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熟男的日常:《海邊的曼徹斯特》、《派特森》
2017/02/04 21:36:50瀏覽1695|回應0|推薦6

本文發表於2月號新視聽雜誌

本屆奧斯卡影帝爭奪戰又見秋風掃落葉,班艾佛列克胞弟凱西艾佛列克憑著《海邊的曼徹斯特》,橫掃獎季九成以上的男主角獎,氣焰遠遠蓋過其他角逐者。

不過老實講,《海邊的曼徹斯特》既非真人真事改編(不若過往《林肯》、《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挾帶捨我其誰的王者氣勢),也非富衝擊性敘事起伏,場景更拉到景色怡人、步調徐緩的海港,專心講一個熟男魯蛇的心靈世界,怎麼看都不像一部具備影帝競爭力的獎季強片。

  這部編導肯尼斯洛勒根的東山再起之作,描述主人翁李錢德勒為了逃避不堪的往事,隱居於波士頓一個小鎮,擔任一棟大樓的水電工,周而復始又死不了人的齟齬、煩悶,逐日銷蝕他的志氣,也像無盡期的自我懲罰。直到一天,一通胞兄猝死的電話,迫使他驅車回到昔往傷心地——麻州的曼徹斯特海港。輾轉,當他知悉哥哥遺願指定他為姪子派屈克的法定監護人,又遇上重拾新生的前妻蘭蒂,一切的一切,彷彿逼迫他面對那個傷痕累累的自我——早年用火不慎,害死一雙兒女,走不出自責與低潮的他,從一個避視痛楚的處所,移遷到原先那個讓傷口無所遁形的社區,他人生的「變」字,該怎麼寫?

  不由得要想,這部由麥特戴蒙擔任監製的電影,如果當初由他親自下海飾演男主角,tone調恐怕會光明許多。凱西艾佛列克陰鬱、猥瑣的特質,宛如當年《刺殺傑西》那個深沉的小夥子,眼睜睜在銀幕上長大。不過,比起《刺殺傑西》的曖昧不明、懸而未決,《海邊的曼徹斯特》當下的起起落落都猶如人生的直接答案,這是一個不企求出口的封閉角色——不論昔往兒女焦黑屍骨,或眼前親哥冰冷屍體,皆為痛失至親,不同的是,痛失兒女的絕望,已助他建立起腦內咖分泌系統,這固然麻痺了他面對哥哥驟逝的疼痛痛楚,卻也稀釋了人際關係的訊號。

    淡淡的。一個宛如永遠處於傷癒階段的男人,有否足夠的心智成熟度去收養、教育親姪?面對哥哥的託孤,李錢德勒的夢魘訊號一旦被挑起,只要一次,就夠他受的了。換句話說,電影負責透過堆壘的日常,一次又一次,發出這些訊號,挑釁著他。

    拍得中規中矩,劇本稱不上挑得出毛病的本片,最大缺失,在於拍攝的執行面。

    怎麼說呢?我向來覺得,凸顯「日常」的電影,不見得要貫徹「生活化」的拍攝策略。就這來講,《海邊的曼徹斯特》導演對演員(尤其童星)的掌握,過於無拘無束,順其自然,而顯散漫、不嚴謹。尤其在親子關係這麼重要的元素上,任由氾濫的日常,淹沒了戲劇推進的肌理,殊為草率。再者,對照李錢德勒今昔的篇幅,不論景框、構圖,乃至人物造型的處理,缺乏一種區隔性的自覺,容易造成觀影的混淆。

  此外,關鍵情節中,凱西災後筆錄坦言當晚出門買酒曾起了走返的念頭——一個錯誤的偶然,宛如沙漏細腰的生命熄燈開關,編導卻一貫「日常帶過」,毫無野心去投射所謂「作者」對這個驚滔駭浪起點的叩問,看得我大搖其頭。

  作者,是我們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很難看到的;也是為什麼我停止不了去想:同一個劇本,亞歷山大派恩會怎麼拍?

    說到優點,我反而覺得飾演哥哥的男配角凱爾錢德勒救了這部片。凱爾錢德勒可能是近年最具代表性的「情境補強」男星。其外型的「復古功能」,往往負起情境重任,《因為愛你》、《超級8》、《亞果出任務》、《華爾街之狼》這些赫赫有名的製作,均策略性倚賴其外型的跨時空特性,來琢磨出情境的時代感。這本無可厚非,不過我期待好萊塢更認真看待他的表演成績。

    《海邊的曼徹斯特》是極少數難得「不消費」他外貌的電影,凱爾錢德勒將彷彿將艾美獎得獎影集《勝利之光》正直、剛烈的形象,轉化至電影裡,取而代之的是鎮定、舒緩作用,一種敦厚、踏實的傳統美德。他的英挺的輪廓、厚重的風範,格外對照出凱西由外而內的困境。無奈,長久以來,奧斯卡對凱爾錢德勒的耕耘視而不見,今年獎季照樣獨厚凱西艾佛列克,未免令人替他叫屈!

    同樣聚焦熟齡男子的社區日常,聚焦社區日常的百轉千迴,另一部被獎季冷落的《派特森》,卻是講不完優點。

    這部由美國獨立製片名導吉姆賈木許執導的清新小品,描述住在紐澤西派特森市的司機派特森,每天在行駛街區的小旅程,醞釀詩詞,淡淡抄記,淡淡看待詩的存在,卻將對妻、對狗的濃情蜜意,化成薄博頁張。直到一天,詩的損毀,終於令他思索起生活的得與失。詩詞來到尾聲,恰是他的週末。不將心結解開,恐要如此終老。

    吉姆生涯火光已夠神奇,我們不必訝異他這回用一週七天的章回架構,框起整部電影。儘管彩度有濃有淡,部分篇幅甚至直逼枯燥,但「異常勻稱」是它傲人的能耐,通篇精巧的蛋糕、彩飾,襯以可愛的小偶然,雲淡風輕地去講懷才不遇,去講才華之於功名的輕重得失。就算異常平淡的日子,生活細節們,仍可各就各位,各自棲息至生命的經緯。

    賈木許神乎其技地拍出你我對一週的感受。電影的架構、呼吸,徹頭徹尾貼契世界對一週七天的評價,當你厭膩了週四、週五的瑣碎、困頓,賈木許又以週六、週日,妝點出一個可信的挫敗跟奮起,玩得盡興,怡然自得。

    文辭字樣,躍然銀幕,《紅玫瑰白玫瑰》失敗了,這回,賈木許竟也落實了在屏幕打上詩句是怎麼理直氣壯的一回事,他消極地去講積極,乍看貼近生活,實則更加逼近生命的維度,對我來說,《派特森》可能是繼1971年《他媽的星期天》以來最厲害的「週曆電影」,它兜了週曆一圈,去完成生命價值的渲染手段,薄薄一頁,卻扣題無比。相較下,同樣清淡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比較像迷你影集其中幾集,由七段章回疊組而成的《派特森》,乍看輕盈而不富衝擊性,卻無疑更具備電影的型款啊!

  一年之始,院線兩齣「熟男的日常」,苦澀多過甜,隱隱然提醒著觀眾,生活中迎面湧來的,往往挑戰要多過順遂啊!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yne119&aid=909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