

 回應文章

電老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家庭跟志工的參與 相當熱烈
2011/11/05 08:06
當然也是因為家長時間比較多
台灣多是雙薪家庭  爸媽都上班才能養得起家
(除非是台北豪宅區)  所以家長較少參與學校活動
輕鬆學習 快樂成長
感謝分享
Victor

[AVの館:電老大][溫哥華 千里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