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怪咖看電影/人人都想當導演
2015/09/01 02:49:10瀏覽713|回應0|推薦2

2015-07-28 09:15:42 聯合報 文/保溫冰

導演成群怪現象電影圈流傳著一句話:「西門町的招牌掉下來,隨便都可以砸到一個導演。」 圖/彎彎

分享

導演成群怪現象

電影圈流傳著一句話:「西門町的招牌掉下來,隨便都可以砸到一個導演。」

這話怎麼說呢?過往我訪問很多大咖影人,談及國內電影產業,他們常語重心長,提到國內攝影、剪接等技術人才青黃不接,嚴重斷層,「因為太多年輕人,一窩蜂想當導演。」

國片景氣有待觀望,資金難尋,拍片維艱,「當導演」這三個字,念起來有些不切實際。每當哪個名人披露當導演的計畫,立即引來鄉民調侃:「憑他?別傻了!」

邁向導演之路,到底背負什麼原罪?有如祝英台違逆父母,執意女扮男裝赴杭州求學?還是《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說》那隻旁人眼中不自量力的小豬,自以為是牧羊犬?

電影放映完畢,走出戲院,影迷七嘴八舌,或許你對以下這一段話並不陌生:「這個導演拍得好爛,如果我來拍的話──」嘿嘿,話說到這裡,就該打住了。將腦內畫面描繪得天花亂墜當然容易,真正面對劇組人馬,Hold住氣魄、無畏風雨、拍出堅持的鏡頭,那才是難以預知的門檻。

曾與一位電影人聊天,聊到技術人員,諸如:攝影、剪接、特效,都該具備導演的視野。

「那是最理想的境界,可惜很難達到。」他說。

「那先放他們去當當導演不好嗎?」

「要是他們都去當導演了,誰來剪接、誰來做特效呢?」

另一次,小喵離開公司來到咖啡廳赴約,沿途以手機進行拍攝、剪接、特效、上傳,一碰面,他就吹噓道:「看吧!當導演,不用半小時。」

現今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電影數位化,加上網路媒體興起,導演需求量大增。就因導演門檻低了許多,世人慣以譏諷心態看待「導演成群」現象,來區隔「這些 人」跟李安、侯孝賢等大師之輩。其實,反過來想,這一波導演潮就跟其他行業一樣,倘若不與時俱進,充實內功,自有其淘汰機制。

離不開圓夢兩字

影評人好友喬治,從年幼開始跟著爸爸上戲院,二十多年來嗑遍古今中外電影,對影史如數家珍,我們都笑稱他人肉IMDb(網路電影資料庫)。

最近,他要落實醞釀有年的心願:拍一部短片!朋友們雖然早有耳聞,但看到他真寫出一個劇本,煞有其事邀約開劇本會議,大家還是挺訝異的。

「保溫冰很愛演,你找他演啦!」有人開玩笑。

「不行啦,角色又不適合他。」

好不容易正經進入討論,你一言、我一語,將劇本嫌到不行。

亞倫現身說法,表示拍片比出遊或職場都來得考驗人與人的友誼,想當年拍完畢業製作,部分吵過架的朋友,後來都不再聯絡了。

「喬治,拍片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喬治,你要把這作品當一回事,否則還是暫緩比較好。」

向來好脾氣的喬治,整張臉頓時暗下來:「你們這樣講得好像我很懶散、好高騖遠、成不了事一樣──我是真的很想影像化自己的內心世界。」

氣氛變僵,大家都正襟危坐起來。

說真的,要談影史掌故,沒人考得倒喬治,他勤寫影評,培養扎實的美學觀,也曾受邀擔任影展評審,為什麼不能懷抱當導演的夢想?我意思當然不是看很多電影就 一定有辦法當導演──而是「想當導演」這件事,不就是簡簡單單「夢想」兩個字嗎?不論是開店、出書、旅行,這些行動上面都牽繫著一個更廣義的動詞,那就 是:圓夢。

有人說導演夢也太好大喜功,這倒未必,且看《決定未來的10種人》這本書就一語道出:導演才是那個將舞台讓出來的人!

對獨立製片創作者來說,與其說拍片考驗人脈、動員力,不如說考驗奮力一搏的勇氣。就因為導演是一門讓人立即看到天堂或地獄的行業,很多時候,勇氣裡摻雜著高濃度的傻勁──拿得出這股勇氣的人,不值得尊敬嗎?

哪天又有朋友說他想當導演,在好大喜功跟自我實踐之間,我寧可釋出善意,相信後者多一點。想想《練習曲》那句名言:「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人生苦短,若你想當導演,就請以行動擊破旁人的質疑吧!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yne119&aid=2916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