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11/03 02:03:20瀏覽429|回應0|推薦4 | |
【怪咖看電影】誰說他們不懂?2015-10-23 09:14:29 聯合報 文/保溫冰意外引起的共鳴 今年暑假,我連續四年到雲林縣明德國小教授暑假文藝營為期一周的作文課。出發前,我傷透腦筋,總希望帶領這些偏鄉小朋友跟大千世界好好握個手。考慮了半天,我匆匆將幾部耳熟能詳的卡通長片塞入行李。 課程第三天,時近中午,我看還有一點時間,心血來潮問大家:「你們知不知道誰是梅莉史翠普?」 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劃一地搖搖頭。 突然意識到這是個跟小朋友推薦我心目中頭號偶像的機會,於是從網路找到電影《克拉瑪對克拉瑪》的小片段,情節是梅姨飾演的妻子伴著行李呆坐家中,等到丈夫 回家,她滔滔不絕交代存款、鑰匙、洗衣單等雜事,並說:「我要離開你了。」丈夫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兩人拉拉扯扯,直到太太成功脫逃,消失在電梯裡。 短短兩分鐘,本想讓孩子們見識一下梅姨超凡的演技,未料有人問:「她為什麼要離家出走啊?」 我不直接回答。而是將片段又播過一遍,這回,師生迸現了有趣的對話。 「因為丈夫外遇?」 「不對喔。」 「因為他很晚回家!」 「也不完全是喔。」 在發現孩子對女主角離家動機產生強大好奇後,我播了第三次,並鼓勵他們當個福爾摩斯,從一場戲裡觀察蛛絲馬跡。這次,爭相舉手的回答中,終於出現一個驚人答案:「因為他不在乎她的感覺!」 聽完我大受震撼,這些中高年級的小學生,竟能意識到什麼叫「不在乎別人的感受」,這是我國中時期初識這部電影,都難以體會到的。 我開始抓住機會細細跟學生們解釋,那個兩性不平等、女權意識高漲,乃至離婚家庭激增的七○年代。關鍵字「離婚」一出,馬上有人提到誰誰誰的爸媽也離婚了。 此外,這些偏鄉小朋友,很多是父母遠在台北打拚,自己處於隔代教養的環境下成長,試問,有誰比他們對「分離」一詞感觸更深呢? 而我只顧物色一堆迪士尼、皮克斯動畫片,卻忽略了這部我認定孩子年紀還太小、不可能看懂的《克拉瑪對克拉瑪》更有機會引起他們的共鳴。 放掉武斷的定論 幾年前,擔任一個文學活動的講師,我拿著麥克風,熱切地對學員講道:「大家都知道『縮時攝影』可以記錄下花開和日出日落等自然現象。現在,假設你們用縮時攝影,拍下自己創作一篇文章的過程,搞不好可以從自己激發腦力的表情和舉措當中,觀察出深藏不露的創作風格喔!」 學員對這段話反應頗為熱烈,但當我走回座位時,一旁講師卻對我說:「你講得太深了,他們聽不懂。」 當下,我錯愕不已,好歹現場學員多是成年人,亦不乏身經百戰的寫作者,一個講師竟如此武斷地低估學生的程度,實在令人不解。 誰說他們不懂? 每個走上來的人,都曾經坐在下面的位子,也都曾是一個心底懷有問號,卻猶豫著該不該舉手發問的人。 猶記國中的我,已是個超級影癡,一天,老師講到電影《戰地鐘聲》,她說:「這部片,安東尼昆和英格麗褒曼演得蕩氣迴腸……」 我立刻舉手指正:「老師,不對啦,男主角是賈利古柏。」 只見老師一愣,她想了想,堅持是安東尼昆才對。當時,影評集就是我的課外讀物,怎麼可能弄錯呢?在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可即刻查證,執拗的我又不打算讓步的情況下,最後老師火大,撂下一句:「懂什麼啊你!」 那羞憤的一刻,至今歷歷在目。 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裡,有個以「不將作業寫在規定作業簿上就會被退學」來恐嚇學生的「虎師」,因此,當男孩阿哈瑪德誤將好友的作業 簿帶回家,又不清楚好友的家位於深山何方,不懂老師只是嚇唬人的他,為了歸還作業簿,毅然展開一日跋涉的旅程,問路問得天旋地轉,奔波到腿軟。然而,因為 他認真面對自己的「不懂」,卻益發凸顯人性的良善與光輝。 這樣,你還能說他們不懂嗎?又或者,這些大人眼中不懂世事的孩子,才是真正懂得綻放人性光芒的人。 |
|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