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0/03/25 03:43:36瀏覽1641|回應0|推薦5 | |
【真愛——我是梅姨粉】保溫冰/我是梅粉
2020-02-15 06:50 聯合晚報 / 保溫冰
這就是女神!
有一回,駐足馬路旁等紅綠燈,身後傳來女學生嬉鬧談笑。
「那女魔頭講話超犀利的!」
「對啊,眼神真的可以殺人耶!」
串起幾個關鍵字,我愈聽愈亢奮,身為一個超過二十年的資深梅粉,迫不及待想加入她們,又怕被視為怪叔叔。
唉,想當年,這位怪叔叔也是個超級迷弟。
人生頭號偶像寶座,輪換過三張美麗臉孔。
七歲那一年受到電影《藍色珊瑚礁》所啟蒙,迷上漂亮寶貝布魯克雪德絲。當時不懂何謂演技,只覺得沙灘好美,長髮飄逸好青春。
國中一年級,扭開電視長片節目,邂逅了年紀比媽還大,頂著一頭金色亂髮的潔西卡蘭芝。《家園》裡她聲嘶力竭的淚水,徹底融化了我——略略研究這位女星,很遺憾她老跟奧斯卡影后失之交臂。某日,翻開《世界電影》雜誌明星專欄,一段刺眼的句子:「當年奧斯卡典禮,梅莉史翠普以《蘇菲亞的選擇》擊敗了《法蘭西絲》的潔西卡蘭芝,勇奪最佳女主角。」
雙眼一瞇,我天蠍魂噴發,用力記住了這位姓梅的女星。
每逢周末必傷腦的周記,終於找到發揮主題。咬牙切齒的我一字字寫下:「怎麼大家老是誇獎梅莉史翠普,她也沒多厲害,在我心目中潔西卡蘭芝才是80年代最佳女演員!」
即使沒多久蘭芝便封后奧斯卡,我對梅姨敵意未減。這股怨念延續到我十五歲那一年,逛錄影帶店看到傳說中的《蘇菲亞的選擇》——滿懷矛盾的好奇心,當晚我將影帶塞入放影機。
當波蘭女子蘇菲亞回憶集中營那悲慘抉擇,沉重特寫填滿了螢幕,我兩嘴大張,凍成石像。梅姨神情流轉宛如一座雲霄飛車,無以名狀的深邃、神祕。
最後一幕,蘇菲亞臉龐疊印布魯克林大橋,我恍然自己早跪坐螢幕前,淚濕衣襟。
這就是女神!
從那一刻開始,窮盡一生我要為年少無知而贖罪。
呼應新保守主義氣息
這些年來,名廚茱莉亞、柴契爾夫人,一會兒化身流浪婦,一會兒長生不老,在我眼中,梅姨倒不是「演什麼像什麼」那麼簡單。
她貫徹一種不安、神經質,也常能將之轉化為商業優勢,這等辨識度,跟茱莉亞羅勃茲、珊卓布拉克儼然異曲同工。實力派的梅姨再怎麼不缺光環,渾身硬是滿滿令人著迷的星味。
前陣子,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抨擊DC、漫威電影都像主題樂園。我想引用他的話:無論影廳或客廳,梅姨演技每每祭出主題樂園般4D威力。
《絲克伍事件》她飾演一位試圖揭露核洩真相的作業員。某晚她偷翻主管資料櫃,被逮個正著那瞬間——我跳起來,尖叫響徹深夜。無論時地,她可以趁人毫無防備直刺你反射神經。
除了反射神經,淚腺更不用說,《麥迪遜之橋》集體潰堤有如邪典儀式,大家都領教過。
梅姨崛起於女性意識抬頭的7、80年代。她的蛻變,至今令人玩味。大學時期她曾寫給友人一段話:「我到了一個未知的臨界點,接下來會很可怕、很美好。」怎知過沒幾年,摯愛的未婚夫約翰卡薩由病到死,不過短短幾個月,梅姨痛到只剩一片虛白,卻轉瞬發出亮來——生命某個失速急轉,她選擇踮腳起飛。現在想起來,那更像求生。
若說當年珍芳達引領一股高熱思潮,銀幕上梅姨的失措、神經質,就適時補足戰戰兢兢那一塊情緒地圖,且不偏不倚呼應雷根執政的新保守主義氣息。
文藝強片每每攻克奧斯卡的年代,她以《蘇菲亞的選擇》締造震驚世人的精微度,又坐鎮賣座文藝大片《遠離非洲》,連絕世俊男勞勃瑞福都來陪襯她。這時期的梅姨,什麼都有了。
堪稱美國女星戰國時代的這十年,梅姨樹立悲痛、糾結的招牌臉譜,對比出脫隊另闢蹊徑的壞女人代表葛倫克蘿絲膽識驚人,潔西卡蘭芝、蜜雪兒菲佛等花瓶美女轉型演技派也成勵志標竿。不管將梅姨視為導師或假想敵,她都像一個世代的領隊。
這不是震央是什麼?
好運並非長伴著她。80年代後期,評論家常挖苦她硬愛挑戰不適合的角色,梅姨慨然轉戰喜劇,成績差強人意,彷彿那些尖刻喜感,拿來自我解嘲恰恰夠用,遭奧斯卡冷落的那「漫長」四年,女星魔咒風涼話不絕於耳——說穿了,不就產業現實。
你以為一代演技女神從此一蹶不振?
門都沒有,《麥迪遜之橋》出現了。
視覺特效大飛躍的90年代,一場天崩地裂的催淚大雨,教世人恍然,文藝片還有如斯廣闊的呼吸空間。此後,梅姨活躍至今。
樹大招風,大家常詬病梅姨茂密的臉部線條,複雜技巧逐年遞增,目不暇給。這本無可厚非,許多傑出演員,生涯多是先水彩、後油畫。
我倒覺得跟小說創作一樣,炫技與否,不會是絕對的優點或缺點。人類受藝術感動,取決於有否觸抵內心那微渺震央,一如《外星人》男孩與E.T.手指相碰那一瞬,咑,輕輕的。很不巧,咱家梅姨總是輕輕地滿足了影迷對「震央」的渴求。
當年《穿著Prada的惡魔》劇照一披露,我不禁皺起眉,當下認定只是《101真狗》庫伊拉般的浮誇銀髮女巫。誰知影廳內米蘭達一聲:「Go……」宛如山壁牽動嘴角,漏看這一秒,錯過一座山。
同樣,《絲克伍事件》片尾,她上車離去前,輕掀皮外套,秀出T恤贓貨,那架式清脆坦率,風一吹就走,名模都得練個好幾年。原來,早在米蘭達登場前,絲克伍便入魂了伸展台。
「噯,就是這裡。」
這不是震央是什麼?
渺小是一種幸福
至於梅姨演戲「不顧大局」也是江湖瞎說。
看看《喬泰南的誘惑》梅姨化身已婚參議員的女助理。午夜辦公室,兩人眼神嚓一下點燃慾火,怎料一通電話打斷若即若離的唇——失落的梅姨點根菸,煙霧還是飄過了界。誰看了這場戲還敢說梅姨不是美女?連外貌小有喜感的亞倫艾達都被梅姨的情迷意亂給攪拌出渾身瀟灑氣派。
恕我直言,當年最帥,非亞倫艾達莫屬。
身為梅粉,我愉快承認,梅姨就算做了一個無心實驗,影迷也能享受冒出的煙。偶見她又假鬼假怪,「天哪,超假!」吃到爆酸的梅子,愈假愈愛。
就4D嘛。那不是假,是梅姨故意逗你。
有年我拿到文學獎首獎,記者問我如何揣摩文中寂寞主婦心境,梅粉魂突然發作的我當即大讚《麥迪遜之橋》,還引述台詞:「我的人生,是一個迎向梅莉史翠普的歷程。」嚇得記者倒退三步。可見梅粉這身分,還是很好用。
不久前,潔西卡蘭芝驕傲公開素顏照,一痕痕細紋宛如被遺忘的人生旅程。當天晚上,我淚濕了枕頭。長年追逐梅姨的光,卻沒察覺,那一年我背棄的頭號偶像潔西卡蘭芝,已悄然老去。現今美國影壇,文藝強片銳減,難復見《遠離非洲》這類拍來服務女星的文藝巨構,葛倫克蘿絲、蜜雪兒菲佛、莎莉菲爾德……那麼多值得你我敬仰的高齡女星,她們的現在、未來,有賴你我多一些目光,供給她們發亮的熱能。
如今聊到梅姨,我已少用「影史最」、「當代最」等起手式,這些留給後人去定義就好了。青春落在梅姨魅力盛放的奇境,我只顧著幸運,每當影廳燈暗,欣見她穿越蘇菲亞米蘭達喬安娜等裊裊人形雲煙,緩步走來……
噯,渺小真是一種幸福,生在一個有梅姨的年代。
作者簡介
保溫冰。(圖/保溫冰提供)
本名陳韋任,作家、影評人,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人氣臉書社團「奧斯卡坎城柏林威尼斯都可以」版主。曾獲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首獎、聯合報文學獎等。著有短篇小說集《代我問候南部太陽》、影評集《怪咖影評:保溫冰犀利告白按讚100》、兒童文學《嗑瓜聲,飛過我們家》等。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