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與志業~楊國樞
……經過了很久,我終於弄清楚什麼是「職業」(occupation),什麼是「志業」(vocation)。我以前從來沒弄懂過,要到第三個階段「看山不似山」的時候才弄清楚。當時我自己檢討,為什麼本來那麼喜歡的心理學,後來卻不想做心理學研究了,那時才體會到我是拿心理學的研究工作當作自己的「志業」,而非「職業」。我可以拿研究「假山」為「職業」但卻不能拿研究「假山」當「志業」。我必須追尋一座「真山」來研究,以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志業」。「志業」和「職業」究竟有什麼不同呢?我可以告訴各位,期間的差異可大了,這是我從一生的學術生涯中所親身經歷的事。每當我看到別人在他們的「職業」中遇到困難,不是埋怨待遇不好,就是抱怨不喜歡那個工作或環境。基本上「職業」是一種工作,就好像上班一樣,有一份職業,朝九晚五一份薪水養家活口。這還是比較正面的講法,也有比較負面的情形,例如:工作的時候不投入,上班時間早退,工作是工作,我是我,工作跟我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是「志業」並不是這樣,一個以志業為主的人,根本不會想到「就業」的問題,他只是喜歡做這種工作或這類事情,根本不會去考慮工作時間的長短,只要有時間就去做,而且是不計成本的,有時後不但不賺錢反而還要賠錢,他也甘之如飴。他好像完全沒有上班下班的觀念,即使是整晚熬夜工作,不知「東方之既白」,哪怕身體會搞壞,他也照樣去做,整個人的身心都投入到裡面。因為他覺得自己做這份工作,可以讓生命更有價值,生活更有意義,可以感覺到自己在其中找到安身立命的基礎,這就是「志業」。當然天下最理想的狀況,就是你的「志業」跟「職業」合而為一,不但有薪水可以生活,又可在其中安身立命,覺得你的生命有價值,生活有意義,而有不會餵了工作斤斤計較時間。這可能是很多人的希望,但不是人人都做得到。
其實,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志業」跟「職業」的差別。我們的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就是如此敎的。從小我們的父母跟老師所灌輸給我們的觀念,就是「職業」而非「志業」。我現在已經是六十多歲了,從來沒有聽到過有哪個父母或老師會告訴小孩子「志業」的觀念,告訴子女或學生將來要去做自己覺得很有意思,做起來讓自己覺得很有勁的事,不必去計較待遇的好壞。很少有大人會告訴小孩子,最重要的事要找一種工作或事業,讓自己能夠真正投入,甚至在裡面安身立命。通常,我們只有「職業」的觀念,而沒有「志業」的觀念。有的人有幸運,他的「職業」就是他的「志業」,但是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我覺得自己一直都很幸運,當初選擇了做個心理學者的「職業」,也就等於選擇了自己的「志業」。我大學二年級的生了一年的病,看了很多人生觀的書,也寫了很多長信跟朋友討論人生,讓我對人生的事想的非常清楚。今天講這些話,是我從過去四十年來的經驗所體驗到的。我至今並沒有厭惡做一個心理學者或從事心理學研究,我現在反而有很多想做的題目。我的經驗比以前豐富,想法也有些開竅了。我總覺得自己在四十五歲以前所發表的論文,都可以都到字紙簍裡去,只有在四十五歲之後所做的研究,我覺得還可以。我現在真正有點懂得做研究了,只可惜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最近十年常常有時不我予的感覺,所以很希望社會及行為科學的年輕學者能夠早點投入本土化取向的研究,不再蹉跎歲月,重蹈我的覆轍。我雖然自己年紀大了,體力不如以往,但是未什麼研究的士氣還很高昂?就是因為我一生選擇做個心理學的研究者是一種「志業」,而不是「職業」。如果我選擇的只是「職業」,則下班後我就可以去休閒與玩樂,而不必如此努力。這就說明了「志業」跟「職業」的不同。所以我奉勸諸位,如果要做學者或是從事學術研究,一定要把它當作「志業」。不要因為自己學業成績好就跟著別人念大學,人家出國唸出也跟著出去唸書,回來後也跟著人家找個學校當大學院校的教師,當了教授之後就熄火了,甚至有的還沒當上教授就熄火了。我升教授以後,非但沒有熄火,反而越燒越旺。不過現在我的材已經不太夠了,但是各位卻是春秋正當。我常常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早知道「志業」這種事,為什麼我的教授不告訴我這些事?為什麼我大學以前的老師不告訴我這些事?其實,做學者是如此,做其他行業也是如此,一定要找到一個行業,它的性質是可以作為自己的「志業」的。如果你發現你的「職業」不能當作「志業」,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轉到一個可以當作「志業」的「職業」。那真是一件好事,你會發現奮鬥起來一身是勁兒。我以自己四十幾年來的經驗告訴各位,「志業」跟「職業」有天壤之別,「志業」對自己的生活與生命的意義太重要了。
節選自台大出版的《我的學思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