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共20大 讓美國「棄台論」再起
2023/03/20 03:03:03瀏覽416|回應0|推薦3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涉台部分指出:「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這一表述聽在美國人的耳裡,似乎有一種不祥之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更在10天內三度提及,北京決心加快統一時間表,不再接受台灣局勢的現狀,不惜以武力實現統一目標。

 美國國務卿的示警是否真的台海即將有事?若台海有事,美國是否會出兵保護台灣,這已經成為影響台灣人民對大陸觀感的重要變數,美國政府與軍方高層一再地喊戰,是否他們真的研判到台海即將有重大的變局呢?

 事實上,習近平在20大報告的表述,儘管以前多次出現在大陸領導人的講話以及許多對台政策文件之中,但將其提升至中共二十大報告的高度,這是繼1997年中共十五大報告、2002年中共十六大報告之後的第三次。相隔20年後,中共再次以「全國黨代會報告」的形式表達大陸「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決心和意志,具有特殊的意義。除了是向外部干涉勢力和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厲警告之外,也是展示中共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堅強意志和強大能力。 

台灣人不憂心 美國卻焦心 

只是,習近平這一表態,台灣人民並不憂心,反倒是美國憂心忡忡。美國的焦心,是美國擔心台海若有事,美軍為了兌現承諾必須向台灣派兵,還是想在中國統一台灣後,找到失去台灣的卸責藉口呢?這有必要先來回顧一段國共戰爭時期的中美關係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為徹底消滅敗退到台灣的蔣介石政權,在蘇聯的幫助下,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層抓住美國在亞太地區立足未穩之機,積極運籌攻台作戰並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後來由於韓戰爆發,美國變「棄台」為「護台」,武裝干涉中國內政,讓中共攻台計畫被迫中止。之後,中共與美國的博弈戰場,遂從台灣轉移到朝鮮半島。 

事實上,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美國大使司徒雷登和西方各國大使都留下不走,尋機與中共接觸。毛澤東、周恩來指令黃華與司徒雷登進行接觸。經過多次會談,中共方面漸漸摸清了美國的底牌,尤其是後來美國政府阻撓司徒雷登訪問北平,再次證明美國堅持對中共的敵視態度不會改變。

在與中共方面會談無果之下,司徒雷登於1949年8月初返回美國。就在他返美途中,美國政府發表了《美中關係白皮書》,和盤托出自1944年到1949年初美國對華實況,特別是戰後美國推行扶蔣反共政策、干涉中國內政的內幕。美國政府此舉本來是想平息美國國內對「誰丟失了中國」的爭論,沒想到卻引起了美國國內激烈的爭論,更成了中共揭露美國侵華本性的反面教材。 

於是,毛澤東親自連續撰寫了《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別了,司徒雷登》等文。1949年12月23日,無奈之下的美國國務院發出一份內部文件,題為《宣傳政策文件——台灣》,供美國政府有關機構掌握涉台問題的宣傳口徑。 

該文件主旨是「制定一項宣傳政策,以便在台灣可能為中共軍隊攻陷時,儘量減少對美國威信和其他國家士氣的損害」。文件提供的宣傳要點包括:強調台灣從歷史上、地理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純屬中國的責任範圍,與美國無關,消除認為共產黨佔領台灣島對美國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美國有責任「拯救」台灣等「錯誤印象」。 

1950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正式發表《關於台灣問題的聲明》宣稱:過去四年來,美國及其他盟國亦承認中國對台灣島行使主權;美國對台灣或中國其他領土從無掠奪的野心。現在美國無意在台灣獲得特別權利或建立軍事基地,美國亦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其現在的局勢。美國政府不打算採取任何足以把美國捲入中國內爭的措施;不擬對台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或諮詢。 

這份「棄台聲明」僅僅發佈了7天,美國國務卿艾奇遜也發表講話,宣稱美國在東亞的「安全線」既不包括台灣,也不包括南韓,美國不會為了保護這些地方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這就向全世界表明了美國「棄台」的決心。 

韓戰爆發改變美國「棄台」決心 

所以要不是後來發生韓戰,中共中央決定派出「抗美援朝志願軍」參加韓戰,以美國「棄台」的決心,中共應該可以很快統一台灣。 

如今,兩岸經過70年的分裂,中共20大再次重申「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要加強鬥爭,讓美國又勾起到底要「棄台」或「護台」的心理糾葛,所以美國政府高層一再宣稱中國大陸將加速統一的步伐,是否也是為兩岸統一之後,對失去台灣先行打下卸責的預防針,恐怕多少也是有這種意思存在。 

就以中共20大之後的10月下旬,兩岸情勢緊張升高,台灣有地緣風險,台灣因此出現一種憂心美國可能「半導體去台化」現象,認為美國一再示警台海即將引爆戰爭,美國可能把台灣半導體人才撤離到美國去,並主張應該炸毀台積電這座台灣的「護國神山」,這種憂心也影響到台灣股市的跌跌不休。 

台灣經濟部門官員立即出面喊話,以穩定人心。經濟部長王美花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前受訪表示,在全球景氣下行憂慮下,台灣應持續作為關鍵供應鏈角色,強化台灣廠商實力,讓全世界知道台灣的重要性。她說,台灣半導體技術領先,特別是半導體製程群聚效果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取代,因此半導體產業要持續進步,並持續擴大在全球不可被忽視取代的地位,就不會有所謂「去台化」的議題。 

王美花更公開喊話說,當前地緣政治發展對台灣與全世界帶來不確定性,但理念相近國家需攜手合作,尤其是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保護台灣安全是重要議題。 

台灣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出面強調,半導體去台灣化可能性很低,「以台灣半導體實力,如果去台化,全世界就停止運轉」。 

龔明鑫是在1027日赴立法院經委會進行報告,被問及半導體去台化議題時表示,應該是有些國外半導體廠商,如英特爾公司(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帶風向,但台灣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全球占比均達6成,「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取代這種角色」。 

龔明鑫還表示,如果半導體要「去台化」,全世界幾乎會停止運轉,而且美國晶片法案對中國大陸加強管制,現在反而有些企業開始有「去中化」現象,人員也受到管制,在這段時間把優秀人才、相關產能移回台灣,反而可以化危機為轉機。 

從韓戰之前的「棄台論」,到現在半導體的「去台化」,可見美國對台灣的認知都是一種工具性的價值,台灣地緣戰略是否真的重要,也許不是美國政客所關心的,倒是台灣發展良好的資訊產業,才是美國口中最大的一塊肥肉。在面對「護台」可能捲入戰爭,「棄台」就可以吃掉台灣半導體產業這塊肥肉,美國人心理的盤算,在中共20大宣示「反台獨、反外國勢力干預」之下,應該可以看得更清楚。

 (本文刊登於祖國雜誌,2022年12月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78644063