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16 12:19:14瀏覽1034|回應0|推薦3 | |
第二個問題我想提出的是有關軍火生產自給的說法。在人自助方能天助(如何要援助)的討論中提到國府對於軍火供應的能力比北洋時期還糟糕。就我所參考的一些資料當中提到的有: 1.一戰之後,大量的剩餘軍火再美國主張禁止銷售中國的主張下依舊被賣到中國,因此很多地方勢力的軍火實際上是買進來的。 2.國府成立兵工署之後整建各處的兵工廠,統一全國步槍口徑和彈藥等等,配合陸軍整編計畫,發現產量和戰爭消耗預估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還是必須有一大部分向國外購買。 以上說法可以在火器堂的網頁或者是輕兵器書中找到。 在這個網頁: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6475 當中提到的一點是比較少被提及的,就是當時以攪共為優先項目,所以即使已經開始進行一些工業設施的遷移動作,基於作戰上彈藥的供應,一些兵工廠的遷移行動並不積極,因此在日本發動一連串動作下,有些軍火生產設施因此損毀,或者是延後搬遷導致產能的下降等等。 但是,有兩件市在網路文章和討論中並未提到: 1.918之後瀋陽兵工廠就不在國府的控制下,而這是一個規模非常大的生產線,根據輕乒器書中的數字,日產的步槍數量從400到4000(應該沒記錯),那麼,失去這個生產線,自然會有產能下降的狀況。 2.第一次上海戰役之後,上海在日本要求下,成為非軍事區,而在上海有一個歷史悠久,產量也是很大的兵工廠,連帶的,這個兵工廠也得要停工,部分機器移到金陵兵工廠,部分移到倉庫儲存(這個部分可參考輕兵器手冊)。 在失去這兩大兵工廠之後,產能自然會衰減,但是,國府當時就沒有在其他方面想辦法加以彌補或者是提升嗎? 假如參考火器堂的網頁,輕兵器一書,以及這個網頁,也可以發現兵工署在外購,提高生產品質和產量上也有相關的工作在進行中,並非完全停滯不前。 那麼,產能的下降的原因在網路文章或者是討論中都沒有加以說明,上述只是我找到的一部分,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因素我不敢說,可是,只是單純的看到數字的差異,不考慮影響的因素而直接跳到結果,這樣的結論我的感覺是蠻粗糙,相當不夠嚴謹。 國府將許多成本花在攪共上算不算無能?這個邏輯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畢竟各家看法不同。國府失去這兩個兵工廠是不是單純的無能?這也有討論的空間。因此從我找到的一些簡單的資料來看,要深入的探討,其實還有很多資料需要釐清,尤其是當時的環境,國府以及各地的軍火廠實際上的生產能力,同時,不能忘記很多這些地方工廠是在兵工署成立以後的整頓下,才能夠生產出符合規範的產品。這些都應該是共同考慮的因素,而非僅就單一的結論來推估。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