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文]澄清一些關於整74師和張靈甫的流言
2009/09/14 23:39:52瀏覽9573|回應1|推薦8

<9/19: 原作者稍後對部分內容進行補充,新的內容放在本文最後。>

得到原作者的同意,將這篇分析文章轉於此。兩岸內戰的資料還有很多空缺之處,但是建立一個好的分析架構和思考的模式,也是必要的。希望這種好的文章可以引起更多人對近代史的興趣和研究。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看板: Warfare
標題: 澄清一些關於整74失和張靈甫的流言
時間: Mon Sep 14 00:26:22 2009


在下這篇文章是有感於老共那邊不少文章至今依然在對張靈甫和整74師的一些事情以訛傳訛(不管是有意或無意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張靈甫之死),因此將一些常見的流言加以整理並提出澄清,本文預定探討的議題為:

一、國軍在孟良崮上之兵力
1.整編後的整74師:3旅6團制
2.內戰前期(民國35年年中~36年年中)國軍整補兵力之困難
3.整74師的實際參戰兵力變因:
 (1)會戰前整74師之死傷人數
 (2)會戰前整74師擴編為3旅9團制
 (3)會戰時整74師直屬輜重團(即人力輸送團)之動向
 (4)173團是否有參戰?

二、共軍直接參與圍攻孟良崮的五個縱隊(1、4、6、8、9)之損失質疑

三、張靈甫的死亡方式

四、其他常見流言:
(一)黃百韜是否有認真救援?
(二)葉飛(一縱)在5/13夜間之穿插
(三)殺妻事件
(四)師內派系處置不公
(五)所謂的張靈甫驕橫說
 1.不拍馬屁
 2.嘴過於直率,乃至於不留餘地

最後,本文的主要依據是來自於《軍事指揮官張靈甫》一書,因此,在下提到作者時,
是指該書的作者。


一、國軍在孟良崮上之兵力:

原本,這應該不是個問題,因為老共是有給我們一個數字。按照老共公布的官方說法,在孟良崮國軍陣亡13000人,被俘19676人,總和是32676人,這也是目前最常見到的說法。

只不過,這個數字,很有問題。

而作者判斷整74師進入孟良崮的兵力,大約為25000人左右,也就是相當於整編後的整74師滿員狀態,但在這點上,在下在看完書後,與作者的意見略有不同。不過要探討孟良崮上整74師的實有兵力之前,必須先把下面幾種情況考慮進去,才能進一步分析整74師究竟有多少人參加了孟良崮會戰。

1.整編後的整74師:3旅6團制。

抗戰勝利的興奮過去後,老蔣很快就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財政壓力。在抗戰中中國被打成了一個爛攤子,各地殘破不堪,為求休養生息,於是老蔣在1945年年底下令豁免全國田賦繳交三年,各縣抗戰時的積欠也不用補繳。

然而,這樣造成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要怎麼養兵。原本國府就已經快要養不起這批大軍了,現在少了這些錢糧入帳,更加養不起現有的400萬以上的大軍。養不起就只能裁,因此,抗戰結束後,老蔣隨即開始了整軍、裁軍與復員的工作。(另外,整編也是搭配著國共和談而進行)

大陸那邊的資料常說國軍整編只是換了一個名稱,各部隊實力未損。但事實上,光是看到上面老蔣的豁免錢糧行為,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養不起。

按照《戡亂戰史》的紀錄,在兩期的整編中(原本還有第三期,不過看起來因為內戰全面開打,所以應該沒有實施),國軍一共把正規軍裁掉65萬人左右,非正規軍---游擊隊之類---裁去50萬人。

也就是說,老蔣自己砍去了100萬以上的兵力,佔國府戰後帳面總兵力1/4以上。(國府做別的事效率不高,但這件事的效率不得不說還真是高...@@")

大陸方面常說的另一件事是老蔣藉整編消滅雜牌,擴充自己的實力。前半段可能是真的,但後半段卻是百分之百的錯誤。因為整編中老蔣的嫡系並未倖免,一樣被砍。就以整74師為例,在整編後,每個師都裁去了一個團,而軍、師的直屬部隊更是被砍去2/3的人力,換言之,74軍在整編中足足裁掉了1/3以上的兵力。

整編後的整74師變成3旅6團制,即師轄三旅,旅轄兩團,總兵力大約25000多人。純就位階而論,整編師=抗戰時的軍,整編旅=抗戰時的師。但以人數來看,在滿員的情形下則差很多,抗戰時的兵力數量在編制上強多了。可以說整編後唯一的優點是,原有的吃空缺情形被壓到最低,但實質上部隊整體的戰力在兵力減少的情況下還是跟著下降了,且旅只轄兩團也使用慣了三團制的高階指揮官非常不適應,這也是後來整74師會要求再擴編回3旅9團制的主要原因。

整編另外還造成兩個嚴重問題:國軍軍官士氣的低落,以及共軍乘機大肆吸收被裁去的士官兵擴張兵力,這都對國共內戰的勝負有很大的影響。


2.內戰前期(民國35年中開始至民國36年年中)國軍整補兵力之困難:

第二個影響整74師兵力的因素,就是內戰前期國軍在補充士兵上的困難。抗戰勝利後,國府大力推動裁軍復員,或許是因為不認為會有大規模戰事發生,因此原有的徵
機構紛紛被裁撤或停止運作,而僅以有限度的募兵來作為補充兵源。

在還沒全面開打時,這問題還不顯著,但自1946年7月全面開戰後,隨著日益龐大的兵力死傷,國府才驚覺問題的嚴重程度,開始重新規劃徵兵制度運作,但一直到1947年下半年,進入動員戡亂時期,轉入戰時體制後,徵兵制度才算是真正恢復,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軍的補充困難,而在這之前,前線的國軍一直苦於兵力補充的問題。

書中舉了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整83師整19旅第57團。該團在1946年7月13日的宣家堡攻防中遭到粟裕以絕對優勢兵力重創,三個營有兩個垮了,只有第一營還算完整。戰後隨即進行重建,但重建得非常不順利,到孟良崮會戰時(1947年5月上旬),該團在帳面上兵力算是勉強補完了,但是實質上,只有第二營是勉強用募來的士兵補滿,第三營則是靠收編的偽軍縮編後予以充數。換言之,過了整整10個月,才勉強整補起一個營的新兵,且訓練程度非常差,離宣家堡戰前的水準很遠。而整83師的前身是100軍,本身是有份接受美械的部隊(半美械),且身為王耀武系統的第二個軍,其補充順序在國軍中絕對是名列前茅的。連整83師都這麼難補充士兵,則當時國軍在補充士兵上的困難程度,即可想而知。

相對的,共軍在強力的黨組織運作下,從根據地內可以快速的抽出足額壯丁補入部隊內,加以野戰軍---地方軍區---民兵武裝制度的建立、以及同化國軍戰俘能力之強悍,這使得共軍即使遭到國軍重創,也可以比國軍快得多的速度將人數補回來。


3.整74師的實際參戰兵力變因:
 (1)會戰前整74師之死傷人數:
    整74師在1947年5月以前,歷經淮陰、兩次漣水和魯南攻勢,根據書中引用的資
    料顯示,死傷人數達到4000多人。當然一定會有補充,但是參照2.的情況,即
    使整74師的補充順位必然是最高優先,這4000多人的缺口是否能趕在孟良崮戰
    前全數補足,在下仍深表懷疑,尤其是整74師同時還在進行擴編三個新兵團的
    作業。換句話說,整74師的兵力數量缺口不只是這4000多人而已,實際上是
    4000多人+三個新兵團,是超過一萬人的數量,如此龐大的規模使整74師在孟良
    崮戰前達到滿編的可能性,變得非常的低...

 (2)會戰前整74師擴編為3旅9團制:
    1947年4月,國防部同意將整74師恢復3旅9團制,也就是將整編時裁撤掉的三
    個團(153、169、173團)擴編回來。而由於徵兵尚未恢復,當然也不會有啥
    新訓中心幫你訓練,募來的士兵真正的作戰技能還是得靠各部隊自己親手訓
    練。因此,這三個新兵團的教官,也自然必須從整74師裡提供。

    換句話說,除中高階軍官不必提供外,整74師必須從現有部隊中,抽出部分
    有作戰經驗的士兵和士官來對這三個新兵團進行訓練,當然這些人(考量到
    三個團的規模,抽出來當教官的幹部和士兵當有數百人)也就不可能跟著整
    74師進入孟良崮。

 (3)會戰時整74師直屬輜重團(即人力輸送團)之動向:
    張靈甫在進入山區的時候,將師直屬輜重團(即人力輸送團)帶著大部分重
    裝備(如105mm榴砲及大量的工兵裝備)及彈藥留在垛莊,原因是因為孟良崮
    那一帶的山中道路狀況太差,儘管已經修築了便道,依然無法運行這些笨重
    的傢伙,所以最後整74師是只帶著山砲和迫砲及少量彈藥進入山區的。

    之後,共軍六縱逼近。負責留守垛莊的輜重團團長黃政在知道共軍接近後,
    做了一項處置:他下令由團附帶著全團的車輛馬匹退回臨沂,僅僅只留下六
    個實兵連防守垛莊。所以輜重團的大多數人(撤回臨沂者),因為黃政的這
    道命令,而倖免於參與孟良崮的戰鬥。後來這留守的六個連與共軍苦戰,在
    兵力不敵的情況下突圍,退向整58旅,之後奉張靈甫命令,先作為整58旅的
    預備隊,之後又轉成師部警衛部隊,直到最後。

    而綜合黃政以及他部下輜重團第一連連長李懷勝的回憶,突圍成功的人數大
    約有200人,為原先防守兵力的一半,所以從這裡可以推定,輜重團留下防守
    垛莊的兵力,大約為400餘人。而輜重團在之前的作戰中沒有什麼損失,儘管
    非實兵單位,人數應較一般的團要少,但至少也該有2000人以上。因此,我們
    在這裡可以大概推測,撤回臨沂的人數,應該有1600人以上。

 (4)173團是否有參戰?
    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作者提供的說法兩者皆有,而他顯然也難以斷定何者
    是對的。說沒參戰的最有力證據是邱維達的回憶,他在孟良崮戰後受命去辦
    理整74師的善後並重建整74師,照他的回憶,三個新兵團(153、169、173)
    皆未參戰,日後結合從孟良崮逃出來的整74師官兵(突圍或脫逃),再加上
    傷癒歸隊者,構成重建整74師的骨幹。而老蔣在戰後發表的訓詞也是說整74
    師為六團制師,這也是一個佐證;但作者卻有發現有文件說173團有參戰,因
    此現在只能斷定153和169團沒有參戰留在臨沂整訓,至於173團是否有參戰,
    這依然是個未解的問題。


這些因素都討論完了,那現在則可以開始分析實際進入孟良崮的整74師兵力,由於缺乏精確的數字,在下決定綜合考量上面所列各種因素後,訂出整74師可能參戰的兵力數範圍:

兵力上限:(指整74師處於滿編狀態,且173團有參戰)

整編後兵力+173團-戰前死傷人數-留訓教官人數-撤回臨沂的輜重團人員:
25000多人+3000人(一個團應該是2700,籠統算3000人)-0(設定滿編,故戰前死傷為零)-數百-1600人以上≒26000多人左右

兵力下限:(指整74師戰前損失的兵力完全未補充,且173團未參戰)

整編後兵力+173團-戰前死傷人數-留訓教官人數-撤回臨沂的輜重團人員:
25000多人+0-4000多人-數百-1600人以上≒19000人左右

所以,可以得出,整74師有在孟良崮參戰的兵力範圍,為:19000~26000多之間。

這裡面最大的兩個變數,就是兵力補充情況和173團是否參戰。而在下人傾向認為,兵力必有補充,但是補充程度該很有限,何況同時還要填滿三個新兵團的空額;而173團,在下是傾向認定沒有參戰,因為邱維達作為戰後重建整74師的負責人,他的回憶在這點上有最高的權威性,再者,這麼短的時間內(從民國36年4月核准至5月初,僅一個月左右),173團應該還來不及整訓完成。因此,除非張靈甫是打算讓173團作為補充團使用,否則在下以為173團參戰的可能性不高。

是故,在下個人猜測,整74師在孟良崮上的兵力,也許是:
25000多人+0-2000(假設補回一半兵力)-數百-1600人以上≒21000多人左右

但不管那個數字最接近事實,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
就算用兵力上限來算,整74師最多也就只有26000多人參戰而已,怎麼可能會有32676人呢?這中間可是足足有6000多人的缺口啊!更不用說如果是兵力下限的話,那缺口更高達13000人!

所以,答案應該很清楚了,除非老共可以證明張靈甫會「灑石成兵」(孟良崮上沒有豆子)的法術,否則答案也就只有一個:32676這個數字(包括粟裕回憶錄、大陸的各種官版戰史、軍史都是給這個數字),是老共的虎爛。

當然,老共那邊也是有比較可信的數字,作者藉由其大陸朋友的協助,找到了《孟良崮戰役資料選》裡面附錄的民國36年6月4日的人民日報,上面也是寫32000多人,但有註明這是包含其他參戰國軍各部(比如整25、整11、整83、整64、第7軍、第5軍、整48師...等約6000多人)的損失,因此扣除後這六千餘人後,整74師大約是26000人上下;另外又找到共軍第一兵團的戰後總結報告,裡面指整74師損失為25323人,這兩個數字顯然就合理多了,至少還在整74師的兵力範圍之內。只是,看來這兩個數字顯然不夠政治正確,所以大陸方面的出版物中,似乎鮮少有人採用。

PS:另外,也有說法說那32676的數字是包括整83師整19旅第57團的損失。該團原本是在垛莊附近的老貓窩掩護垛莊,後來遭到共軍8縱的攻擊,被擊破第2和第3營(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新兵營和縮編的偽軍營),團長羅文浪率部(即第一營和另兩營殘部)退出老貓窩後,沒有向整83師靠攏,而是衝入包圍圈內向張靈甫報到,後來就跟著整74師被圍至覆沒,這算是整74師在會戰過程中唯一真正會合到的援軍。

至於羅文浪沒有靠向整83師,反而衝入包圍圈,照羅文浪自己的說法是他知道李天霞可能會犧牲他來擺脫自己責任,不過作者推測可能也有出於對張靈甫的義氣在,因羅文浪曾是張靈甫的部下,和張靈甫甚有交情。

扯遠了,不過就算以兵力上限加入57團來算,也還是沒到32676,所以這數字仍有問題。


二、共軍直接參與圍攻孟良崮的五個縱隊(1、4、6、8、9)之損失質疑:

其實老共也有給我們數字,照老共官方說法,華野參戰部隊陣亡2043人、其他減員846人、負傷9300人,合計12189人傷亡。換言之,每一個縱隊平均陣亡578人,負傷1860人,平均傷亡2438人。

但如同老共宣稱的整74師兵力數字一樣,這數字...,恐怕很有問題。不過在下看不到老共的檔案,所以也無法像對整74師一樣給個具體的數字範圍,只能從一些資料來推測老共這數字恐怕縮水不少。

1.根據金治(會戰時在華野司令部當參謀)的回憶:
在5/15的上午,參戰各縱隊指揮官已經因為外圍國軍的逐漸靠近,和攻擊整74師時產生的慘烈傷亡,而出現決心動搖的情況,有人建議後撤整頓後再行攻擊(沒有指明是誰提出的,不過參考死傷最重大概是1縱和9縱---1縱是因為一邊攻擊孟良崮,另一邊還被整25師猛攻;9縱則是最早和整74師交戰,打得最久,又一直擔任主攻---,且後面《突擊》也特別提到陳毅去電激勵他們兩人,所以在下以為提出者是1縱司令官的葉飛或9縱司令官的許世友的機率最大)。

但陳毅在和其他人(應該是粟裕和陳士渠,前者為副司令及會戰的實際指揮官,後者為華野參謀長)討論後,決定繼續圍攻,一定要搶在國軍援軍抵達前消滅整74師。因此他去電5個縱隊,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15日下午1時的總攻裡解決整74師(但還是沒有解決,按照《突擊》上的資料,粟裕在15日組織了起碼三次以上的大規模總攻,但即使在缺水少彈沒工事的情況下,整74師以其驚人的素質和意志,硬是靠著肉搏戰和手榴彈撐過了這一天),並說「如果功敗垂成,我們就要過黃河打游擊了……我(陳毅)是野戰軍司令,又是山東軍區司令,戰後兵員的補充,你們部傷亡一千,補充一千;傷亡兩千,補充兩千,絕不少補一個……」。

2.《突擊》提到的陳毅說法(據說是5/15日晚上22時,指明找葉飛和許世友說的)更直接:
「你們要不惜代價儘快拿下孟良崮,那怕拼掉兩個縱隊,也要完成任務!」、「蔣介石拼死和我們決戰,把我們反包圍了,情況十分嚴重。現在成敗在此一舉,要不惜一切代價吃掉74師,拿下孟良崮。你們打掉一千,我給你們補一千,打掉兩千,我給你們補兩千,那怕縱隊打光了,只要把敵人消滅也在所不惜。我給你們補充,恢復你們的番號。誰攻上孟良崮,誰就是英雄!現在只有衝鋒,後退就是死亡!」

3.許世友在5/16凌晨一時的猛攻開始前,下令9縱和4縱(4縱暫時歸他指揮)把後面的機關人員補入前線部隊,並回憶:
「我對25師師長蕭鏡海同志說,你們師長當團長、團長當營長、營長當連長,帶頭衝。幹部身先士卒,給部隊極大鼓舞。有些單位建制被打亂了,有的連隊只剩下十多個人...」

4.王必成的6縱是最後在16日下午二時對孟良崮主峰發動總攻擊的部隊。而他發動時因為死傷過重,已經被迫用上最後的預備隊---6縱直屬的特務團---來發動攻勢,這說明了除了在西邊阻擊國軍整9師和整65師的共軍6縱第16師三個團,以及在東南邊負責監視整83師的一個團外,其他兩個師(17和18師)的五個團能抽調的兵力很有可能都已經遭到重創,所以才會把縱隊直屬的特務團都投入。

5.當然,最明確的證據,還是要推這個有名的故事,也就是1縱負責阻擊國軍整25師進援的傳奇故事。5/15當時,黃百韜為了以最快速度衝入孟良崮,指揮整25師參戰的4個團硬衝1縱的阻擊陣地,結果1縱負責阻擊的3個團死傷慘重,據說負責指揮的一師師長廖政國手上只剩下幾個警衛員,再無其他預備隊可用。就在陣地要被國軍突破的時候,正好4縱28團的一個營經過這裡,要去參加孟良崮主峰的戰鬥,結果就被廖政國攔下,轉用在這裡,成功擋住了整25師的進擊,拖過了這一天。

而這個故事,有葉飛的回憶加以背書:
「敵人(整25師)遺屍滿地,還是整群整團地向我陣地上擁,砲火沒有間歇,部隊不分隊形。那才是敵人污衊我軍地羊群戰術、人海戰術哩……我阻擊部隊傷亡殆盡,下午4時,界牌又被敵人佔領。隨後我天馬山、復浮山、蛤蟆崗全線告急,敵人已攻上天馬山的山腰,接著部隊與指揮所失去聯繫。」

照這樣來看,那這三個負責阻擊的團,應該都已經被打殘了。


這五個縱隊,都是當時華野的主力縱隊,特別是1縱和6縱更是新四軍時期就出名的主力,每個縱隊都下轄三個師,師轄三個團,再加上縱隊直屬部隊,也就是每個縱隊都有10個團以上的兵力,滿編的話應不少於三萬人(1縱還有獨立師的編制,可能兵力還不只10個團)。

結果平均2438人,還不到縱隊全兵力的一成的死傷,會讓葉飛、許世友這些戰場經驗豐富的人想要停止攻擊、決心動搖?會讓陳毅說出「縱隊打光也在所不惜」的話?會讓王必成不得不動用最後的預備隊?

以及最明顯的是,如果5.的故事是真的,那至少1縱負責阻擊的那三個團應該全被打殘了,那意味著光是1縱的損失(指阻擊整25師和參與進攻孟良崮的合計死傷)就大概至少相當於三個平均值以上,而6縱和9縱由於擔任對孟良崮的主攻,其損失也不輕,除非死傷可能稍微小一些的4縱、8縱完全不死不傷(問題是不可能),否則超過老共給的數字,應該是必然的事情。

因此,在下以為,老共的這個數字,應該也是虎爛的,實際數字只怕要大得多(不過多出來的數字應該是傷多於死,因為整74師打到後來沒有彈藥,幾乎都在和共軍拼肉搏,這樣造成共軍的損失,應該多是傷者而少死者)。


三、張靈甫的死亡方式:

張靈甫的死亡方式,也是有眾多流言流傳。有說自殺的,也有說是被擊斃的,還有說是被俘後被槍殺的,其實張靈甫的死亡方式,本來也不該有任何問題,因為對這件事有最高發言權的原整74師的官兵的回憶都很一致:自殺。更具體一點的說,是他下令部下對他開槍。這是有親眼目睹張靈甫自殺的楊占春向張夫人的報告;負責指揮師指揮所山洞警衛部隊,聽到槍聲從洞外奔入的輜重團輜一連連長李懷勝;以及在山洞外附近的陣地上聽到跑出來的人哭著報告的黃政與陳連伍等人都一致說法。裡面陳連伍的說法更指出,當張靈甫死的時後,陳連伍人在據山洞200公尺外的陣地上,又過了一陣子,他才被俘。換言之當張靈甫死時,共軍尚未攻到師指揮所的山洞之前,因此可以斷定,除自殺以外的其他說法,通通都不可能。

那為何會出現其他各種說法呢?原因是老共出於宣傳的需要,以及更重要的:私人的仇恨。

雖然對現代的我們而言,自殺、被擊斃或被俘後殺死,意義未必差很多,但對那個時代來說,他們仍是認為有差異,自殺相對來說被認為是較為有尊嚴,或更能顯示自己不屈於敵意志的死法。因此老共那邊出於宣傳、貶低的需要,老共也會傾向張靈甫死於後兩種死法,而非自殺。

但嚴格來說,宣傳的需要也不是真正的主因。內戰時國府戰敗自殺高階軍官仍有不少,但除張靈甫外,對其他人老共似乎就比較少提出各種死亡方式的流言。因此,對張靈甫個人的怨念,更能解釋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曾經擔任4縱司令官陶勇的醫生的盛政權的回憶,對於華野指揮階層對張靈甫的怨念,有很好的記錄。據其回憶,當前線打電話回4縱司令部報告戰俘告知張靈甫自殺時,陶勇憤怒的掛了電話,隨後他就親自衝去看張靈甫的遺體,並讓盛政權給張靈甫驗屍,當盛政權報告張靈甫頭部無傷(還加了一句國軍高級將領自殺多用手槍射擊太陽穴的說法),是死在胸口的兩處槍傷,所以不是自殺而是被擊斃時,陶勇隨即變得很高興。後來去看的6縱司令王必成也是如此。

在這邊作者諷刺了一下陶勇:「只是陶勇的判斷過於主觀,不值採信。難道軍人自殺還有必須以手槍射擊太陽穴的規定?」

而前面提到的整74師輜重團團長黃政,在他的回憶裡,更是明確的指出了共軍的幹部裡,是有人知道張靈甫是死於自殺而非擊斃。既然幹部有人知道,沒理由不報上去,所以再配上盛政權的回憶,足可證明其實華野高層是知道張靈甫死於自殺的,只是他們一方面出於宣傳,更重要的是要發洩自己之前被張靈甫趕出江蘇的仇恨(指共軍在淮陰和漣水的失敗,這使得共軍最後被迫放棄整個江蘇省。當然仗並非只有張靈甫一個人打,但整74師做為裡面戰功最顯赫,威名最大,且給共軍造成大量死傷的部隊,也因此而被華野切齒仇恨),所以就很沒品的無視事實,硬指張靈甫是被擊斃的,進而衍生出各式各樣的說法。

因為定位張靈甫被擊斃,所以就必須要有人出面領取這一「功勞」,所以到最後就出現了6縱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擊斃張靈甫的說法,儘管何鳳山本人並不喜歡這份「功勞」,並在1989年發表文章表示他自己並沒有目睹張靈甫死亡情境,明確撇清自己並沒有做擊斃張靈甫這件事,比起陶勇、王必成這些人,那在下以為,這位何鳳山有品的多了。

不過陶、王兩人倒也不是最沒品的,等而下之的傢伙大有人在,一直到2004年的時候,大陸還有一個老頭藉著虎爛一個故事來宣稱自己擊斃張靈甫以謀求出名,比起這種消費死者的人,那陶勇、王必成似乎格調還是高了一點...


四、其他常見流言:
(一)黃百韜是否有認真救援?

外圍救援張靈甫的國軍各部中,李天霞是在打混摸魚這點可說是公認,但黃百韜是否有認真救援則還頗有爭議,在下看到好些說法說黃百韜也只是在裝樣子,並沒有認真救援,而理由是:
1.黃百韜一向作戰會保留實力
2.引用原國軍整9師師長王凌雲的說法,指黃百韜只用了1/3的兵力在作戰。

其實這看上面老共那邊的說法,就可以推翻這些論點了。如果黃百韜沒有認真救援,1縱的阻援部隊怎麼會打到要靠路過的一個營才支撐下來,葉飛的回憶和廖政國的這個傳奇故事,正說明了黃百韜是有認真的去救援,畢竟他們沒有理由替黃百韜辯解。

至於上述的1.,如果黃百韜作戰一向保留實力,那他大概也撈不到那座青天白日勳章了,所以這點可說不值一提;至於2.,則要看當時黃百韜當時所處的地形,因黃百韜的辯解是地形限制,他無法把兵力全部展開。

那麼何者為真呢?作者指出,可以從整9師後來的行動看出,整9師在抵達北桃墟後(黃百韜的整25師由此向1縱阻擊部隊發起攻擊),又繼續沿臨(沂)蒙(陰)公路前進,意圖找別的路進入孟良崮,不過遭到6縱16師的一部側擊,所以進展也很緩慢,不過最後還是給他找到路,因此抵達孟良崮的國軍,第一個是整25師,第二個就是整9師。

如果黃百韜是為了保留實力,那就意味著整個正面還有空間可以展開部隊,那麼王凌雲便不該帶部隊去另外找路,因為黃百韜當時的路線已經是他那個方向到孟良崮最短的距離,也就是黃百韜是走直線救援的路線,只要能衝破1縱的阻擊,則絕對比另外找路迂迴前往孟良崮要快。因此,王凌雲自己沒有留下展開部隊,反而另外找路的行為,可以說正說明了黃百韜應該沒有說假話,之所以只用1/3的兵力在前衝鋒,是因為地形的限制,而非保留實力。

因此,在下也認為,在救援行動上,黃百韜基本上是對得起張靈甫的,他的作為已經稱得上是盡力了。只是地形限制了他的兵力展開。事實上,如果今天整83師和整25師位置對調,是由黃百韜而非李天霞負責掩護張靈甫的右翼,保護垛莊的話,那在下以為,今天歷史應該就會改寫...


(二)葉飛(1縱)在5/13黃昏之穿插

這次另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常被用來證明張靈甫當時是多麼的驕橫。故事內容大致上是說(以《突擊》上的記載為準):

5/13黃昏,葉飛親率1縱2師去截斷整74師和整25師的聯繫,在穿插過程中遇上正在往孟良崮收縮的整74師,共軍在山下,國軍在山上,結果因為黃昏能見度很低,整74師以為下面的是整25師,沒有懷疑,據說張靈甫還指著2師的行軍隊列笑著說整25師行軍大有長進,而葉飛則嚴令部隊繼續前進,於是成功截斷整74師和整25師的聯繫。

看起來好像很驚險,張靈甫也似乎很驕橫,但是再去看資料後,在下以為,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很有問題,有可能是老共虎爛出來的故事。在下的理由如下:

1.張靈甫向後收縮是在5/14早上的事,在那之前他仍然保持在攻勢的狀態,那麼,在13日黃昏時的葉飛又怎麼可能會遇上「正向孟良崮收縮的整74師」呢?

2.從毛森的回憶,我們可以知道張靈甫非常反對讓整74師進入山區,且顧慮很可能會被圍攻,而且進入過程也很謹慎,既然如此,那這樣輕忽大意就不符合張靈甫當時該有的心境。尤其是,張靈甫在12日時已經確定他的當面是共軍9縱,而右翼有出現共軍大部隊活動(即8縱),這種情況下,他絕對會更加謹慎,而不可能只會笑兩句就擱著不管。

3.誤判是整25師不是不可能,但是既然認為是友軍,那整74師理應會派人去聯繫一下,並確認彼此的情報,反過來說,就算整74師沒做,整25師也該派人過來才對,結果兩邊均沒有,這完全不合理。

4.最重要的是,按照當時相對地理位置來看,這幾乎不可能發生:
概略圖:
             1縱

                             整74師


     25
          師
*
北桃墟


整25師如果有部隊遇到整74師,行軍方向應該是→或↗,而1縱目標是截斷整25與整74師的聯絡,所以行軍方向應該是←↙↓↘這四種,不管怎樣,1縱的行軍方向和整25師應該出現的行軍方向差很多,除非張靈甫是良牙等級的路痴,否則實在不太可能會沒注意到這點。

因此在下認為,這個故事,應該並非事實而是編造出來的。其用意,應該是用來渲染張靈甫的驕橫與葉飛的機警勇敢,假如確是如此,那麼又可進一步推論,這故事不無可能是由1縱那裡跑出來的,因為他們是受益者。


(三)殺妻事件

張靈甫曾經槍殺過他的第二任妻子吳海蘭,這件事很出名,早在當年就已經是74軍內有名的小道消息,就是後來和張靈甫結婚的張夫人都曾聽說過這件事。而傳言中槍殺的理由則是吃醋。對於這件事,張夫人後來曾經分別向張靈甫本人和張靈甫的老友兼老部下劉光宇求證。

張靈甫本人是說:「是她(吳海蘭)拿了我(張靈甫)的東西,我問她又堅不開口。事發前晚,我們已經發生過爭執,我心中很不痛快。第二天帶著孩子坐馬車回長安鄉下,從西安回家的路上,總會經過我母親的墳地,她知道我每次回家都要在那下車,在母親的墳前祭拜過後再回家,以前她都會跟我下車一同祭拜,那天她卻拒絕了,我當然很生氣,回到家查問她一些事也不答話,那我就火更大了……」張靈甫說到這後沒再說下去。

後來劉光宇則把張靈甫沒說的部分補完:「她偷了張靈甫的軍事文件,又不講理由,張靈甫懷疑她為共產黨工作。」

這個理由顯然比傳言的「吃醋起意」要有力的多,而理由有二:
1.張夫人在作者訪問時表示,後來她在回大陸時,有找到張靈甫和吳海蘭生的女兒,據其告知,吳海蘭事實上是中共地下黨人員沒錯。

2.這件事後來被吳海蘭的哥哥報到婦女協會,而由張學良的妻子于鳳至輾轉告知老蔣和宋美齡,換言之,這已經是直通天聽,不可能壓得下來。而張靈甫後來是因為他寫的自辯書才被放出來,如果理由真是吃醋,不可能就這樣沒事,而如果是因為共黨間諜的關係,則更能合理的解釋這種處置。


(四)師內派系處置不公

在內戰中整74師有所謂「打衝鋒五十一,搶便宜五十八,挨死打五十七」的說法,這是指張靈甫升任整74師師長後,著重提升原本第58師的人(張原本是58師師長),有好處都讓他們去得,而讓整51和57旅去拼死拼活。

這個說法是由整74師自己內部傳出的,倒是和老共無關,只是老共會幫忙渲染就是。

然而這是否是事實呢?如果就整74師高層人事來看,也許有此可能,因為張靈甫的確是有提拔58師的人,比如讓原58師師長蔡仁傑出任整74師副師長、以172團團長明燦出任整57旅副旅長。

但如果就任務的分配來看,在下以為至少就現有的資料來看,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不公平的情況,整58旅也沒有躺著得到戰功。

兩淮攻勢確實是以整58旅為主,最後榮譽也歸整58旅所得(攻下淮陰),但整58旅也為此付出代價,第174團付出不輕的死傷;而第一次漣水時,張靈甫先後用整51旅和整57旅試圖攻下漣水,而整58旅只在帶河鎮負責牽制9縱一部。倘若第一次漣水時就攻下漣水,則大功是歸整51或57旅,不會有整58旅的份;直到第二次漣水時才又換整58旅負責主攻;隨後的魯南攻勢中,如果不是李天霞想要搶功,下令整74師停止前進,讓他自己的整83師進佔臨沂(共軍已撤),則攻下臨沂的功績,應該會是離臨沂最近的整51旅得到。

這樣看起來,在下以為張靈甫似乎是有點輪流讓各旅都有得戰功的機會,而不太像是獨厚整58旅的樣子。如果他要獨厚整58旅,則他應該學李天霞一樣,最後才讓58旅出面就好,這樣實力未損又得戰功,才稱得上獨厚。

但整58旅固有拿下淮陰和漣水的功績,卻也為此付出相當之代價,特別是淮陰死傷的1200人幾乎都是以整58旅的人為主,這樣要說獨厚,似乎證據不足。

因此,在下認為,如果說高層人事,或有可能,但要說任務分配不公,則在下認為以現有的資料來看,似不足證明。


(五)所謂的張靈甫驕橫說

這也是流傳很久的說法了,似乎提到張靈甫就一定要強調一下他的為人驕橫或是驕狂自大,彷彿張靈甫就是個整天口出狂言的人。

但事實上,這樣的形象,可能有值得商榷的餘地。

在這邊有必要先定義一下「驕橫」的意義,按照教育部的國語辭典解釋,「驕橫」指:「傲慢且蠻橫」。換言之,應該是指驕傲、自負、傲慢,目空一切,瞧不起其他人……等等。

如果以這些定義來檢視張靈甫的話,在下以為張靈甫「傲」則有之,「驕」卻未必,至於「蠻橫」則幾乎沒有過這樣的行為記錄。

張靈甫本身極有能力,一般來說,這樣的人多半較有個性,按照他的部屬和張夫人的回憶,他為人又剛直,這樣的人,個性上自然會有自己的不少原則,做人也不太會圓滑的處理事情。因此,在下認為說張靈甫為人偏「傲」,帶著一定程度的「自負」,倒是不過份,即張夫人在回憶時也說張靈甫的脾氣有時候很臭(原文是說張靈甫和他的參謀長魏振鉞交情不深,兩人都是臭脾氣---言下之意張靈甫的脾氣也是很硬)。

但如果說「驕」的話,按照字典定義「高傲自滿、放縱」,則就現有資料看來,似乎並不怎麼貼切。張靈甫對於共軍的情況都很詳細研究,基本上沒有輕視共軍。他在上孟良崮之前發給老蔣的報告中還指出共軍「進退飄忽,來去自如」,並憂慮國軍將領意志不一,難以擊敗共軍,換言之,他指出共軍比國軍靈活得多,且令行禁止,而國軍在這兩點上比共軍差得遠;在第一次進攻漣水前,張靈甫詳盡的蒐集情報,結果首次讓老共的戰場情報封鎖失效,而粟裕預計可以拖住張靈甫好一陣子,讓他部署在外圍的大軍合圍的陣地,張靈甫只花了一天多就全師通過,這使得粟裕差點來不及調回大軍守住漣水;在攻下漣水後,時值冬天,張靈甫發現共軍的冬衣做得很好,在面見老蔣時還特地帶一套過去給老蔣看,從而使國軍的冬衣服裝品質有所改善;又據整74師軍官的回憶,整74師在進入共區時,比一般的國軍部隊更能適應情況,甚至能在不用當地人的指導下,猜到共軍埋藏物資的地點(共軍在撤退前,會發動民眾把不及撤走的物資埋到地下)而自己挖出來。

而張夫人還回憶起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前曾對部下說過:「我們打了勝仗是應該的,打了敗仗就會說是我們驕傲!快一年沒有整休,這些新兵在打勝仗的時候會前進,但遇到敗仗就要潰散了。」,從這裡面可以看出張靈甫並沒有絲毫輕視共軍,反而是對整74師欠缺時間來休整、加強訓練的情況感到憂心。如果在聯繫上他在孟良崮時整個過程的小心翼翼,可以說,對於共軍,他一點驕兵的心態都沒有。

至於「蠻橫」,目前為止,除了之前版友提過的祖父或外祖父所遇上的那件事外,目前沒聽過張靈甫有什麼不講道理的事情,因此也說不上「蠻橫」。

因此,驕橫形象的張靈甫,恐怕並不怎麼符合事實上的張靈甫。

不過,就在下看書下來的感覺,張靈甫倒是另有兩個缺點:
1.不喜拍馬屁。
2.嘴過於直率,乃至於不留餘地。(尤其是這一點,可能就是他在國軍內被傳驕傲的原因)

1.就個人而言其實不能說是缺點,問題是在官場上,這卻會是個問題。這也使得張靈甫在官場上不容易得到上司的奧援。在能夠包容他的上司底下,比方說王耀武、李延年麾下,張靈甫跟他們就能處得很好,且能徹底發揮能力;但像是在李天霞的指揮下時,兩人就變得水火不能相容。抗戰時期張靈甫都在王耀武的照應下,參與內戰初期則有李延年的照顧,這使得張靈甫在這兩段時期內都能相對專注於指揮。但到孟良崮前時,沒有了像這兩人般包容他的上司照應,則張與上司的
關係就不再那麼融洽,有意見也難以有效的向上轉達。

2.的話就真的稱得上是缺點了,張的為人不夠圓滑,在批評某些事的時候,或許他是就事論事,但聽在他人耳里卻絕對不是什麼愉快的感覺,換句話說,他的批評有時候過於直白到不太留餘地,則自不為他人所喜。

比如說,他曾在對整58旅訓話的時候,說「你們看57旅,從陳(噓雲)旅長起那些老氣橫秋、暮氣沈沈的樣子。」,這話也許是事實,但聽在整57旅,特別是陳噓雲(整57旅旅長)的耳中,絕對是百分之百的不爽。

這可能就是張靈甫會被傳驕狂自大的主要原因,加上張靈甫在孟良崮之前曾經被傳要去接掌以第5軍為基礎擴編的整編第5軍,這自然會使很多人眼紅,這些因素加起來,再經由老共不遺餘力的宣傳,或許就是為何現在看到的張靈甫資料,常會說他驕狂自大的原因吧。

<補充內容>

Geigemachen :吃醋或共諜皆不該不審而殺,張靈甫驕橫或凶暴並非無據   [m 09/14 23:46
Geigemachen :暗殺希特勒案,急著未審而殺嫌犯者反而被懷疑湮滅證據   [m 09/14 23:49
Geigemachen :張可將妻交給軍統審判處死;當時軍統寧錯殺也不願錯放   [m 09/14 23:54
Geigemachen :張殺妻也不願交給軍統審問,犯下殺人罪,可謂衝動或驕橫  [m 09/14 23:59


這邊您可能有所誤解啦。
張靈甫殺妻的事情,是發生在民國25年(公元1936年)年底的事,那時候他只是胡宗南 麾下的一個團長而已,老蔣八成都不認得他咧。

如果說是驕橫,那必須要有所恃才符合,換言之,必須是張靈甫仗著自己有大功老蔣不 會動他,那才能說他是因為驕橫而殺妻。但那時候,老蔣應該不認識他(有紀錄老蔣對 張靈甫留下印象,是自長沙大火後起,當時老蔣巡視到51師第153旅的駐地,而張靈甫 正是該旅旅長,有隨侍在旁,老蔣並有抽問一些問題而張靈甫對答如流,從此老蔣對於 張靈甫開始留有印象,但也只是留有印象而已。讓張靈甫在老蔣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那還要經歷過日後的多次血戰,還有俞濟時和王耀武的幫忙,這兩樣合起來才讓老蔣真正注意到張靈甫。),在民國25年時,一個黃埔四期的上校團長是算升得快,但也不是特別希罕,在整個中國,這樣的人物一抓一大把,老蔣根本沒有理由會特別注意到他或去特別維護張靈甫(比方說,黃埔五期畢業的李則芬將軍,當時也已升到上校,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有能力再加上沒有掛掉的運氣,很容易出頭的)。

 同時,如果老蔣有意維護,那張靈甫理應很快就能回到職位上才對。但事實上,張靈甫差點因為此案而失去軍中的發展。在他寫出自辯書後,軍事調查庭派人去西安調查事情真相,而調查人員才離開西安沒多久,就發生西安事變(老蔣自己都在忙了,哪有空去管一個四期生的殺妻事情?)。之後張靈甫被放出來,但他原本在胡宗南部隊中的團長職務也丟了。他賦閒在家好一段時間,才遇到王耀武這位伯樂在漢中招兵買馬整頓51師,打聽到張靈甫之前表現傑出,委任他出任51師的上校高參。這才使得張靈甫有機會重返軍中,但仍無實權(所謂上校高參是編制外的黑官,沒有實際帶兵權力,作者推測這是王耀武要考察張靈甫的為人而做的處置)。

 直到抗戰爆發後,51師奉命參加淞滬會戰,那時王耀武對張靈甫的為人和能力亦已有了充分的信心,這才在51師投入戰場後一段時間,發表張靈甫出任新成立的305團團長, 趕赴前線參戰。

 他會殺妻,顯然是一時氣昏頭而做的錯事,從他日後不願多提這件事,還有他差點斷送軍中前途的遭遇,都可看出他應該也是頗為後悔,所以您說他衝動,在下以為張靈甫地下有知,也不會反對;但若說驕橫,則責之太過。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cobrachen&aid=3317711

 回應文章

阿璋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對張將軍了解的還不夠透
2010/12/26 09:29

一個帶兵官都已經是團長了,還帶著兵拿起槍與敵人正面衝上,他在很多次戰役都是這樣身先士卒.在抗戰期間,有一次國外記者訪問他說,戰爭結束後你有何生涯規劃呢.將軍回答道,那時我已經死了.

如此的寧靜,如此的灑脫,如此的自在自信,定靜安慮得都還不足以形容他的完美,他的生命不屬於他,他將自己寄存在苦難眾生身上,他已經沒有了自我,無私,大愛,所以那些流言蜚語真是不值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