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26 10:38:58瀏覽984|回應0|推薦1 | |
愛拼才會贏? 只怕過勞死英業達電腦副董事長溫世仁, 對家的定義是---兩個皮箱, 幾個親人.四海為家, 他終年在外奔波, 每年住旅館三百天, 一百多張登機證, 只喝健怡可樂, 他曾經是多少有志青年的偶像, 電子新貴、 多才多藝、高瞻遠矚, 但是積勞成疾, 因中風猝死, 享年僅55歲(1948-2003). 民國95年, 中科院有七、八名科技研發人員,由於專注工作,不幸在實驗室猝逝, 為照顧研發人員健康,院方特別要求院內所屬的石園醫院,比照將官級健檢,全面對員工實施健檢,照顧員工身體健康。另外於2001年, 清大交大也兩位才四十出頭的教授,先後突發心肌梗塞猝死, 也讓社會大眾震驚, 有人才開始反省, 過去我們教育體系, 我們的長輩所鼓勵所標榜的社會價值” 打拼才會贏”, 是否也有過猶不及, 值得檢討之處? 在我們醫療同業中, 猝死者也不在少數, 同窗開業於台北縣, 有天竟然猝死於診間, 遺留一家老小, 據死者家屬陳述, 他死亡的時候, 抽屜有兩個電話號碼, 一個是心臟科醫師, 另外一個是證券行操作員. 爲了家庭打拼, 解決貸款壓力, 他全力以赴, 顯然他也自知有心臟病的隱憂, 在努力與健康間卻難以取得平衡, 這其實也是絕大多數中年男子的生涯寫照, 所以說, 男人真命苦啊 ! 醫學界對過勞死的成因,是界定在極度的心理及生理的壓力負荷下,潛在脆弱的人體器官,全然崩潰而急速致死的現象, 正式名稱為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 由於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加重、心理壓力過大, 導致筋疲力盡, 甚至引發身體潛藏疾病惡化, 危害健康, 或甚至導致死亡的過程. 實際上, 過勞死的認定並不容易, 也是爲什麼當初在日本提出這種名稱時, 需要耗費經年與企業業主打官司. 2002年在日本被認定為〝過勞死〞, 且符合工人災害補償保險的人數達到了160人,而前一年僅有58人, 據統計在美國每年有25-45萬人猝死, 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依勞委會統計, 台灣地區近十年來, 有六千餘名勞工在工作中喪生, 四萬三千餘人造成終身殘廢, 傷病人數更達廿四萬五千餘人, 台灣勞工工時每週平均為43小時, 僅次於香港和印度, 世界排名第三. 由於工時過長帶來慢性疲勞, 引發疾病, 甚至猝死, 死因多為心臟病( 心室頻脈VT 或是心室顫動 VF), 不限職務階層、不分男女, 都有可能發生, 其中大部分是負擔家計的中年人, 其所造成之社會與家庭之損失, 難以估計與量化. 〝過勞死〞在「量」的考量為: 「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的存在,包括:死亡之前二十四小時仍繼續不斷工作、死亡前一星期每天工作超過十六小時以上、發病當日往前推算一個月,其加班時間超過一百小時、發病日往前推二至六月,每月加班累計超過八十小時者. 其實對於醫師而言, 尤其是基層醫師在臨床訓練期間, 很少人能避免如此操勞, 對有些特殊科如急診, 每週工時大多超過50小時, 非常辛勞. 工作滿檔, 如果再加上以下因素, 則發生過勞死的可能性就大為增加, 比如: (一)原有慢性宿疾: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腦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腦動脈瘤、心臟肥大、心臟瓣膜疾病等 (二)體質和遺傳:肥胖是動脈硬化的促進因子,對本疾病的發生有危險的影響, 而高血壓、高脂血症則可能具有高遺傳性 (三)飲食習慣:攝取高鹽分和高脂肪飲食習慣會促進動脈硬化,成為心臟疾病的原因 (四)氣溫:寒冷、溫度的急遽變化等,亦是疾病發生的危險促進因子 (五)菸酒:老菸槍(每天約20支以上)的心肌梗塞發生的危險是沒有吸菸的人的3倍。雖有研究發現適量飲酒能夠降低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但是長期酗酒與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的關係亦被認定 (六)藥物作用:如服用避孕丸可能較易發生心血管系統併發症 最近洛桑管理學院公布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報告,台灣勞動力人口每年工作時數達2282小時,是工作時數最長的國家,然而過勞耗竭者激增、心臟疾病患者眾多、離婚率快速上升、人際關係緊張、親子之間特別疏離等等也隨之而來。 有關「過勞死」的工作型態,有以下幾個特點: 1、工時長:平均工作一週超過六十小時或者整天工作者, 據某些研究發現,工時過長者,爆發腦血管、心血管病變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5~20%。 2、壓力:「壓力」可以造成人體自主神經系統的異常,免疫功能失調, 因而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臟耗氧量增加,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 3、休閒不足:西方人比較會將工作和生活切割開來,工時不長,工作之餘也很重視休閒生活,因此較少出現工作過度而猝死的現象。由於東方人的生活步調緊湊,精神壓力大,不懂的調配生活與休閒,忽略自己大腦所發出的疲累警訊,日子久了,身體各器官也會出現抗議的聲音,自然身體的免疫力也下降, 容易導致過勞死的發生。 至於哪些人是過勞死的高危險群呢? 1, 超時間的工作者. 2, 夜班多,工作時間不規則. 3, 長時間睡眠不足者 4, 自我期許高,並且容易緊張者. 5, 幾乎沒有休閒活動者. 由此看來, 醫療工作者, 尤其是急診和外科醫護人員, 恐怕才是過勞死最容易發生的族群. 至於過勞死之直接死因, 則為腦血管病變, 包括腦出血和腦梗塞, 其次為心臟病變, 包括心肌梗塞和心臟衰竭, 隨著年紀之增長, 心血管疾病也隨之而來, 如何保養身體, 定期休養和體檢, 定時運動和服藥, 這是中年人不容忽視的日常作業. 雖然名詞上說猝死, 但是據研究, 在75% 死亡前仍有其徵兆, 比如: l心絞痛, 22% l呼吸急促, 15% l嘔心想吐, 7% l眩暈, 6% l其他, 6% 有誰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呢 ? 所以猝死的發生, 應該歸結為自己太漠視自己身體的警訊所致, 有鑒於大多數猝死來自於心肌梗塞併發之心律不整, 很多醫師建議在機場、飛機上、賭場和車站設置自動心律電擊器, 並且推廣心肺按摩, 以爭取搶救心跳的時間. 有論文證明, 即使不做口對口人工呼吸, 心肺按魔術和自動心律電擊器可以有效地增進心肌梗塞病人之存活率,.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曾說, .....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