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接受它,不要拒絕它
2010/11/09 13:22:55瀏覽361|回應0|推薦18

  才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在我陪他寫作業及各類考卷的時候,心情顯得不悅地說:「我討厭考試,我討厭讀書...。」

  在這裡姑且不討論國家的教育政策,為何讓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小孩那麼不喜歡讀書及學校給予的作業及測驗,因為這麼大的題目,不是我們這種一介草民有能力去解決的。我只能在現實的框架下去影響兒子試著去喜歡考試及讀書。

  我對兒子說:「從現在開始算起,你的小學生涯還有二年才結束,國中和高中各三年,大學生涯起碼四年,加上研究所三年,也就是說,你還有將近十五年的讀書及考試的日子要度過,你如果不喜歡它們,你會過著很不快樂的十五年;但,如果你試著去喜歡它們,去習慣它們,未來的十五年,起碼你不會太不快樂,你要選擇如何度過未來的十五年,就看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這十五年。」

  兒子似懂非懂,睜著牛鈴般的大眼睛看著我,我也只能如此告訴兒子,學習「轉念」去喜歡這令年很難苟同的教育政策及環境。我告訴兒子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殘酷的真相,這是我們必須接受的真相與現實。

  印度心靈大師奧修也說:「假如你接受事務如它們呈現的樣子,那麼便不會有問題。」因為問題是你創作出來的。負面的情緒(討厭考試,讀書的情緒)是兒子自己創造的,只有當你自己覺得它沒問題的時候,問題就會消失。

  當你告訴自己說:「這不是問題」的時候,你接受了它,你接受了你自己創造的「問題」的刹那,它就不再是問題了。一個問題之所以會成為問題,是因為我們拒絕它。讀書或考試原本只是一個政策或是環境而已(充其量是不優質的環境而已),不應該是問題,因為兒子拒絕(心理上抗拒)考試和讀書,所以它才成為兒子的問題。接受或承認這些問題,進而享受這些「現象」,而獲得喜樂。

  我不知道兒子能懂嗎?這個現實又殘酷的真相,能讓一個小孩子懂得欣賞及喜樂地接受它嗎?這個教育政策,教育環境,迫使家長必須提早告訴小孩什麼叫「活在當下」,還要學會「接受不完美,不圓滿」。或許,這也是教育當局的另一個教育方式吧!!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wa358&aid=458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